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崔凤娥 《文教资料》2011,(19):85-86
立意在文章写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好坏直接影响行文成败。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有立意缺乏新意、立意缺乏深度、立意不够明确。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鲜明地阐述了立意的方法,包括要选好角度,立意求准;要多维联想,立意求新;要善于发现,立意求深。  相似文献   

2.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简言之,主脑就是立意。常言道,一将无能,万军被困。这如将帅一般的立意,如果不是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么,所写文章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那我们在写议论文中又怎样去确立最佳立意呢?议论文立意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鲜明、富于时代感、现实感。正确是根本原则,是一篇文章的立足之本;鲜明侧重于表达方面;时代感、现实感是讲立意的针对性,这些都是基本要求。从中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看,议论文立意及写作过程中,练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求深、求新。求深就内容而言,…  相似文献   

3.
默默 《高中生之友》2011,(10):14-15
"文以意为先",一篇优秀的文章,立意总是在深刻、新颖上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辉。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呢?别出心裁选角度文贵出新。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怎样才能出新呢?主要看写作的角度是否新颖独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写作对象,不同的作者,所选角度往往不同。同写黄山天都峰,清·潘耒从高处  相似文献   

4.
从终极意义上说,写作必定是不拘俗套、独抒性灵的因人而异的劳动,按理应在诸如意、趣、神、色方面取胜。这是无疑义的公理。古人说,一字立骨。立骨者,立意之谓也。可眼下那些拼命淡化立意的散文,以及学生中无明  相似文献   

5.
一、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同题作文,这些文章往往立意也大都相同,它们很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疲劳感。此时,若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提出一点与众不同的,且新颖、深刻的见解,那么阅卷老师就会为之一振,自然会有较高的分数,乃至满分。因此高考作文的立意应该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  相似文献   

6.
作文立意,即写文章确立主题.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今天,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立意是其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的共识.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立意"这个重点不放,在整个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时动笔先立意、立意要"三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立意是文章好坏与品格高低的关键因素,掌握正确的立意方法是初学写作者写出好文章的捷径,热中求冷、冷中求热、小中求深、见微知著、材料引申是写作中常用的立意方法;而实事求是、注意文体差别、言之有物是我们在立意当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正>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也可以说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文章立意明确与否,能直接反映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清楚;一篇文章如何立意,影响到全文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由于受到学识水平、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作文时往往不知该如何立意,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立意肤浅,人云亦云;二是刻意求新,弄巧成拙;三是偏离题意,另起炉灶。"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意",就是文章的主旨."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的主题富有积极的意义.一篇文章的好与坏,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中心思想.如果立意不健康,不正确,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就站不住脚,会彻底失去价值.古人云"意高则文胜","文以意为先",可见立意在写作中确实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首先要立意。立意,即确立主题;意,即主题,又称主旨。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纲,也是文章的灵魂。古人就有"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的论断,足见立意的重要性。在实际写作和考试实践中,有  相似文献   

11.
在陆机、刘勰的基础上,王昌龄于《诗格》中提出了创作灵感的产生与捕捉的具体途径,并且提出了学习古人的目的在于从前人的作品中捕捉灵感,而不是文意、文辞、字语。在《诗格》中,王昌龄提出了创作的"三境说":物镜、情境、意境,这三种境地,既是并列的,又是递进的,在近代,王国维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了"三境说",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2.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之道,始于审题,承于立意,终于表达。审题之道,在于准确和规范,立意之道在于运思和创意。只有意在笔先,才能胸有成竹。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是文章的灵魂。它不仅可以指思想,它还可以指一篇文章的情绪或心境,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一种美。立意即确定主题,就是确定写作意向,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是对材料和文题的综合认识、深刻评价和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14.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立意,构思、选材才有凭依,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富灵气;没有立意,则"言愈多而理愈乱"。故无论高考、中考的作文评分,都将立意作为第一标准。笔者在高考、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无立意,或立意错误、散乱的作文其实并不多,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立意一般,缺乏竞争力。古人主张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人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要使事物常新常鲜,必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对于写作而言,立意就是"源头活水"。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写作的灵魂在于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境界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境界。因此,为文之前,要科学正确地立意。下面谈谈立意的几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空转换,虚实结合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相似文献   

17.
方明 《语文天地》2012,(9):36-37
高考作文题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立意多元性。这种多元性,虽然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写作个性,但是也增加了作文立意方面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多元性的立意中有效地选取立意角度,使文章"立意准、寓意深、效果好"呢?一、同中求异,角度新颖在高考中,学生所写的作文是同题作文,大多考生的作文都是"众人一面,千人一腔",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进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和高度。也就是说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是作文的核心,这二者都是决定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正确有效地立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审题不准,立意不深,就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文章深度不够的现象,从而使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杨帆 《现代语文》2013,(7):127-129
立意不高是当前高中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写作的题材相当狭窄,一个"母爱"的主题可以适用于任何作文题,运用的素材更是单一,司马迁、陶渊明、屈原之类比比皆是。虽然,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写作高手,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文章的立意上高出一筹,但是,是否有合适的方法能改变目前的这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新材料作文”成为一种趋向。古人云:“意犹帅也。”高考作文立意不准,文不对题,甚至离题万里,则会满盘皆输。为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有必要对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及其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