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02,23(4):43-44
高中《物理》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版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中提到了第谷和开普勒 .第谷·布拉赫于 1 5 46年出生在丹麦的斯甘尼亚省的一个律师的家庭 ,从小受到他伯父佐治的照护 .第谷 1 3岁时 ,被送到哥本哈根读书 .他的伯父希望他成为一个律师 ,但是第谷并不热心于此 .1 5 60年 ,一次对日偏食的观测 ,使第谷的注意力转向了天文学 .他得到了一本托勒玫著的《天文学大成》的抄本 ,攻读了一年左右 ,对“地心说”的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的伯父不同意第谷研究天文学 ,1 5 62年 ,伯父把第谷送到莱比锡大…  相似文献   

3.
一、天体力学的发展人类对天体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与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行,这种观点既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又符合宗教神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它是描述行星环绕太阳运动快慢的规律.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第103-104页表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及其数学D3表达式R^3/T^2=k,并指出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开普勒常量.但教材没有给出开普勒常量k的值,也没有说明其值决定于什么.本文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分析k值决定于什么因素,并说明开普勒定律常量在天体问题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怀英 《物理教师》2009,30(2):43-44
1开普勒的悲情人生 约翰·开普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创制天空法律者”.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掘阿波罗尼斯发现圆锥曲线与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椭圆轨道理论的史料来引出问题,利用数学与物理规律推理并论证二者的内在关联。拓展椭圆轨道的数学物理方程与规律,迁移出数学与物理跨学科成果的对比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天体运动的重要规律,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正因如此,我们在学习或复习时,总以万有引力为焦点而忽视了对另一个知识点的深入挖掘——开普勒三定律。实际上在解决某些高考题目时,若能恰当运用开普勒三定律,反而能起到明确思路,简化过程,快速求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在开普勒运动定律的教学中,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一些题目,作为巩固本节知识的例题和习题,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使其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摘录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有着相似的数学表达式,而相似的形式下往往蕴含着相似的规律,正由于物理学的这一特点,类比法成为解题、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行星与电荷的运动,看看它们是否遵守相似甚至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开普勒定律建立的历史回顾[1]16世纪末 ,出生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 (TychoBrahe,15 46~ 16 0 1) ,二十年如一日 ,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了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 ,绘制出上千颗恒星非常精确的星图 .他测量和记录了 2 0年来的行星位置 ,误差不超过 0 .2°.第谷描绘的宇宙体系 ,既不同于托勒玫(C.Ptolemy,约 90— 16 8)的 ,也有别于哥白尼的 .第谷认为地球不动并处于宇宙中心 ,月亮绕地球旋转 ,太阳率领除地球之外的五大行星绕地球旋转 ,且五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由于第谷的数据精度比验证哥白尼学说所需要的要高得多 ,人们发现哥白尼的行星圆…  相似文献   

12.
竺彦君 《物理教师》2004,25(2):10-11
开普勒在发现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和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以后,一直希望再找一个对于太阳系一切行星都适用的普遍定律,以表达“行星距离太阳愈远,运动愈慢”这个显然的事实.最后,经过9年的顽强拼搏,于1619年出版了《世界的和谐》一书,其中详细阐述了这个新发现的定律,并把它称作和谐定律,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牛顿定律可以证明开普勒三定律,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可证明开普勒第一,三定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牛顿的原著出发,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牛顿对开普勒第二定律证明思路和方法,通过结合史料与现代教材的对比来分析牛顿证明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材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存在逻辑缺陷、含糊牵强、思维跳跃等疑点问题,使得教师生搬硬套、强行灌输,学生囫囵吞枣、满腹狐疑。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理论探究过程中的误区和困惑,为师生扫清认识障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我个人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在高考中所出现的比率及题型的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对于我校的体育特长生而言,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他们掌握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原则,记住所给结论,得到这一部分分数还是没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论述了开普勒定律的功绩。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出地球、太阳、银河系的天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的美丽,在于看似没有联系的现象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万有引力和库仑定律有着相似的数学表达形式.而相似的形式又常常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正由于物理学的这一特点,类比法成为物理解题、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那么,在形式极为相似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分别作用下,行星与电荷的运动规律是否可以类比,运动又是否遵守相似甚至一致的规律呢?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的美丽,在于看似没有联系的现象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万有引力和库仑定律有着相似的数学表达形式,而相似的形式又常常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正由于物理学的这一特点,类比法成为物理解题、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那么,在形式极为相似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分别作用下,行星与电荷的运动规律是否可以类比,运动又是否遵守相似甚至一致的规律呢?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必修2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中,教材的推导处理从结构上看是符合逻辑的,也符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历史事实,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中2干地方的推导值得商榷,原文是这样推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