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立功”“立言”和“立德”是中国传统伦理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立德”是最根本的,“立功”和“立言”以“立德”为基础又体现着“立德”。三者统一,就是“内圣外王”,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确立了许多崭新的命题。但是,一些人曲解了它的重要意义.把市场经济狭隘地理解为“淘汰经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表现在干部的选用和管理上,则是只看才能,不问品德,这完全违背了我党一贯的“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干部的选拔与管理,不仅不能重才轻德,而且还要以“德”为首,以德率才。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德不立,才不彰”。才是从属于德、受德制约、为德服务的。因为一…  相似文献   

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标准,百年来坚守不变。“德”与“才”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党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调适“德”“才”的边界及内容,干部标准也由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标准建设给我们留下诸多经验启示:干部标准建设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历史主线、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政治原则、以政治路线为内在根据、以世情国情党情为客观依据。细致梳理干部选拔标准百年的“变”与“不变”,管窥其中的逻辑,对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干部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谈大学生的"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从“德”来讨论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德”与“才”及其关系:指出了我国培养与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优秀传统系“德才兼备”;论述了德与才的关系,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从文化所含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讨论应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德与才的关系;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严重倾向;提出了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从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又红又专”、干部的“四化”标准等方面强调了“以德育人” ,江泽民同志从加强思想教育 ,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对“以德育人”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6.
干部“四化”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四化”体现了德、体、才、能的辨证统一关系。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按照“四化”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创领导干部在德、体、才、能诸方面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相适应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领导干部的德才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才兼备”是高校干部的使用标准,也是高校干部的追求目标。本从德才的关系;德与个性的联系;德与才升华的条件等方面加以阐述。指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的通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化和批评一贯强调“德”说。刘勰《程器》篇中提倡“德”是其作批评论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德”与其“养气”说,“神思”说、“才、气、学、习”说,构成作创作的综合素质。“德”是作创作素质构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刘勰的“德”说不仅强调“”与“德”的关系并突出了“德”的作用,而且“德”说弘扬了作批评中的人意识、个性意识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庸之道必须由中庸之“德”来开启,而中庸之“德”展开为一个由浅而深、由疏而密的动态过程:由修道者“智仁勇”之“三达德”、到君子在“诚之”过程中打开的“诚”、再到圣人无息的“至诚”之德。只有质素平淡,才能将声、色、文、采等一起接收,才能革去偏杂,而进至兼德之中庸境界。通过中庸之德,个体的生命才得以与流行的天命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秘书,不仅要具备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具有远大的政治信念、丰富的知识积累、根据时政撰写服务岗位、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坚持"的要求,这是当代秘书工作的方向性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因而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路径。我们需在"五个坚持"的要求下不断完善工作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标准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八九政治风波是恢复发展阶段;从八九政治风波到十六大前是调整探索阶段;十六大以后是创新规范阶段。总结新时期干部标准的演进历程,我们至少得出这样一条重要启示:无论是实施任人唯贤路线还是贯彻德才兼备标准,都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要提高社会主义民政治能力,首先要提高党发展自身民主的能力,不断推进党自身的民主化;其次要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保证;第四要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人类政党政治中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善治理念的推广让政民双方地位的平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从而推动政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文章指出新型政民关系的调整需要执政党自觉来保障,重点剖析了我国执政党角色缺失的原因,探讨了执政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寻对策思路,并对我国执政党自觉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政党制度受到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影响而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两党制是西方社会最典型的政党制度,而两党制最典型的代表又是英美两国,因此,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英美政党制度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英美政党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而且还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以文化和历史为基础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的。然后通过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对比英美政党制度与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指出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不仅是由我国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且更是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决定的,这对坚持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培养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及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建设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政党体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为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俣的一个创造,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对我国的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理论品格。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坚持这一品格,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和加强党校工作。把党校办成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阵地;办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党员预备队的场所,使党校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只有持续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使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廉洁自律的党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上,把握其思想实质和博大内涵,对于我们坚持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