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绝对”的故事总是挺精彩。比如,清代曾有人出了个对联让金圣叹对,那上联是“半夜二更半”,金圣叹苦思冥想无言以对,便断定此乃绝对并一直深以为憾。若干年后,金圣叹不幸获罪,就要绑赴刑场开刀问斩了,其时恰逢中秋,于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诀别人世的时刻,他却突然想到了下联,这就是“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2.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的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第二天,他对老和尚说,"师傅真高明,这一转换方向,我就忘  相似文献   

3.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  相似文献   

4.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地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  相似文献   

5.
有个青年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听说山上有个老和尚可以帮人解除苦恼,便慕名而去。他问老和尚:  相似文献   

6.
咏月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很多。如大家熟悉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论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中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 叹少有才名,能文能诗,尤其喜 欢批书,曾对《水浒传》《西厢记》 等名著进行过批注,很有影响。 传说,有一次金圣叹到一个 寺院闲住。半夜起来去找住持, 说他想批点佛经。老和尚说要批 佛经不难,必须先对对子,对上 了,马上给你佛经,金圣叹满口  相似文献   

8.
俗语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许多文人墨客饮酒赏月,乘兴吟诗对联,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咏月之绝唱。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苏东坡与家人赏月,皎洁的月色使他联兴勃发,出了上联,让儿孙续对下联。上联只5个字,但颇有难度,家人绞尽脑汁,无以为对。斯时已到  相似文献   

9.
赏月品佳联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雨过天晴,月明星稀。老师趁着雨后夜色,叫他对句,出联曰:"雨过月明,顷刻呈现新境  相似文献   

10.
正—个古老的传说:老和尚收养一个弃婴为小和尚,准备让他继承衣钵。小和尚与老和尚两个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到了小和尚15岁时都还没有下过山,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终于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化斋。途中路遇一个姑娘,小和尚很好奇,问老和尚:"此为何物?"老和尚怕他动了凡心,就说:"此为老虎,爱吃人,千万要远离她!"之后老和尚又带小和尚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东西。回到山上,老和  相似文献   

11.
赏月佳联     
中秋佳节,古往今来,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富有时令特色的佳联。 四川巫峡瑶台上有一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上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相传有一才子,仰望中秋月,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抓住了月到十五便团圆的特点。但他苦思冥想,拟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除夕晚上,想到明天是新年,触动灵  相似文献   

12.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3.
名人巧对     
葛恩巧对朱元璋 一个冬天,正下着雪,朱元璋外出,路遇葛恩,相互倾谈之后,一见如故。朱元璋想与他结为知己,但不知他肚里有没有墨水,于是口出一联,请葛恩应对,其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略加思索便对出下联:“国难民悉,王不出头谁是主。”朱元璋听了大喜,便相邀共谋大事。  相似文献   

14.
<正>金圣叹评李逵道:"任是真正大豪杰好汉子,也还有时将银子买得他心肯。独有李逵,便银子也买他不得,须要等他自肯。真又是一样人"。可见,李逵在金圣叹笔下,是何等英雄本色。为了除邪扶正,扫尽不平,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不顾兄弟结义之情而大打出手。然而,在他自身性格的盲目性、无知性所造成的结局中,他的英雄本色似乎具有了"魔性"的色彩,其"魔性"在《水浒传》相关情节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戴震、翁同和是清代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临终之前以对联的形式写就了人生的绝唱,总结自己的一生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眷恋。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七十口本的《水浒》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版木。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面对儿女,生离死别,金圣叹哀痛无比,遂吟出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此联妙用谐音双关,字面意思是说莲子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为世俗传诵至今。清顺治末年,金圣叹以抗粮哭庙案被牵连入狱,判决斩刑。 在处决他的头一天,其子到狱中看望他,刚一见面,儿子就大哭不止。这时,金圣叹不但没有哭,反而很乐观地安慰儿子说:“别哭,别哭!来,我俩父子来对对联。”当场出一对联是:“莲(怜)子心中苦;”要儿应对,儿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想到明日父子就要永别了,哪还有心思应对啊。金圣叹见儿子无心来对,便笑:“娃娃,听着,还是老子来与你对上。”下联对为:“梨(离)儿腹内酸”。对联工整,且含父子生离死别之苦。儿子收泪对金圣叹说:“这都怪你老人家读书过多,才惹起惨遭杀身之祸。”金圣叹摇头道:“非也,非也!儿今后书可读,官不可做也。” 斩首前,按规矩要先赏犯人酒饭,以便死去做一个饱死鬼。金圣叹饮酒时,边饮边说:“割头,本痛事也;饮酒,本快事也,今割头而先饮酒者,痛快,痛快也。”临刑游街示众时,金圣叹不但不怕,反边走边吟诗道:“黄泉路上无旅店,今夜不知宿谁家?”押到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正要杀他头时,金圣叹忙说:“兄弟,别忙动手,我还有信  相似文献   

17.
<正>续字联即在原有对联上添加字句,使其含义发生改变。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续字联的故事,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王羲之巧读除夕联。晋人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史称"书圣"。因其书法颇负盛名,时人皆以得其墨迹为快事。有一年除夕,王羲之家门口每贴一联便被人揭走,他连写三副,仍是门前空空。后来,他灵机一动,将新写的对联一分为二,上下联各贴出去一半。联语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次,由于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唐人七律分解要点有三:一,他认为律诗也如时文,有起承转合.二,具体分析七律时,他总是将一首七律分作前后二解.三,他强调律诗整体之美,反对只注重中间两联的片面审美方法.笔者认为,金圣叹唐律分解主要分析的是唐律结构,从结构角度看,金圣叹观点都是正确的.以往对诗歌结构评价明显不足,因此,我们应对金圣叹的唐人七律分解法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徐玠,字子升,松江华亭人,明朝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他从小聪慧好学,终日手不释卷,刻苦攻读。一日,其母见他又在背读诗书,便欲试试其学问,出了一个上联让徐玠对下联。母亲出的上联曰:日月两轮天地眼,小徐玠将手中书一扬,对曰:  相似文献   

20.
趣说书斋联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诗人、大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上撰联,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此联体现了主人的书屋环境:清风、明月,茅屋、村舍,书声琅琅,主人在此读到天亮也不疲倦。此联情趣盎然,催人发奋。他后来还写了一副对联,联曰: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此联妙在一个"咬"字,把人们钻研书本的情态及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