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比较34 和 56 的大小”教学片断。在即将下课之时 ,我鼓励学生提出了许多较好的问题 :生1:刘老师 ,比较 34 和 56 的大小 ,为什么要用12作4和6的公分母 ,能不能用24、36、48……作公分母呢?为什么?师 :比较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一般的方法是 :先用通分的方法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的分数 ,再进行比较。能够用24、36、48……分别作4和6的公分母 ,但24、36、48它们不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较繁易…  相似文献   

2.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找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要想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求他们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那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口答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4.
事实上,选择以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学生,其计算正确率明显高于以两个异分母的乘积(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学生,主要是后者由于通分后分子和分母的数比较大,导致计算难度增加,或者很难找到计算结果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没有对计算结果进行约分或约分不彻底,也就不符合在分数运算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中的通分类知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涵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数和通分的意义,从寻找最小公倍数、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三步入手,使学生能够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等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求他们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那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口答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先应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知识梳理1.分式的通分(1)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通分.(2)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主要由以下3种方法确定: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先求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这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的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最后按“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规律进行比较。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能力,笔者介绍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例如,在讲完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通分》一节内容是比较异分母、分子分数的大小 ,它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重要基础 ,也为日后学习比的知识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中 ,以通分这部分知识为载体 ,教师组织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探索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并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己走完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并在其中深刻体验做数学、学数学的艰辛与快乐。一、铺垫创境开课安排三层复习内容 ,其中求最小公倍数和分数改写为通分过程中求公分母和改写分数作铺垫。第三层组织学生比较几组分数的大小 :27○57、27○ 2…  相似文献   

12.
通分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它是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是指定数的同分母分数题目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分数转化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可以直接减算,但是新问题是要自己去确定转化后的“相同分母”,所以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以及找出原分数的分子分母需要扩大的倍数。因此,在学习通分方法时,先尝试,再提示,最后试算,在巩固...  相似文献   

13.
教材(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对通分是这样定义的:“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因此.通分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大小不变、分母相同。教材在“通分”一节的例2中,在对7/8和5/6进行通分时.呈现了分别用48和24作公分母的通分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分式 知识链接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个不等于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 2.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母不同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一般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使用了“公分母必须是最小公倍数”的技巧,使得在化简结果时,工作量得以减小,教学之初,我也采用了这种思路.但是,正当我为传授给学生好的技巧窃喜时,新的苦恼来了:无论我如何强调“公分母必须我最小公倍数”这种思路的好处,部分学生依旧还是不用,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师教学通分时,课堂上有学生小声议论:“为什么一定要化成同分母分散,化成同分子分数不也能比较大小吗?”这位老师听到后未置可否,让学生齐读: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意思是加深学生的印象,通分就是这样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处理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学生议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通分中想不通的一个“疙瘩”,抓住这个时机,帮学生解开这个“疙瘩”,有助于学生把学习深入下去。我想,不妨让学生将例题3/4和5/6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15/20和15/18,做一番比较,然后向学生提出:15/20的分  相似文献   

17.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时,懂得了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应先找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找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要想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脑海中跳出了学生“帆”曾经在课堂上的一个回答。记得刚接触最小公倍数时(还没有学习短除法),学生“帆”就曾提出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他说:“只要用这几个数中的最大数,从1开始分别乘连续的自然数,等到乘出的积也是其他各数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智慧地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核心的知识目标就可以达成.当然,作为教师,我们总希望学生少走“弯路”,用最小公倍数更简单、更便捷、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的通分问题,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知识背景,所以,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用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  相似文献   

19.
通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前提。它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设计的,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探究通分的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甲、教材:通分。乙、内容:把不同单位(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单位(同分母)的分数。丙、教学目的:使儿童透澈理解找公分母的方法和通分步骤,学会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的通分方法,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为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和三个不同分母的通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