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4,(15):9-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行代表着我国大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在台湾地区,1967年颁布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开启国民教育历程,又于2014年指出要实施"十二年的国民基本教育"。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国民基本教育,尽管在名称上存在差别,但实质都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让适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所提供的一种强制性的制度保障。那么,在这一阶段,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数学课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数学课程改革又会有怎么样的趋势,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4,(15):17-25
<正>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学认知领域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对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数学教育实践有什么启示,如何看待华人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为此,北京师范大学脑与数学认知研究中心周新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何小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国立台湾嘉义大学杨德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和来自各个学校的其他教师一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7):22-27
<正>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既是国际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又是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薄弱领域,在回顾与交流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晓天、何伟,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夏小刚,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范忠雄及其他数学教育工作者集聚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第三讲学厅,就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邵曼 《中国教师》2014,(17):7-21
<正>伴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行,我国这一课程标准已实施数年,自然也产生了不少有关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为此,北京教育学院张丹教授、成都大学张晓霞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刘晓玫教授、西南大学黄燕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及江苏省教研室李善良教授和其他数学教育工作者一道对1—12年级的数学课程实践进行探讨,总结与提炼我国小学与初高中数学教育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等和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进行深度对话,以期凝聚华人数学教育的力量,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并对当前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数学不仅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还对人文社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无不需要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无不需要数学的支持,数学可谓是当今社会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9.
正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华人世界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与优势?我们能为世界数学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未来中国的数学课程向何处去?……经多方面协商,决定召开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分享发展中的华人数学教育成果,凝聚华人数学教育力量,商讨华人数学教育发展事宜,激发起世界性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0.
2014年5月22~23日,"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分享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反思其现状与不足,对其焦点、方法和趋势达成共识,并基于"国际视野"和"华人传统文化"的视角展望其未来.  相似文献   

11.
工具的发明与创造,大大提高了人类认为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计算器可以使学生的头脑从繁杂的数值计算中解脱出来,能够使他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更加复杂,更具创新挑战的问题上,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用英文写成的《华人如何学习数学》于2004 年出版。现在,该书的中文版也终于问世了。这是几代华人数学教育学者努力的结果。它的出版, 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本书出现在21世纪初,并非偶然。大约从20 世纪初开始,东亚地区的华人社会取消私塾,普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下课时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与我们老师设计的教法,学法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正在逐步实现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尽量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平均数”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数学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它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暨数学教育博士生论坛”于2016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云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地三百多位海内外数学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一线教师。与会人员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课标教材、测量评价、数学文化、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国际引领深入,本土研究规范,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创新活跃,展现了华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充分显示了华人数学教育正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生活化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所说,“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吉林教育》2006,(1):62-62
在21世纪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本身虽不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但却是这场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它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更新的一个重要保障。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构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以其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信息量大等强大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和拓展了教育时空,增强了教学效率.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民族地区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双语教学、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跨文化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与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近20年来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取得的成就。目前,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准,数学课堂的跨文化教育实验研究——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颇具中国特色并在实践层面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还需研究构建符合少数民族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课程体系,编写民族文字数学教材,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数学教学研究与高素质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韦健兰 《中学理科》2006,(11):16-17
课程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与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可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初中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是教学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情感与态度目标中的一个具体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就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谈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2012,(18):4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会专家报告主要有:东北师大原校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两基到四基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