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俊 《成人教育》2009,29(5):10-14
文章根据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学派的研究者:堪尼斯·文(Kenneth Wain)所著的《后现代世界的学习型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 in a Postmoden world》)专著的第二章的译文进行了编译。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作为了21世纪世界各国重要的社会发展策略之一。教育与复杂变化的职业世界之间存在着差距与变化,这种差距就表现在劳动力世界对职业技能上的不断变化与需求,而对这种变化应对的不及时,将会直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而终身学习是应对劳动力世界变化的有利武器。我们正处于一种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社会要求中,而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在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揭示了无论未来的社会怎样发展,学习型社会都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国际政治和社会研究合作(ICPSR)调查资料档案馆”发表了由多国学者组成的《世界价值观调查》课题组于1990年3月至1991年1月在43个国家进行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根据此次对西方国家的调查资料的分析和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目前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主要表现为如下态势: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从一诞生起,就有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相似文献   

5.
对话式学习是后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试从对话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入手,对它的内涵、特征、意义、原则、形态、关系、评价等作些阐释。  相似文献   

6.
对话式学习:后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式学习是后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试从对话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入手,对它的内涵、特征、意义、原则、形态、关系、评价等作些阐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西方的经济和文化经历了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向,文化的消费和文化的商品化成为重要的特征,在哲学上则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新的思维观念。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和文化开始汇聚到世界性的"全球化"潮流之中,中国产生出了前所未有、规模巨大的大众文化;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显现了后现代社会的特征。本文就中国后现代社会和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程珊珊 《海外英语》2011,(14):380-381
语言的社会意义是因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而产生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随社会因素而改变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阶级变体,年龄变体和文体变体。对社会意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获得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9.
试论后现代社会理论中的话语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意义就在于话语所表达的意义。因此,社会理论素有语言学情结并发展出具有社会理论特征的用符号系统及其符号和话语来分析化和社会的话语理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家追随了后结构主义路径关注话语并予以分析,企图从话语的变化中找出现代向后现代变迁的社会特征和迹象。通过分析三位后现代社会理论家——福柯、利奥塔和波德里亚得的话语情结,本试图透过他们的话语情结从另一个视角对当下的经济、政治、社会、化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说明,并解释这些向度是如何形成复杂社会体系的。  相似文献   

10.
论证了后现代艺术不同于现代艺术的若干审美特征,认为它是“超美学”,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化、消费化有直接关系。它体现出后现代认同的工具理性,排斥了人文理性与历史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金岭 《天中学刊》2008,23(1):33-36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流动性",流动成为后现代社会生活模式.流动性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自由,也带来了许多风险.观光者与流浪者之间既具有相似性,又有着重大差异.经济全球化是流动性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后现代法学的几个争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法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社会学法学三大流派之后的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学思潮。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西方社会占得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还不足以终结以现代法学为标志的时代。后现代法学揭示出现代法学的弊端,启发我们客观审视现代法治的传统观念和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从而确立法治与德治同时并举的治国方略。虽然后现代法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但我们应客观地分析其利弊,以期将后现代法学的智识资源转化为法治建设的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艺术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关注的基本层面是: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技术复制与意义,后现代性问题与艺术危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企图探究消费社会语境中后现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鲍曼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曼全面细致地描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质,认为后现代知识分子身份已从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流动的个体化社会表征为自由的获得和安全感的缺乏,后现代精神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多元主义,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保证和体现"道德自我"自由选择的个人主义性质的后现代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社会的艺术关系其实是将上层建筑和社会基础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拉到同一点上,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技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抽象又具体,共同构筑成为后现代艺术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武宏阳 《文教资料》2010,(25):113-115
启蒙运动在推进人类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反省和否定,但由于其解构和摧毁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人对后现代性的辩护。在后马克思主义领域,后现代性的民主思潮与现代性的民主思潮之间的辩论尤为引人注目。二者的对抗和辩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发展成泛在网,推动当代社会进一步朝着后现代的方向发展.泛在社会的后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实在、知识和主体在泛在社会中的后现代转变.泛在社会是全面虚拟的社会,实在与虚拟的区分将彻底消失,知识及其基础将被消解,主体观念将被解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与解构,其影响业已波及到文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神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并与现代教育发生激烈的“碰撞”,特别是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问世,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现代文化建立在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世界观、杜威的经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并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的导言中所言:“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大话西游》从故事的构建、时空的切换、到戏仿、拼贴、反讽和“无厘头”语言的应用,都呈现出“后现代”的表征;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则是有意识地借用“后现代”的语境来叙事。本文结合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对两片的后现代表征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它们对认识中国当前后现代语境下电影的发展所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