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作者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真谛的感悟与体认,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所作的宏观思考和审美把握;从作品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从读者角度看,丈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言外之旨”、“韵外之致”。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哲理思辨入诗是苏轼诗歌颇具个性的艺术特征.苏诗的哲理思辨涉及宇宙自然,更主要表现于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对人生困境的体验,一方面是对这种困境的超越,使苏诗的哲理思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诗的哲理趋归显示了苏诗意蕴深化的艺术倾向.从史诗发展的流程来看,苏诗的哲理思辨突破唐诗情景交融的艺术范式,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天地.  相似文献   

3.
如何带领孩子步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即带领孩子去把握文艺作品的象征意蕴?所谓的象征意蕴究竟是指什么呢?它是指文艺作品的象征意味,也是由作品的具体形象或意境中所蕴藏着的某种人生的精义,是欣赏者从作品中概括出来的对人生的感受。它有“说不出”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充满了对社会生活的哲理思考,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和对命运的体验和悲叹。其哲理意蕴寄寓在家族兴衰的故事中;寄寓在典型的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中。作者设计双重叙事结构,构建作品的哲理世界;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作品的哲理意蕴;采用谐音双关修辞手段,强化作品的哲理意蕴;借助佛老语言的外壳,宣传作品的哲理意蕴;使作品的哲理意蕴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5.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创作在中国新诗史上独树一帜,他的后期创作对社会历史人生高度地概括和深邃的思考,把自己对生活的经历和感悟,用鲜明准确的形象,凝聚在睿智的文字之中.运用象征手法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和深沉的思考.同时以蕴含着哲理意蕴的语言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6.
文学意蕴层面指作品所内含的对于社会历史、宇宙人生或审美形象等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由于文学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就使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文学作品的意蕴作为多重意蕴组合而成的系统,一般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即:社会历史意蕴层、哲学意蕴层、审美意蕴层。从作品本身来看,其实它们三者之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是互通的,渗透且转化。  相似文献   

7.
<正> 《围城》作为一部具有哲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在微观层次上极尽诙嘲,而在宏观层次上令人自省及至惊醒,从而更深刻地体示了对人生与生乐的悲剧境地的认识。要想更准确地把握住书中的主题意蕴,也只能从其形象世界入手。这当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主人公方鸿渐这个现代人的存在体验了。也正是通过方的存在体验,钱钟书深入地揭示了人生的虚无与存在的荒诞。  相似文献   

8.
《白鲸》意蕴层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自从问世,其意蕴实质就一直难以把握.运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从审美意蕴、社会现实、精神追求、宗教善恶、文明内涵和哲理本质六个层次剖析它的意蕴,或许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小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一部以人生悲剧和悲剧人生为主旨的现实主义巨著,但它在具体故事构建和叙事策略上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集体表象的沉淀.这种历史记忆与集体表象的沉淀就是<红楼梦>对下凡历劫母题的继承与超越,具体表现在:一、将历劫主体由神仙变为石头,使下凡历劫母题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二、充分运用神话原型结构,赋予下凡历劫母题以深刻的历史人文意识和哲理意蕴;三、以宝黛爱情悲剧替代下凡历劫母题的世俗性爱等风月之情,尽情彰显人类本真情感;四、以形象真实的封建家族兴衰史,丰富充实了下凡历劫母题的现实内容、认识价值和批判意义.<红楼梦>对下凡历劫母题的继承与超越,不仅提升了下凡历劫母题的艺术品位,也使它自身具有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个人奋斗者”诞生于十九世纪。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形象,它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与不朽的艺术魅力,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观念乃至社会习俗。他们个性鲜明、心理复杂、血肉丰满,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在世界文学形象画廊中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看似一首山水诗,其实是一首凝聚着作者多年读书心得的哲理诗。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别林斯基说过:“艺术没有思想,就象一个人没有灵魂——是一具死尸。”思想和艺术应该辩证统一,艺术为思想服务,思想通过艺术显示出它的感染力。作为一首说理诗,如果离开形象的艺术描绘,则哲理不免晦涩难懂,当然也决不可能广为流传。因此,“寓物说理而不腐”,“熔形象与哲理于一炉”,正是说理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篇小说自崛起之日,就不断地在思想和艺术上有所创新,执着于向生活的更深层次开掘,力图从对现实的描绘中,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中,折射出某些哲理的思考,提炼出具有某种永恒性质的审美认识。因此,新时期中篇小说有着内蕴深厚的品格,常常能在给人以感情的、形象的美感同时,又给人以理性的启迪,使人产生回味不尽的哲理思索。这一点,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在新时期的中篇小说创作中,成为新时期中篇小说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意蕴,这与其完美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这种叙事艺术表现在场景与角色的设置、情节结构的设计、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诸多方面,从而体现出作家“神话化”、“哲理化”的叙事风格和作家精湛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4.
一部好的小说,往往见仁见智,本文试图运用意蕴层次的批评方法,分别从社会、文化、哲理层面对《吉》文加以解读,以期探索其丰富而多重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诗人刘章以平实、真挚、厚诚、豁达之心,创造了一个朴质无华、厚重天然、物我流注、终归大适的缪斯的艺术世界,他的诗在我国当代诗坛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农民诗人到学者诗人,从社会功利性到佛音道意的表达,从人生社会百态到哲理意蕴的表达是诗人50多年来诗歌创作的曲折而艰辛的历程。而今诗人还在这个缪斯的大千世界中遨游、拼搏,为人们奉献着一片痴情和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6.
陶器由最初的生活器具至"有意味的形式",是"为生活而艺术"的升华.黑陶作为多元文化信息的载体.是史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融使用价值、审美对象、文化意义、哲学意蕴于一身;是字书画的统一.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老子等古圣先贤从中发现、悟出深刻哲理,并以此为关照点,解释宇宙、自然与人生.  相似文献   

17.
马晓培 《文教资料》2008,(28):142-145
从浪漫抒情转向哲理沉思,再到自我否定,赞美自然人生,冯至的诗歌创作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的每个单个诗集中,冯至都在用心书写着自己的诗歌追求和人生感悟,由浪漫而哲理,由艺术而人生.冯至的诗歌也如其人生一般,本文将重新解读三部诗集,整体性的透视冯至的诗作人生.  相似文献   

18.
"庖丁"是先秦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庖丁的形象特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可以说是多重性的,在"庖"的总体形象之下,包含着"优庖""艺术达人"和"得道者"三重形象,与作者在其身上寄寓的"养生"思想相比,形象特征的发展变化给文本的意蕴解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表现了深厚的哲理意蕴,这与其完美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这种叙事艺术表现在场景与角色的设置,情节结构的设计,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诸多方面,从而体现出作家“神话化”,“哲理化”的叙事风格和作家精湛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阅读考查新趋势】新近公布的新课标考纲,将"探究能力"列为最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文学类文本探究性能力的考试要求有三项:(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