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独守苍茫     
入行六七年,相熟的同行偶遇,总要互相问问:“你现在在哪?”无他,只因记者这个行业流动性太大。笔者在同行聚会中,这样的情形每每出现:你跟身边人说起他们单位最近做的一篇报道不错。他却告诉你前不久刚刚另谋他就。不少人是在行业内流动,但也有很多人改了行,他们有的考了公务员,或者干脆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2.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笑呵呵地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们镇有两个业余通讯员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一个老头突然晕到在街头,当时有不少围观者却无一人救助。这时正巧镇医院章医生路过,他当即给老人把了脉.又急去附近药店买药给老人服下,不一会儿病人苏醒了,便对章医生千恩万谢。他俩当天便赶写了一篇新闻稿件去找院长审阅,不科院长却说了车医生的一些缺点,比如t他坎杜.伯台.白私白利等,并且,医院有几个职工对章的看法也和院长一样。于是他俩也争辩起来,一个说该发,一个说不该发,便来问我,到底止匕稻该不该发?我也说不清楚,只好请编辑同志解答一下…  相似文献   

4.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他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大师”头衔?“大师”的一般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比同时代的人活得长,就称呼他为大师,也不能因为他和更有名的人打过架,混了个脸熟,就给他“大师”称号。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前.县级电视新闻固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最突出的则是.时效性差、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多、唱赞歌多.这是县级台电视新闻留给人们的印象。作为面向农村、面对农民的县级台.这样的新闻节目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看?又有多少新闻是老百姓关心的?现在,全国媒体都在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县级台以这样的新闻姿态如何参与多频道、多媒体的竞争?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由此看来.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他关心的不是作品能不能发表、能不能得奖;他总是在想:这个东西应不应该批评?是不是可以促使它改进一下?这样想的人往往是倒霉的,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说来你许会咋舌:我的头一篇就获了奖!不信?听我道来──自这以前,咱也做过许多“无用功”:写稿不少,投出去也不少,却都泥牛入海,没有回声。我在寻觅着契机。199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在总参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当报道员的我,请假到一家地方理发店理发。3D上下年龄的女理发师边理边问我:“你是哪个部队的?”我答:“炮院的”。她又问:“你们有个姓马的大校么?高个儿,东北D音,蛮有风度的。”我略作思索,那肯定是我们政治部马副主任!我反问:“您认识他?”,“他这个人爱管闲事儿。上个礼拜天,当时没顾客,我们几个理发…  相似文献   

8.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9.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华山  欣仪 《出版参考》2005,(9):33-35
有一个人这样问上帝:“尊敬的上帝啊,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是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提问的艺术     
洪燕 《新闻前哨》2003,(1):23-23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时,记者盯住一位被采访者,反复问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有时,记者拐弯抹角问来问去,始终不能得到自认为满意的回答,失望之余还责怪被访者头脑不灵活、不能理解采访意图;有时,记者把采访意图说出来后,干脆告诉被访者:“你必须这样说,你就这样说”......新闻同行们往往自嘲这样的采访是“诱供”和“逼供”。这当然不会是愉快的采访,更不是成功的采访。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细想起来还是记者被自己的采访意图缚住了手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2.
有一回,有个人,比如弟子,跑到孔子跟前夸奖夫子:“您好有学问噢。”孔子便对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问题,我脑子里对他提的问题茫无所知,最后怎么解决的呢?我呀,就根据他提的问题,问了这头问那头,从正面问了再问反面,最后就帮他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3.
据说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曾经伫立门前长久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谎对一个人有好处.为什么他还应该说真话?”大约半年前,我也曾站在北京街头掂量过类似的一个问题:“如果买盗版书不会被工商抓住,为什幺还应该去买正版书?”思考的结果是,少年维特根斯坦隐瞒了身为犹太人的事实,而我则花10元钱买下了盔版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阿元 《档案时空》2003,(3):9-10
在我们党的最高领导人里,向忠发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他是唯一一个由共产国际推上最高领导岗位又被拉下最高领导岗位的人;独此一个以工人领袖身份担负党的最高职务的人;仅此一个被捕后,叛变求饶的党的总书记。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向忠发到底是如何发迹,又是怎么登上权力之巅的呢?藉“工人领袖”金字招牌当选中央委员向忠发何许人也?据史料介绍,他祖籍湖北,上辈却在上海生活多年。1880年,当向忠发出生的时候,正值清政府腐败无能、外敌不断入侵,人们生活苦不堪言。十里洋场上海岂是他这样的穷苦人家久呆之地。无奈,向…  相似文献   

15.
1949年5月的一个下午,北京西郊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召见即将南下江西的干部方志纯.他扳着手指问:“陈正人,你认识吗?”“认识,我们共同在苏联国际党校学习过。”“范式人、杨尚奎呢?”“不认识”。  相似文献   

16.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生于公元1139年,卒于1192年,江西抚州金溪人,是中国古代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兄弟六人,他排行最小,六个人都或学有所成,或人品超众。据说,陆九渊幼有异禀,四岁时,有一次竟然问父亲这样一个问题:大和地的边界在那里?父亲无法回答,他就深思以至废寝忘食。这个疑问一直深藏在他的内心深处。陆九渊长至十岁时,一次读古书,其中有“宇宙”二字,解释者说:四方上下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恍然大悟,说:原来宇宙就是无穷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存在于无穷之中。他还引伸出这样的理论:宇宙中的事就…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而阳早、寒春夫妇正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相似文献   

19.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20.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