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蓓 《中国档案》2015,(9):17-17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并施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城暴行,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日军在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同时,还不断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奴役、迫害南京平民。不仅到处奸淫掳掠,还对交通、工厂、医院、学校等进行破坏,南京平民在日军暴行下艰难度日,南京城成为一座死城、血城。南京大屠杀案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相似文献   

2.
世界红卍字会关于南京大屠杀后掩埋救济工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随即又在上海挑起侵沪战争,十一月上海陷入敌手,十二月初,日军进逼南京。不久,日军攻陷南京。日军进城后即疯狂烧杀,制造了惨绝人复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达30余万人。对于日军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早经历史证实,是确之凿凿、无法抵赖的。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世界红对字会档案全宏中,存有当时参加搜集掩埋大屠杀中被难同胞遗体的世界红字会救护队的掩埋工作报告及有关掩埋地点、人数的详细报表。这些当年形成的文件,无疑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民罪行的强有力的历史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民众与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疯狂的血腥屠杀,伴之以抢劫、强奸、焚烧。日军的恐怖暴行延续了六周,南京成了一座人间的活地狱。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时,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严禁任何中外记者入境与采访。南京城里,日本随  相似文献   

4.
出版单位:江苏省出版总社制作单位:江苏省出版总社电子音像出版部责任编辑:王左银内容简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多媒体光盘是一部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优秀电子出版物。该光盘以1937年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主题,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屠杀30万南京同胞的野蛮暴行,通篇弘扬爱国主义的主弦律,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大量日军暴行及南京同胞的悲惨遭遇之中;同时,用铁的事实,维护了历史的尊严,驳斥了少数日本右派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并进而否认侵略战争的阴谋。该光盘分为“南京沦陷”、“血肉屠杀”、“烧掠奸淫”“掩埋尸体”、…  相似文献   

5.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位于南京中山陵园灵谷寺东(原西洼子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也是中山陵园中唯一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遗迹. 最初修建的“无主孤魂墓”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攻向南京.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后,为用武力迫使“中国畏服”,妄图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目的,竟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搜捕、屠杀市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畅销书《南京强暴》日文版中辍出版内幕 《南京强暴》(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于1997年在美国面世后便受到国内各大报与电视媒体书评栏目的好评,成为畅销图书,迄今发行量已突破50万册。《南京强暴》一书较为详实地揭露了1937年末至1938年初,日军在南京实施灭绝人性虐杀和多数妇女被强奸施暴的罪恶。全书由南京陷落过程中日军屠杀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由留宁外籍人士建立的安全区救助了许多中国难民,使20多万人免遭日军的屠杀.时任金陵大学校董会董事长和中英庚款会董事会总千事的杭立武最先提议建立安全区,并为安全区的建立做了许多努力.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和委员贝德士(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直留守南京)都对杭立武为安全区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1937年12月17日深夜。这一天,是南京沦陷于侵华日军之手后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天。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日军残暴屠城的松井石根大将在占领下的中国首都南京,耀武扬威地举行了人城式。日本东京的各大报纸都以新闻和照片的形式大肆报道。  相似文献   

9.
肖筠 《兰台内外》2014,(5):14-15
正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获取在华利益、进而霸占中国,借保护侨民为由悍然攻占济南,大肆屠杀我无辜军民。当日,面对强行闯入南京国民政府驻济南交涉公署的日军,南京国民政府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忍无可忍,用日语斥责日军暴行,被凶残的日军割去耳鼻、挖去双眼和舌头。最终,蔡公时与16位随员一同遇害,其就义过程极为惨烈。"济南惨案"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之前制造的现代国际史上最令人发指的惨案。多年追随孙中山革命蔡公时,1881年5月1日生于江西九江,是当地名门望  相似文献   

10.
正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门,其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基础和政治服务。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在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尸山血海上,先后扶植了伪政权。日伪当局为了稳定对南京的殖民主义统治,除了不断加强军事恐怖外,还采取了其他种种手段。其中,在利用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宣传其殖民与奴化政策上,不遗余力。(一)早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大屠杀期间,日本当局就派来大批摄影师和画家随军采访,大力报道日军的"战绩"。日本各大报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投降了。但是。日本侵略在中国土地上的恣意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伤痛。却令人世世代代也忘不了!日军进犯到哪里。就把灾难带到那里。他们到处烧杀抢掠,到处制造惨案。田园大片荒芜,村庄变成焦土。百姓尸横遍野。成百万上千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他们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甚至以杀人取乐。进行“杀人比赛”。仅南京沦陷后就一次屠杀30多万人。他们在中国使用细菌战和化学武器。臭名昭的“731部队”就是用中国人作试验品。专门试验和生产细菌武器的,他们将这些细菌武器在东北、浙江、湖南等地投放。致使中国各地瘟疫流行。他们丧尽天良,摧残妇女。仅南京沦陷期。就有二万多妇女惨遭摧残;入侵华北、华中后。还开设“慰安所”,强征中、朝、韩也包括日本在内的大批良家妇女做为他们的性工具。牺牲品。他们还强押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和战俘到日本充当“劳工”。在与世隔绝的恶劣环境中。在军犬、枪弹、皮鞭的监督下从事非人的繁重劳动。许多人被折磨得致病、致残、致死……日军的兽行。真是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12.
徐东 《兰台世界》2012,(22):47-48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始终没有对其曾经的侵略行为进行彻底的反省,右翼分子不断以各种借口为当年的日军翻案,名古屋市长近日对前来访问的友好城市南京代表团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事件便是最新的一例。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戳穿右翼分子的谎言,还历史真相,本文从重庆市档案馆存史料揭示一段鲜为人知的日军屠杀我无辜青年学子的暴行。  相似文献   

13.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即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惨绝人寰、持续40余日的血腥大屠杀与强奸、抢劫、焚烧,使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威慑征服中国人民,以建立长久稳固的殖民统治.然而,历史嘲弄与惩罚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与殖民统治,南京人民日益觉醒,奋起反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一群无耻的日本人选择一个敏感的时刻,在一个以风景秀美、经济发达而著称的中国南部城市公然集体嫖娼,不能不引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极大愤慨。 这些日本人的这种扭曲的心态可以上溯到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喜欢玩的比赛是屠杀中国人的“千人斩”游戏——集体杀人,看谁先达到屠杀个人的目标。后来日本虽然战败,  相似文献   

15.
1937年夏,日军入侵上海,野蛮地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震惊中外,举世谴责!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否认侵略中国的事实.前不久,收藏爱好者王毅向笔者展示了当年日本战地记者木村毅旧著精装本<上海通信>,此书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真相.  相似文献   

16.
詹先桃 《湖北档案》2023,(12):44-47
<正>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京都第1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寇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相似文献   

17.
影片推荐     
相似题材优秀纪录片 《九月的一天》在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一队极端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幕尼黑残忍地对以色列运动员进行屠杀,,本片包括以详细的影像资料,对唯一生还的恐怖分子的采访以及其他当事人的详细描述组成了对那一事件最震撼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反战勇士,牺牲时年仅25岁 山东淄博市城建局档案馆馆长孙雁鸣女士,是宫川英男生前领导和好友李洛夫的女儿.她说,1938年,父亲李洛夫走上了抗日道路,参加八路军.后担任冀鲁豫军区第1军分区敌工队队长. 1943年春天,一队日军从平阴开出,共有40多辆汽车,中国军队在济南双乳山地区伏击了这队日军,官川英男被八路军俘虏.经过教育,他成为“反战同盟中”的一员.宫川英男心悦诚服地说:“促使我下决心参加八路军,除了通过学习和亲眼见到日军野蛮行为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从我被俘以来,八路军一直以人道主义精神给予我亲切的关怀,使我不能不感到八路军的本质确实和别的军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多胜一是第一个全面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记者。他采写的《中国之行》(1971年)引起强烈反响,也招致右翼势力的猛烈攻击。右翼势力曾经以假血书相威胁,骂他是卖国贼,要他小心自己的脑袋。 即使如此,本多并未胆怯。1983、1984、1987年,连续三次,均在日军进入南京的11—12月,沿日军攻入南京的路线,采访了大屠杀的幸存者,在《朝日期刊》连载了《通往南京之路》,为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本多胜一是成员之一)编纂的《南京事件实地调查报告书》撰写了《南京事件中国人生存者证言》。  相似文献   

20.
康狄 《档案与史学》2014,(12):21-24
1937年12月,南京,在日军惨无人道的屠杀暴行中,有一批国际友人曾冒着生命危险伸出救援之手.有两位国际友人——卡尔·京特(中译名昆德)博士和辛德贝格先生,在南京城外的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曾保护、救助了上万名中国难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英勇事迹长期隐藏于历史角落而鲜为人知.“南京辛德勒”的发现,与《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前任站长戴袁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执着,让这两位湮没于历史的国际友人的事迹逐渐清晰而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