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与人权,多元的文化置于文化多元的境地,不禁有了交往并渐呈契合之态。这种契合表达了作为人权之体育的历史必然,也预示了体育法治未来的基本走向。从起源论的视域来看,无论与习俗、宗教、战争如何交织难解,人的需求始终是体育与人权的同一本原;从本体论的视域来看,体育与人权的主体都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育与人权的主体共同呈现出普遍性和特殊性、个体性和集体性的双重属性,内容则共同具备空间维度的广性和时间维度的代际性,规则之治成为体育与人权最凸显的外在表征,共同的人性则成为两者最异曲同工的内在超验之维。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人权概念的内涵在于自由、平等、独立等理性原则,其外延包括国家公民的人权和世界公民的人权。要保障国家公民的人权,需要建立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制;要保障世界公民的人权,需要建立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对人权的维护不仅是对人的内在价值的尊重,而且也是达到人类永久和平的必要手段。但是,康德对永久和平的哲学论证是不充足的。  相似文献   

3.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将人权原则写入宪法,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第一次,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明确写入我国宪法,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和深远影响.从宪法上宣告和确认人权,应当说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将宪法原则变为实际行动,在现实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遵行宪法的人权原则,就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和执政、行政各个环节之中.当然还应清醒地看到在人权保障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爆发的法国大革命震惊世界,一些政治家们鼓吹大革命的方式.但是,同时代的英国人埃德蒙·柏克却持相反态度,他的作品《法国革命论》集中体现了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柏克反对大革命中过分的理性主义,谴责破坏宗教的做法,指出大革命中极端暴力行为破坏了秩序和自由.柏克的政治思想表现出对自由和平等的守护,以及对传统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处于被统治状态下寻求自由、民主、公平和正义时与统治阶级抗争的精神动力,也是革命者与进步人士所宣扬的政治纲领。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落实人权。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笔者探究人权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神话以其曲折的情节、完整的体系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其包含的一些早期人类思想则成为西方法治思想的渊源之一:希腊神话人物形象的塑造蕴含着西方平等的思想;神话故事中的复仇主题表现着对"正义"的诉求;神话故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则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缔约国报告制度面临的问题是引发改革的动因,而当前诸多改革建议只是从技术层面上入手,因而无法真正推动改革。只有在充分认识到缔约国报告制度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在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修改人权公约、重新定位条约监督机构,加强缔约国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人权是美国对外的一项基本政策,尽管各个时期人权外交的侧重及表现形式有差别,但在其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通过推行人权外交来达到美国的战略目标—使社会主义国家及广大第三世界改变政治结构;以人权为名,行干涉之实;是重整美国国力的重要手段;是美国强权政治和侵略本性的丑恶表演。  相似文献   

9.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中国古代却被法律所禁止。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了迁徙自由,但又被后来制定的宪法取消。当前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法律方面分析,我国宪法都应当恢复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0.
卡特时期人权成为美国外交的核心和灵魂,但它并没能实现美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即扭转美苏较量的劣势。“卡特主义”的提出和里根上台后的第一任期则使美国外交转到现实主义轨道上来。里根第一任后期开始重新发动人权攻势。里根政府的“人权外交”不同于卡特时期,它是以军事优势为基础,且为美国外交增加了“道义”力量,是对卡特“人权外交”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可以名之为完全平等原则;另一方面,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也就是说,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比例应该完全平等,可以名之为比例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参与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成功的人权教育的关键。参与的方法是高校人权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参与的方法下,人权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提供者,他更应当是一名引导者。在实践中,参与的方法具体体现为集体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人权实践和人权调查与研究等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屡次以中国少数民族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着对外扩大交流与对内协调民族关系的双重任务,因此人权问题特别是保障少数民族人权仍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才能协调民族关系,保持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财产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社会进步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财产权剃的发展。财产权从最初对个人权利的强调,发展到对财产权社会属性的关注。在这个人权的时代,应当从观念上确立财产权在人权意义上的价值。财产权制度不仅要注意实现财产的经济功能,更要关注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劳动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劳动者是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劳动权体现了劳动者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求,因此劳动权必然在人权谱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保障人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标志之一。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刑诉法,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列入刑事司法领域,这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态势日渐明朗,在此背景下,人权是否会迭代为“第四代人权”逐渐成为时代之问。历史表明,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迭代,并不能改变人权的前提——“人”。根据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分析,人的“类本质”不能与异化相混淆,故“人是数字存在”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所谓的“人权迭代”思维源于“三代人权”的理论误导。“三代人权”破坏了人权的体系性,否认了人权作为体系的应变能力。在人权的整体结构中,自由权驱动工业革命的同时也伴随着异化的风险,参政权的“积极参与”功能和社会权的“国家目标设定”功能分别构成了克服异化、保障弱者的机制。这套人权架构本身就有应对工业革命保障弱势群体的强大潜力,其内核在数字时代不会迭代。因此,数字时代不会产生“第四代人权”——“数字人权”。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概念最早出自西方社会,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权精神。东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要求,如果机械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西方人权的内容,简单僵化的用西方人权标准来比较、评价中国的人权,的确不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关于人权的依托。但是,如果从人权的普遍道德出发,立足于中国丰富而悠久的文化,那么中国的人权精神不但有而且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9.
刑法的溯及力所关注的对象是解决新旧刑法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行为人有利还是不利.从轻适用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行为人,这与刑法所具有的保障人权的机能是一致的.明确从轻适用对于保障人权的意义,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涉及刑法溯及力的案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表征现代文明的法治与人权,已跨越国界获得普遍化地发展,且随着发展观的演进,人权成为现代法治的根本指向。基于对现代体育发展走向及其与社会进程关系的整体关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历史与比较分析等方法,根据全球化背景下人权事业发展的法治化趋势,对现代体育随动于社会进步的人本走向和体育人权日益凸显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通过国际社会为体育人权构建法治保障和中国体育在人权法治加强中走向世界的阐析,揭示体育人权与体育法治的价值意义,以探寻和提升对体育发展规律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