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邮市与西方发达国家邮市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的邮市是集邮者互通有元,拾遣补缺的乐园,在那里以收藏为主,炒新邮的空间很小。但是,在我国,所谓邮市主要是一帮邮商炒作新邮的地方,这种市场一直靠炒新邮活着。  相似文献   

2.
田林 《中国集邮》2000,(12):26-27
邮市,顾名思义是邮品市场,主要是买卖交换邮品的场所。从广义上讲,目前我国的邮市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拍卖市场。由于一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现在以销售新邮为主,因此属于官方发行邮品的市场,一般人除了购买其发行的新邮外,无法涉足其间的交易。而拍卖市场交易的主要为高档邮品,且只有少数拍卖行一年举槌一二次,涵盖面不广,因此同样不是主流的邮品市场。所以,目前邮人所指的邮市属于狭义概念,即仅指二级市场,本阐述的就是二级市场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埃及:智能村邮票近年来邮市低迷,大量新发行的国内新邮纷纷掉身价,造成了集藏者兴趣的减退。尽管新邮减量已进入的第四个年头,但不少新邮依然在发行之日跌破面值,如此尴尬的局面自然影响到那些靠新邮吃饭的邮商,交易量的逐年下降、获利空间的日益萎缩,让许多邮商不得不感叹邮市今不如昔。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邮商不为市场的低迷所动,相反他们的经营业绩却出现了一定的攀升,引得同行刮目相  相似文献   

4.
邮迷玩邮票     
于爱波 《集邮博览》2012,(11):85-85
2011年底,抱着对2012年中国邮市的坚定看好,想着反正自己也要做新邮首日封,"一头是养,两头是放",索性在往年预订的基础上,又多订了几套邮票,准备在2012年的邮市中试水一搏,以邮养邮。时至今日,纵观今年前8个月我所经历的新邮市场,用"雾里看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集邮》1994第5期上见到张永发先生介绍1951年辽宁省税邮混贴的摊贩发货票,上贴有印花税票和邮票各一枚,在1995第3期上又见到此件原貌,很感兴趣。记起前几年我在宁波街头邮市曾先后购  相似文献   

6.
邮市见闻(48)     
新邮跌价曾引起集邮界广泛议论,邮电部已千方百计地制止这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但从1994年开始的“增套减量”到去年实施的“以订定量”,4年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新邮仍以低于面值的姿态出现于邮市,特别是今年几套新邮的跌幅加大、快速“到位”为前所未有,原因还是在于预订数的  相似文献   

7.
欣春 《集邮博览》2003,(1):58-58
今年,当我们走进邮市,身在五彩缤纷的方寸之中,我们发现,尽管国家邮政部门对2002年新邮发行继续采取更积极的政策,但遗憾的是,除了个别品种以外,大多数新邮发行后在市场上仍被打折销售,而以往发行的邮票,被打折的品种可谓数不胜数。邮市并没有因宽松的政策而真正复苏,人们期望的邮市繁荣并没有到来,却见“邮海”中有大批人在往岸上爬。剩下的有人在彷徨,有人在观望。人们疑虑:要真正走出邮市低谷,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8.
宝木 《上海集邮》2020,(5):45-45
人间四月天,明媚春光好,有条件摘下防疫口罩的人们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上海卢工邮市从3月下旬重新开业,到了4月中下旬已一切如常。毕竟生活需继续,邮票要把玩。这不,邮市的交易渐渐步入正轨。随着2019年新邮发行量的不断透明,市场对于发行量少的品种追逐热情高涨,形成了阵阵热浪。鉴于管理层对上一年新邮发行量以每2个月一次的节奏公布,由此市场也出现以2个月为周期的新邮热点潮汐。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此节奏的出现并非好事.  相似文献   

9.
"大雪"过后,上海进入了所谓的气象意义的冬天,邮票市场也开始进入被人称为的"冰冻期"。每年的年底都是传统的邮市旺季,次年的新邮预订、年册的出台和即将发行的生肖新邮等等,都能让邮市"火"一把,然而今年似乎一反常态,火热了一年多的邮市正在趋冷。上海卢工邮市近期客流明显减少,邮商们的出摊率较前也有所下降,新修的AB区和新大楼相比,更见冷清,大门、二门内的大道中还有一、二只摊位在  相似文献   

10.
生肖邮票无疑是年初邮市的宠儿,也是全年新邮中万众瞩目的重点,投资者则戏称为"一年之计看生肖",原因是生肖票发行后的市场走势对全年的新邮影响力不菲。所以,1月5日《壬寅年》的发行,依然吸引着不少生肖票发烧友趋之若鹜排队争购,电视台和报纸等大量社会新闻媒体也会不惜版面定时报道。但集邮柜台上的温度却掩盖不了市场的冷遇,特别是脱胎换骨的《壬寅年》小本票依然跌破了16元的邮局售价,从首日的15.5元,到翌日的14元,连14.4元面值都不保。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将发行9种小版张、2种小本票和3枚小型张,小版张与去年10种(含"龙"赠送版)相差无几,发行价格已是去年全年的水平。《癸巳年》邮票非理性的高开后暴跌,又受到股市、金市等下跌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导致邮市各板块一蹶不振。新邮板块快速向下调整,价格较之前期明显走低,幅度明显加大,邮票各板块成交一般,成交量依然呈萎缩状态,市场又一次陷入"深谷"。近日,上海卢工邮市进场客流较往日增多,有不少品种在场外资金的推动下,价格小幅上涨,成交活跃,买气见好,在"红五月"前夕迎来了一波久违的行情,新邮已耐不住寂寞了。在特8-2013《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邮票增发前后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2.
元宵一过,大地回春,人们沐浴着春天明媚的阳 光。从2005年初的邮市表现看,整个市场似乎在重演 去年的邮市行情节奏,如春节前大量新邮纷纷破位下 跌,让邮商体验到市场寒潮的威力,而发行不久的"鸡 年"全张票和小版张,依然引颈高歌地在邮市上伫立。 此景此情,令人不得不想起了去年"猴年"全张票、小版 张和赠送小版张独领风骚的场景,而2004年小版张的  相似文献   

13.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2-13
21世纪起始年的邮票内容如何,以及会对邮市造成什么影响,是众多集邮非常关心的事情。从近20年来新邮在邮市好恶的变化看,除了发行量作为影响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外,邮票本身的设计、票幅、印刷版别和质量以及题材等诸方面因素。也往往影响到新邮的价格定位和走势。国家邮政局于新邮预订前夕,将明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5%的邮票图稿亮相公众,以引起邮人的关注。笔根据业已公布的2000年计划安排20套83枚(其中3枚小型张)邮  相似文献   

14.
宝木 《收藏》2007,(6):150-151
猪年春节刚过,邮市突然出现了下滑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吃惊不小。难道春节前还如火如荼的年票行情就此结束了?不过细心的投资者还是发现了邮市呈强的蛛丝马迹,那就是春节后的邮市调整主要针对近期新邮,这些品种因春节前涨幅较大,而顺理成章地陷入了调整状态,且这种表现在近3年中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5.
最近,低迷多年的邮市有了一丝暖意。使一些市场投资者和邮商看见了一线曙光。出于对邮市发展的关心与爱护,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邮票敞开供应,以平抑曾经给邮市带来严重损伤的“炒作新邮”。众所周知,1985年,我国发行了世人喜爱、印制精美的《熊猫》小型张,导致一时邮市沸腾,价格飞扬。邮政部门为了平抑市场炒作,随即将《熊猫》小  相似文献   

16.
新邮预订、“鸟巢”发行和“金猴”发飚成为近期邮市的“亮点”。 2008年新邮预定姗姗来迟,从12月1日起在全国拉开帷幕。也许是等待的太久,所以新邮预订一开始就来势汹涌。  相似文献   

17.
侯彪 《集邮博览》2010,(3):90-91
每年的12月份都是集邮者预定次年邮票、年册的时间。以前预定年册的时候,邮票公司、邮局都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但是在邮市低迷、市场不景气、邮票普遍打折的时候,新邮预订数量也随之下降。那么,2010年的新邮预订情况怎样呢?年册的销售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8.
朝晖 《集邮博览》2003,(4):58-58
当前邮票市场正处于寒冷季节,新邮打折一片,邮人苦不堪言。尽管管理层多次采取减少发行量等救市措施,但市场并没有启动,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以为新邮的销售方式或许有问题。大家都知道,邮票有双重属性。其一是邮资凭证,这是根本;其二是供人们欣赏、研究、收藏,这是派生的属性。按上述属性,新邮应该先在通信领域流通,然后进入集邮领域。而纵观这些年新邮的发行方式,恰恰相反,新邮发行后直接进入集邮领域。在很多地方,新邮被人们戏称是“集邮邮票”。因此,要振兴邮市,改变新邮打折的局面,应从改变其销售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19.
尽管有些集邮报刊刊登文章说什么邮市渐入上升通道,但笔者认为我国邮市正在经历着由炒作新邮到正常的集邮收藏市场的转折期。眼下,一部分人怀念上世纪80-90年代炒作发财的日子,还在做着集邮发财的梦;还有一部分聪明人早已改变了经营模式,以函购为主,在为集邮者服务中赚取微利。下面笔者与各位关心邮市的读者一起对目前邮市作一个粗略地回眸。请各位分析一下,现在的邮市是不是到了转折的关头。  相似文献   

20.
前年以来,大部分新邮在邮市持续地跌进面值,引起了集邮界的震惊,直接导致去年7月部长讲话作出“印量适度,枚数增加”的决策。但回顾去年,除《郑板桥》印量略少外,其余新邮印量并无明显削减迹象。倘与1992年比较,去年JT票总印量增加56.36%,枚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