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峰 《传媒》2021,(5):80-83
直播带货经历了从网红直播带货到媒体直播带货的转向.作为公信力平台的媒体直播带货遵循着市场逻辑、社会效益逻辑和媒体融合政策逻辑.因而当前媒体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在媒体融合深度推进下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联合发起的一场助力经济恢复和脱贫攻坚的媒体消费动员与融合创新实践.作为社会公信力平台,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正是公信力平台经济的体现;作为媒体消费动员的手段,它实现了对市场资源的激活与对接;作为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它拓展了媒体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媒体直播方兴未艾,但也蕴含着风险,未来还需要与MCN机构联合进行商业化运作,融通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各取所长.  相似文献   

2.
杨琳 《采.写.编》2022,(5):100-101
本文首先针对媒体在积极参与到直播带货过程中的具体优势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探究得出现阶段媒体传播在参与直播带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最终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媒体直播带货的具体方法,分析得出直播带货为媒体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通过全面有效的分析和阐述,真正将直播带货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之下一种全新的尝试,帮助媒体实现转型的同时体现出直播带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春宁 《传媒》2021,(8):77-79
2020年是中国电商产业直播带货元年.不同于商业类直播带货,主流媒体直播不仅是带货,更是品牌和公信力.主流媒体的直播带货有其天然优势,需要将媒体责任、社会影响、公益助力、商业变现等多元诉求合一,打开内容与服务的边界,打造社交新零售,进入媒体融合转型、经营转型、布局内容领域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4.
直播带货在消费升级与新媒介赋能下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广电媒体早就有的广电广告和电视购物,与直播带货相比,具有某些相似性,直播又是广电媒体基本节目形态之一,因而广电媒体进军直播带货不足为奇.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推动与电商平台的融合,成为实施媒体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新路径.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更看重社会效益,彰显主流媒体的...  相似文献   

5.
王覃秋 《传媒》2021,(20):71-72
2019年是我国直播带货元年,据淘宝后台统计,"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当天,淘宝直播带动成交近200亿元,"直播带货"走入公众视野.2020年,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央视新闻、携程旅行创始人梁建章、知名艺人陈赫等人或机构正式开始直播带货,掀起全民直播带货的浪潮.在世界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线上经济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主流媒体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直播带货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魏琳  张翔 《传媒》2021,(22):85-8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广告营销行业新常态.当前,网络直播带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小型企业库存积压,直播带货或成"救命稻草";二是带货场内马太效应加剧;三是主流媒体、企业家、明星等多元角色入局直播带货;四是直播带货成为公益营销新举措.在直播带货飞速发展的当下,应该冷静思考网络直播带货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网络直播带货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佳 《新闻世界》2022,(5):34-37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助农直播带货已成为促进“三农”发展的“新农具”。在当前的媒体融合环境中构建“农村网红+乡村振兴直播带货”模式,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本文着重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直播带货助农模式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最新国家政府专业机构发布的数据和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以实证为例,对直播带货这一热点现象进行透视,具体分析了直播带货现象的形成机理。并从拉斯韦尔传播“5W模式”的角度,对直播带货的传播要素进行解读、分析,指出作为“电商+直播”的升级版,直播带货的高峰期已经到来,未来市场发展或将持续加速;在“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将成为我国重启经济的新引擎,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和消费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直播带货方兴未艾,不仅自媒体、电商平台参与直播带货大军,传统媒体也不甘人后,涉足直播带货的各方种,通过对两种带货的定性分析和对比后指出,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公益直播带货也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唐琳 《东南传播》2021,(11):14-15
直播带货是新媒体时代的新型销售模式,是拉动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目前,众多传统媒体也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并取得了良好反响.本文就从直播带货的角度,着重探讨了传统媒体应如何实现融媒体转型,旨在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宣传是当下主流媒体担负的重大宣传职责,本文以中安在线"第一书记夸家底"策划为例,分析主流媒体参与带货直播在脱贫攻坚宣传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要从讲好故事、做好服务、公益培育三个方面着力,推动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无意间也成为了媒体生产方式变革的一次契机,推动了传统媒体融合转型。面对多个地方存在的消费低迷、农副产品滞销等问题,主流媒体联手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本文以“央视新闻”为例,探究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现状、社会意义,并思考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薇  刘梦禧 《今传媒》2021,29(4):41-43
直播带货日渐成为当下提升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营销方式,而县长直播带货的方式使得村民与网络接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县长直播带货这一媒介化实践,分析政治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其独特性带动扶贫计划,推动直播带货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无意间也成为了媒体生产方式变革的一次契机,推动了传统媒体融合转型。面对多个地方存在的消费低迷、农副产品滞销等问题,主流媒体联手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本文以"央视新闻"为例,探究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现状、社会意义,并思考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丁雷 《新闻爱好者》2022,(11):41-44
近日,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大火,寓教于乐的知识带货模式给直播带货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以董宇辉为首的原新东方老师幽默风趣的个性、把语言说出画面感的带货话术吸引着年轻人的关注。这个有着诗和远方的直播间以其独特的风格区别于传统直播带货。通过对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直播准入门槛、直播内容生产、直播产业链条、监督管理和媒体融合等方面,探讨我国网络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乱象丛生的网络直播带货带来春天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吴越 《采.写.编》2023,(12):190-192
目前,直播带货作为直播电商发展的新风口,引领直播电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拉动社交、内容、电商等各平台的流量势能,助推传统媒体转型,直播带货几乎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消费及生活方式,带货主播通过其特有的优势对受众产生巨大吸引力,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电商直播带货也为消费者购物带来弊端,直播带货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直播带货中电商主播对受众的角色认同和在直播中受众的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进而提升直播带货中受众的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7.
田明和 《新闻前哨》2022,(19):71-72
网红直播带货,本质上是一种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以信任关系为纽带,以关系产品和关系转换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本文从传播技术、文化、资本、心理四个维度阐释网红直播带货的生成逻辑。具体而言,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直播带货的兴起提供硬件支撑;消费生活的转向为网红直播带货的发展提供契机;MCN的全面赋能为网红直播带货的发展提供动力;粉丝的狂热消费为网红直播带货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卢菁  樊传果 《东南传播》2022,(2):113-115
当下,网络直播带货异常火爆,销售额屡攀新高;同时直播带货“翻车”也屡见不鲜,频频暴雷。本文首先对直播带货“翻车”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接着从商家、平台、主播、消费者四个方面探究如何避免直播带货“翻车”,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销售模式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有效渠道。在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带货对经济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全民直播带货的热潮之下,带货主播的行为和话语成为判断网络直播带货的参考指标。带货主播的话语表达形态成为连接主播、受众和商品的桥梁,但有些主播的不规范用语和行为让行业乱象出现。如何构建高效的主播话语形态,推进直播带货规范有序发展?文章从情感、经济和社交三个维度分析带货主播的话语形态构建,通过真实感、陪伴感与参与感三个维度挖掘主播话语形态的内核,并对主播直播话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终给予主播话语形态构建的建议,也给观众正确认识网络直播带货、树立正确消费观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直播带货炙手可热,各级广电新媒体带货异军突起。笔者结合"县长带你买好货"系列网络直播,从原点人群、族群裂变的角度解构传统媒体通过信赖转移和裂变式传播进军直播带货,让自身中途进场却不落下风的优质基因,以及在直播带货的下半场,如何让直播产品从对人的信赖转变为对品牌的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