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理解物质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趋势,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应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后,为教师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现象辨别型1.(2005年北京市中考)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2.(2005年连云港市中考)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解析】第1题中A、B都是光的直线传播,C是光的反射成像,而D是光从水中射入一空气中时改变传播路线的现象,从而使铅笔在水外与水内的两部分出现偏移,故答案为D。第2小题A是光的直线传播,B和D是光的反射,而C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出现弯折,使雨花石升高了,所以C为折射。【策略】解这类题关键是抓住光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外一种透明物质中时,改变传播路线的现象。在平时…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便捷等优点。而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中应用到的力学原理却非常丰富,其中有一力学现象:轮胎充足气的自行车比未充足气的自行车骑起来轻便些,我们应怎样用力学原理解释此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课标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1."有无"型推断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根据所给实验现象让我们判断一定有什么物质,一定没有什么物质,可能有什么物质,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理解透"无色澄清溶液"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某反应体系中伴随着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被当作研究的某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的5个案例,分别从质疑、对比实验、分析和结论以及教学建议等方面做了剖析.指出在研究某物质化学反应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多质疑,设计对比实验来判断实验现象的真与伪,杜绝以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当作研究的某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来误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物质推断题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解答这类题要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来确定是什么物质或不可能是什么物质.解此类题的策略不同,效果会不同.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顶尖科学家的“教父” 每一个学习科学的学生都已注意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师承关系在培养科学顶尖人才方面有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阴阳二气及其相互转换的现代科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是气之母,有精才有气。气是依托于精的。精是物质,因此,气是依托于物质的,是物质的活力。物质的活力是指对自组织系统达成自稳态(有存)有贡献的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阴阳二气则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对系统最佳有序状态的正负偏离,但这种偏离不超过破坏系统有序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实验中 ,通过对现象的感知 ,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刻思维。因此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 现象感知与思维活动是相互促进的  实验中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间的外部联系 ,是一种与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思维知觉。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通过对现象感知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和化学事实都是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的 ,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当学生感知到物质发生变化或产生各种现象 ,…  相似文献   

11.
每次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时,学生们都面临着一次严峻考验。前两章内容,学生都能轻松理解并掌握,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就像一道独木桥,把学生隔离在化学长河的两岸,导致两极分化现象提前来到,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本章学习上出现了瓴颈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型,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出现断裂,传统道德资源流失严重,道德信仰缺失,道德权威失落,社会道德整体滑坡,人们陷入"精神窄门"的现代性道德困境,伦理道德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境况。"最美现象"的出现不仅确证了社会道德资源、重塑了道德环境、唤醒了公众道德反省意识,而且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动力。"最美现象"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道德资源保障和精神气质引领,也为公民道德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示范效应推动社会道德共识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刘明 《中学理科》2003,(2):13-18,93
3.对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现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两组概念不要混淆,如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变化;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是现象;生成的氧化镁是产物;镁能在空气中燃烧是性质;镁可做照明弹是用途。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转运时是否有主动运输现象,教学中存在"争议",而要辨明"争议"搞清是非,是高中学生力所不能及的事,为"主动运输"的教学带来了困扰。"分析现象‘悬置’问题"的教学思路,并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理解"主动运输"这一生物学规律,且使其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和解释一些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明志 《学子》2009,(10):6-8
和青少年谈气,似乎有点离题太远,有人会想:整日功课还做不完呢,哪有空去研究气。其实不然。气,奥妙无穷,是一门大学问,对人的成长有大作用。恰如蒸汽机有了气才有强大动力,读书人也要有一股气,才能为塑造精彩人生提供强大功力。  相似文献   

16.
陈倚伶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3):79-81,91
英语的实义词是相对于功能词而言的,指本身有完整词汇意义的词,它们强大的表达功能已为人们所熟悉,但它们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攀高现象。本文从形容词、副词和名词入手,以丰富的例证对这一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揭示和探讨,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结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黄美涛 《考试周刊》2009,(12):147-148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对电磁场的物质性作了简要的介绍,讲到了电场、磁场都是一种物质.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不同表现方向,并可以相互转化。但高中生对这一方面缺乏感性认识,无法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磁场的物质性略加以深人介绍,学生不但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而且对于很多电磁现象尤其是电磁感应现象会有一个更全面、更简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建立物质构成的粒子观。就是要求同学们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初步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简单的实验人手,认识物质的粒子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通过对问题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以《丹田气在歌唱中的作用》为题(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2期。)谈到人体场连通体外自然界、互相作用而又赋予人体强大的能,粗略地指出它是“天人合一”的内气的属性与物质运动的规律。今欲取当代科技成果关于“场”的观点,透过“花非花”现象而把握其内蕴,以作深一层的微观探讨,以期知其所以然,并诚恳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