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的特点是聚焦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孙正聿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何萍的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任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是三种代表性的研究方式。虽然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根本宗旨、基本目标,但是三者各具不同的学术特色,在总体特点、针对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基本原则和书写方式、具体使用的二级范式都存在差异,因此,三种研究方式各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而且超越了作为形而上学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性质。这一革命造成两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哲学的终结以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融合。这决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深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全面借鉴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方法,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3.
薛睿 《教学与研究》2018,(11):109-112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新境界,由青年哲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18年6月9—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哲学因子的过量引介无疑加速了当代哲学精神生产的品质趋下和整个哲学形态的另类转型,使其阐释能力及有效性均面临挑战与质疑,并带来了自身的意义低迷和科学化危机。面对这种尴尬处境:一是必须探讨马克思哲学创新发展的学理依据与路径选择;二是必须在基本立场、基本原则上切当处置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相容相生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合一"而非"马克思哲学的后学化"抑或"后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化",才能积极捍卫当代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并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确立起切当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29日,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中国社科院等中央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黄枬森文集》的出版,同时参加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人学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主办的"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7.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永恒性基础。正确地进行文本研究至关重要。进行文本研究时应注意:文本的选择要直接以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为依据,在全面研究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现实需要,从中选取最能反映其创新精神实质的代表作作为文本研究的重点;解读文本时要注意马克思哲学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好解释的主体性与解释的客观性的关系,把对马克思文本的解释看作一个持续变化、无限循环的历史发展过程;要处理好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关系,加强文本研究但不止于文本研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是植根于历史与现实之中的现代哲学,实践产生了马克思哲学,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正确回答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而且也蕴涵着指向未来的哲学旨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应从马克思哲学所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在的一致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式四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与河南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于2010年11月19-21日在安徽阜阳举行,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安徽、上海、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局面必须求真务实,积极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研究经院化、研究碎片化和研究非自主化等不良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伊林·费彻尔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他从历史哲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方面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伊林·费彻尔认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哲学、人类学方面既有一致,又有对立.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有关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特质就是运用思维的“抽象力”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抽象力把世界作为整体把握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因而认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首先在于他意识到任何理性,观念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幻觉”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这种反本质的观点,又是一种标准的后现代哲学语境。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认识过程”混同于“表达过程”,语言不仅不是消除哲学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澄清哲学问题的砝码,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与“颠覆”一词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旨在剥离它的唯心论外壳,决非要去颠覆它。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形成直接源于对哲学教科书研究范式的反思和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借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通史研究、断代史研究和专题史研究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式,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蓬勃、90年代的困境与探索,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创新与超越等几个特征明显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历史发展既表明了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同时也暗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欠缺,这也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趋势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部门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综合创新的重要范式之一.部门哲学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超越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而向生活实践回归的结果;研究对象的领域化与专门化、研究层面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研究性质的交叉性与中介性及综合性是部门哲学的基本特征;部门哲学在理论与实践、文本与问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视域融合”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部门哲学的主要不足在于难以处理好部门性与整体性、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在社会问题日益领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部门哲学仍将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和“前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1-22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在河海大学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60年",来自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江苏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近8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惠勤教授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在当前研究中国哲学史中 ,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指导 ,而且也要借鉴西方哲学中某些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比较研究中 ,要注意可比较研究的条件与前提 ,不可随意比较 ;治儒哲学必先治“经” ,要注意儒家后继者对“经”的继承与发挥 ;新儒学基本未突破“内圣外王”的模式 ,不可对新儒学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25-26日,"第五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东吴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论坛由刘敬鲁教授、李兰芬教授、周可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人学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一世纪哲学创新论坛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研讨会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黄枬森文集》首发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央编译局、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国防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第九届全国冯友兰哲学研讨会"于2010年8月在河南唐河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冯友兰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主题,主要从冯友兰哲学与哲学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方法论思想、境界说、局限性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20.
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意义问题,国内学界出现了“移心式”的重建与“溯源式”开新的两大走势,“语境回归论”是其中一种有影响的,相对成就的研究范式,章认为,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意义问题不是一个维度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多维的研究角度相结合才能可能完成的,但相对而言,通过向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进行双重的“语境回归”,是一条更符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规范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