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示八边形邮资已付戳形状不规范,形似日戳而无日期字钉。边上另盖一个“包检”日戳,方知其为1992年使用。那个“检”字又误为“”,此字《辞海》不载,电脑字库里没有,真不知怎么会错成这样。奇形怪状戳展示!四川@颜明炘  相似文献   

2.
笔者收集一些“机”字日戳,发现了“机”字日戳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一种是“机要”日戳,用于传递机密邮件的专用日戳(图①)。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电脑打印的日戳应运而生,但各局所的电脑日戳形态各异,甚不规范,笔从国内包裹单上收集到一些,供大家欣赏,并请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尽快下发标准软件,以供各局所打印的日戳统一、规范,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4.
《广州有个“加拿大”》一文(参见080935),介绍了广州包裹收寄日戳中出现“加拿大”地名。从附图看这是电脑打印日戳,而非文中所言“邮资机日戳”。戳中上方地名“广东广州”和下方地名“广州加拿大”,若以日戳标准考量,分别多了“广东”省名和重复了“广州”市名,不规范。  相似文献   

5.
戳趣共赏     
2001年9月1日起,寄达北京信件的背面一般都盖有“投”字落地日戳,而新疆石河子30毫米双文字投递日戳,干脆刻上了“落地”二字(图1)。 (武清仁)  相似文献   

6.
《巫山小三峡》特种邮资明信片于4月12日正式发行,重庆市邮政管理局和巫山县邮政局在巫山县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并启用“巫山小三峡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式”(临)字邮政日戳及“琵琶洲”风景日戳各1枚。临时日戳和风景日戳均为圆形,直径30毫米,钢质塑胶柄,字钉可更换。  相似文献   

7.
原化周 《上海集邮》2000,(12):37-37
2001年,农历辛已(蛇年)。我国原本不多的带“蛇”字地名日戳,现又有所减少,所剩已经寥寥无几。现列出部分带“蛇”字的地名日戳:  相似文献   

8.
风景线     
大庆启用4杖风景日戳为庆祝黑龙江省十运会在大庆市举行,大庆市邮协在2002年8月16日举办“大庆市2002年体育邮展”。同时,大庆市邮票公司启用4枚风景日戳。戳径33毫米,铜质,为电脑选图无设计者,字钉可更换。名称分别是:松基三井、铁人广场、时代广场、大庆体育场。  相似文献   

9.
福建泉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邮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业,当日启用万维生手迹邮政日戳,其下方“万维生馆”四字中“万维生”三字是他的签名笔迹。这样在同一个邮戳上使用同一种字,却出现两种字体。这种形式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上多有出现(编按:此处并不专指表示邮局地名的字),但在邮政日戳上极为少见。它集名人、书法于一体,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三格式“处”字日戳,长期以来多被误解,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说成“早期作为代办所的标志”,《集邮研究》1991年第3期《广义侨批》一文误“福建晋江金井(处)”“即海关办事处”,似乎已不承认它是邮政日戳。本刊2000年第9期《“处”字日戳的探讨》发表后,2003年第  相似文献   

11.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众多的普通邮政日戳中,有些日戳刻有“处”字。香港朱桐编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1984年版)第53页“邮政代办所邮政日戳”一节如下记述:邮政代办所是中国邮电企  相似文献   

13.
宝相 《上海集邮》2005,(4):45-45
福建泉州寄来明信片,初看其盖销戳内似有少数民族字,仔细辨认才发现是“万维生馆”日戳,其中“万维生”三字为手书。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编辑同志:您们好! 我想向贵刊请教一个问题:包裹单上的许多投递戳已改为电脑打印戳,这种戳与实际日戳有一定的差别。请问这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邮政编码日戳也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这些日戳除各邮电局专用于收寄邮件的日戳不必另刻表示用途的文字以外,其他大都在邮政编码的尾部缀以表示各种用途的文字(一般多为两个字)。但也有少数邮局违反有关规定,刻出了各种不同的“异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式邮电日戳的逐步普及使用,1985邮部字第410号文规定使用的邮电日戳将逐步退出邮史舞台。这也意味着日戳的“上月牙”和“下月牙”也将从我们习见的邮戳上消失。为便于大家研究,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上月牙刻有文字的日戳介绍给同好。  相似文献   

17.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电脑邮戳出现在邮政业务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电脑邮戳现在基本是用于一些给据邮件的相关凭证上,而没有用于日常普通函件上。在笔者收集到的一些日常函件上,却出现了一些电脑打印的不规范邮戳。一、邮资已付戳邮资已付邮戳曾经和邮政日戳、风景日戳一起并称我国邮政三  相似文献   

19.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20.
邮政鼠名戳是指带有“鼠”字地名的普通日戳和风景日戳,如“鼠场”、“鼠街”、“白鼠”,但不包括在《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首日或春节时启用的各式纪念邮戳,那些纪念邮戳多半带有老鼠图案及“戊子年”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