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其中声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如何正确认识声乐鉴赏课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审美价值作了阐述,并客观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声乐鉴赏课的教学状况,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都设有公共艺术课程,普通高校学生也有了接触艺术的机会,有了施展艺术才能的平台。但是由于我国公共艺术课程较其他课程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就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发展谈了几点看法,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同仁关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时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普通高校的迫切任务,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将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较为集中的乌鲁木齐地区,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疆6所高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普及程度参差不齐,公共音乐课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部分高校没有以大学生为主体开设音乐课程。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认为现阶段普通高校应对音乐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贞瑶 《考试周刊》2011,(30):214-215
本文从普通高校小教专业公共音乐教学的视角,分析了小教专业学生的身上承担着祖国未来教育重任的特殊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必须以培养和提高小教专业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等综合的艺术素质为己任,才能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达到培养大学生艺术审美素质为最终目标.目前公共音乐课美育实施现状存在体系不够合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课堂教学组织不够科学等问题,应从更新课程教育理念、有效落实公共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完善课程制度保证、提升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8.
张梅 《教学研究》2008,(6):525-528,532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普通高校的迫切任务,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将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较为集中的乌鲁木齐地区,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疆6所高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普及程度参差不齐,公共音乐课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部分高校没有以大学生为主体开设音乐课程.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认为现阶段普通高校应对音乐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已在全区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笔者在此就如何有效地结合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展开粗浅的研究,为促进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综合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理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复旦大学相关院系,早在恢复高考初期便曾开设过一些美学、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类选修课。直到1987年我校公共艺术教研室(1993年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教育课程才作为学校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以及相关音乐活动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整合音乐类课程,寻求有效的整合方式、方法和手段,可以使课程更为直观、形象,课程资源更丰富,课程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教学联动、综合视角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离不开对高校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教育.对音乐艺术教育来说,要使课程结构发挥最优的整体效应,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音乐艺术课程体系结构,并逐步完善各音乐艺术课程内部结构,即对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的探讨.因此,笔者对普通高校艺术团中的音乐活动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课程"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功能与认识、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现状与思考、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实际出发,论述了现阶段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对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及建议。根据学生选择艺术课程的普遍意见,和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利条件,提出对课程建设和管理的几点设想,希望能够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此结构充实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体现出艺术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与协调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高校公共艺术修养课的意义,指出公共艺术修养课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完成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公共艺术修养课带给大学生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被人们所认识,并且深受欢迎。其课程构建应与人类文化密切相融,体现多学科知识交汇,并且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现今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修养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其地位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并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定位不明确、管理机构和师资队伍不够健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单一等诸多问题和不足。在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的新形势下,面对在基础教育阶段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必须加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要明晰公共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性质和定位;要强化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课程领域、明确课程分类及层次;要改革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普及,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竞舟 《时代教育》2009,(6):128-129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欣赏课,作为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