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 《陕西教育》2007,(11):86-86
双因素理论思想评述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在其《工作的激励因素》和《工作与人生》两部著作出中提出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其调查问题之一是: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得到两个基本发现:第一,导致工作满意与不满意感的因素是彼此独立的;第二,这两个因素不是对立的,即工作的满意感对立面不是工作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感,工作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工作满意,而是没有工作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对“合二而一”的“批判”中,曾经把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观点,当作“矛盾融合论”、“哲学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后来,林彪、“四人帮”以及他们那个“顾问”利用这一点,进一步把它引向极端,拚命鼓吹形而上学,为他们推行极左的路线服务。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分割的,还是不可分割的?这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宣传唯物辩证法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把它弄清楚。  相似文献   

3.
论同一性     
同一性是哲学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列宁在谈到辩证法时,曾作了如此概括:“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列宁又说:“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是表现着辩证法的本质。”列宁非常明确地把研究对立面的同一,作为研究辩证法的中心任务,并且认为,只有把握了对立面是怎样同一的,才算抓住了辩证法的实质。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对于准确掌握辩证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便向大家请教。  相似文献   

4.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一分为二”,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扫除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混乱,坚持辩证法观点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什么是“一分为二”?“一”就是矛盾着的统一体,对立面的统一性;“二”就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两种因素、两种趋势;“分”就是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以及分化、分解和转化。简言之,即统一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具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才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见,“一分为二”首先是表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绝对性。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个统一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  相似文献   

5.
0 一点哲学的思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其基本特征都在于违背了这一规律。不同性质的对立的双方是怎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又怎样相互排斥、相互抑制、相互对立着,这是我们观察事物时应注意思考的问题,亦即从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的统一去观察和思考,思考得越清楚就越接近于科学,越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列宁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同时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8页)。列宁的这一断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我们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我们做好高校工作也不应例外。  相似文献   

6.
“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民主教育”的对立面是“专制教育”。当今,虽然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但“专制教育”现象还依然存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坚决对各种“专制教育”现象说“不”。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作为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直接对立的“基本的发展观点” ,是辩证发展观的实质和总特征的科学概括 ;在理论上 ,这个命题与列宁把辩证法归结为研究对立面的同一的学说完全一致 ;在认识论上 ,它是以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为现实基础的 ;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把它规定为划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同立在“矛盾论”中也强调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我们试就西方哲学史来对这个规律的发展作初步的探讨。西方最早的哲学派别是古希腊的伊奥尼亚学派,它已经具有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那克西曼德曾经以非常朴素的形式提出了,在统一的物质基础内部存在着对立面的问题。阿那克西晏德认为,自然界统一的物质本原是“不固定者”,从“不固定者”本身分出冷和热,干和湿的对立面,由于它们的凝聚和分  相似文献   

9.
正如“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一样,“民主教育”的对立面无疑是“专制教育”。要进一步考察民主教育,我们可以先从专制教育谈起。一、专制教育是“非人教育”所谓“非人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成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等精神存在的教育。体罚是典型的非人教育,但非人教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性问题,传统提法是:“对立面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统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本文认为:统一性同斗争性一样,是对立面之间关系的一个根本方面,是矛盾的最高属性之一,它存在于任何矛盾之中,贯穿于矛盾过程之始终,因而它的存在同样是无条件的、普遍的、恒常的、绝对的。至于这种统一性所赖以存在的具体形式——统一形式或统一状态——则取决于矛盾的具体性质、斗争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周围条件的影响等等,因而是有条件的、易逝的、相对的。不能把“统一性”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单纯层次上的“无限可分” ,只是“恶的无限性” ,而决不是辩证法。遵循恩格斯与黑格尔对可分性问题的基本思路 ,认为只有“可分”与“连续”、“构成”与“生成”等两个对立面的统一 ,才有全面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些高等学校正在试行学分制。但是,学分制到底有没有优越性?有哪些优越性?该不该推行?人们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也许有的同志认为,这只是个技术问题,不是原则问题,不值得花功夫研究。我不这样看,因为实行学分制的问题和培养目标密切联系着。既然如此,在谈学分制问题时,也就离不开教学计划这个更根本的问题。这里谈谈我对学分制和教学计划的几点看法。我着眼于理科。一、学分制的对立面可以叫做“学年制”有人把学分制的对立面,即院系调整后实行的教学制度,叫做“学时制”。这个名称没有说明事物的本质,不如把它叫做“学年制”。它规  相似文献   

13.
“照辩证法办事” ,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在邓小平看来 ,辩证法不仅是一种世界观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 ,它为人们提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邓小平将“从对立面统一中把握对立面”这一重要原理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在邓小平看来,辩证法不仅是一种世界观,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它为人们提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邓小平将“从对立面统一中把握对立面”这一重要原理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中国的背景下得到有效的保护,中国古代“和同”观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是有原则的和谐;“同”则是否认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差异,强调绝对的同一。故要“和而不同”。它要求挖掘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质元素,并在与其他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中求得共荣。  相似文献   

16.
柳瑞虹 《宁夏教育》2010,(11):51-51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新课程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概念,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谈谈联系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1964年关于“合二而一”的论战中,康生、关锋等人对于对立面互相联系的正确观点,大加讨伐。更使人对此不敢问津。今天,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弄清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形式、联系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有限”与“无限”既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又是事物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仅具备小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同时“无限”作为“有限”的对立面。没有“有限”的事物那么具体、形象、直观,而以抽象、想象为特征;使这一概念成为小学数学的难点。但事物总是辩证的,我们可从“数”与“形”“有限的”形式孕伏、发展到“无限的”形式,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其内涵,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对立面来思考,从问题的终态分析出发,一直反推至已知条件,通过若干“中点站”来贯通思维,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沈贵鹏  刘蓉 《教育探索》2012,(4):125-126
通过对510名90后大学生耻感状况的调研得知,该类人群在耻感问题上存在三种不良现象,即耻感迷茫、耻感淡化和耻感偏差.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从而开展“识耻”、“辨耻”、“明耻”、“拒耻”和“树耻”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