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弹力和摩擦力都为被动力,因此存在着应变性。当物体运动情景和受力情况明确时,弹力和摩擦力方向及相应的大小具有确定性。当物体运动情景不明或受除弹力、摩擦力以外的力大小无法确定时,相应情景下弹力和摩擦力方向及相应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在某些习题上表现为存在多个可能的正确选项,这一点是高考对弹力和摩擦力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绕桩绳索摩擦力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在摩擦系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压力是决定最大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分析受摩擦力约束条件下的机械系统运动,利用广义坐标系的扩展方法,引入辅助坐标。将摩擦力包含在广义力的扩展坐标系中。论文构建了速度变换矩阵和反变换矩阵,用三阶玻尔茨曼方程求解,所得结果与动力学普遍方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所有力中最难理解的力,主要难在对力的判断上,由于思维定势,经常出现错误。本文用大量图文进行讲解,力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新课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年青物理教师而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摩擦力教学中难点突破作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传送带模型的复杂性表现为物体在水平或倾斜传送带上运动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特别是形成判断传送带模型中摩擦力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其中,“物体”指摩擦力的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殷中伟摩擦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们充分利用它.例如在自动传输、车辆制动等。人们又在极力减小它。因为它磨损机械.减少机器寿命.消耗能量。有关摩擦现象的本质众说纷坛.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认识。有人认为摩擦力是表面的啮合作用引起的切向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时会产生认识误解,但只要围绕演示实验,讲清摩擦力产生的四个条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学生会正确认识摩擦力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静摩擦力难以判断的问题,提出了概念判断法、加速度判断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摩擦力实验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静摩擦力的分析,本文给出了用滑动摩擦力和产生加速度的力来取代最大静摩擦力,并通过实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通过对滚动问题的分析,得出在讨论滚动问题时必须考虑滚动因素,使结论才会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国际贸易方面更是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巨额顺差的产生也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文章就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分析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分析人民币升值和中美摩擦的现状,分析人民币和中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东 《高教论坛》2004,(2):133-135
本文探讨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和大小等几个问题,并讨论了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  相似文献   

17.
求解静摩擦力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文章探讨了静摩擦力判断的基本途径,力图为静摩擦力的教学解难释疑。  相似文献   

18.
对4个MTS810上测试摩擦系数的工装进行简介,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讲述了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开发中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并将其运用到铁路货车车辆段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过程中,最后对系统分析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20.
教学模式研究: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得以联系的中介,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教学模式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