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是从近代开始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国家主权在近代经历了由逐步丧失到抗争独立的过程.而在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期的时间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国家主权经历了由抗拒中曲折维护到融入中不断获益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国家主权在改革开放中,趋利避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柄“双刃剑”,在部分削弱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可能增进国家主权。要想趋利避害,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能坚持强化国家主权的立场,就必须在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逻辑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对国家主权理论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侵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制约的强度日益增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国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制度创新,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在21世纪的激烈国际竞争中,中国如何争取更加主动有利的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作者提出了几点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理论一般概述,着重阐明经济全球化务件下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各方面挑战以及维护国家主权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反映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国家主权则属于传统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范畴和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产生前后,国家主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较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对这一矛盾的产生过程及其表现做出科学的概括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国家主权的现实意义,从而更好地应对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家主权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各国政府越来越深地步入经济的全球体系,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国家主权让渡论、国家主权弱化论、人权高于主权论、国家主权强化论等各种理论观点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本文拟就这几种理论观点的基本主张做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当今世界所有公认的国际法规范中,国家主权原则都被确认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经济主权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中心内容,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虽然受到一定侵蚀,但是只要民族依然、国家犹存,国家主权就不会消失,民族国家的生存权屏障就不可穿透,国家主权就仍然是国际关系变革和发展的基石。经济全球化既是给予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机遇,也是对其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发展中国家较为合乎现实的选择应该是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论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及国家主权的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进入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全球化时代 ,国家主权的概念及作用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全球化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和部分职能的转移。维护国家主权越来越侧重于经济方面。国与国之间相互协调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同时应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尊重主权平等的国家主权原则 ,只有这样 ,才能既维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了限制与强化双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国家主权的限制和强化问题时,出现了积极模式和被动模式。发展中国家应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主权限制与强化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高认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原有的国家界限 ,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 ,资源配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对原有的国家主权观念造成严重的冲击 ,导致国家主权弱化。另一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在全球贸易、金融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等诸多方面 ,国家和政府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因此 ,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 ,另一方面要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