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知识社区作为科技知识高密度共享和创新平台,有效促进其中用户科技创新话题参与,是知识社区和公共文化机构共同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基于MOA理论框架,对知识社区用户发放问卷获取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讨动机、机会、能力条件影响知识社区用户参与科技创新话题的组态效应,并根据核心组态结果形成知识社区用户科技创新话题阶段性参与行为模型。[结果/结论]对知识社区用户科技创新话题参与行为的影响存在高社区支持—个体效能双重驱动型、高网络联结核心驱动型、高创新驱动型三类组态模式;动机、能力、机会分别影响话题获取阶段、接收阶段和参与阶段;网络联结程度对用户科技创新话题参与行为起到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UGC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Keep社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AM技术接受模型、现有研究成果及Keep实际情况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假设模型,借助SPSS24.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结论]Keep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受人际交往、用户、环境影响和形象经营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创新行为,采集用户知识共享的不同特征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从而识别不同类别用户参与平台知识创新的功能和角色。此外,基于用户的异质性,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创新需求差异和需求点的分布。通过对小米社区的实证研究识别出了核心用户、积极创新用户、积极社交用户、潜在创意用户、边缘用户这5个类型用户并进行画像,同时从必备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沉默型需求这4个角度对不同类型用户的创新需求点进行分析,体现了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创新需求差异。通过用户画像构建以及用户创新需求识别,达到社区管理与用户之间的高匹配度及用户的创新需求与企业产品创新方向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已表明用户广泛参与在线品牌社区会促进用户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但由于在线品牌社区中存在着明显的高社交、低创新类型用户,因此需探讨用户积极广泛地参与品牌社区是否就能够识别出更多的创业机会。[方法/过程]通过采集在线品牌社区中的236名用户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在线品牌社区用户参与广度、积极情绪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在线品牌社区用户参与广度与创业机会识别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积极情绪显著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使倒U型曲线转折点发生移动。当用户的积极情绪更高时,该倒U型曲线转折点向右移动,且转折点位置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从用户视角入手探究微信视频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等为依据,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与过往文献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验证所获得的402份有效数据.[结果/结论]感知趣味性和相对优势是用户满意度的解释因素,且通过满意度促进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社区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用户分享的知识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创意。但用户往往缺乏分享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导致社区运营的失败。因此有必要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内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IUI论坛为对象,在线抓取数据并采用统计软件Stat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结果期望、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对用户知识分享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经验对创新自我效能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结果期望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解释不同用户群体的情感差异和特征,以掌握社区用户情感表达规律,推动在线健康社区的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功能建设。[方法/过程]首先,分析建立用户画像的目的,结合在线健康社区的数据特点建立包含基本信息、情感、主题和信息行为特征的用户画像概念模型。其次,确定各用户的标签属性,对标签属性进行抽取。最后,结合情感标签对用户角色进行划分,利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DBSCAN)实现了用户画像并分析不同角色的画像特征。[结果/结论]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生成贴近用户原貌的画像并识别用户情感表达特征。通过实例分析挖掘出焦虑型、愤怒型、祈祷型、乐观型和悲哀型等5类社区用户群,各用户群体在性别、年龄、影响力、活跃度和兴趣主题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用户生成内容(UGC)视频社区用户关系网络特征,从而有助于理解该类型社区的信息传播规律与用户交互行为。[方法/过程]以国内知名UGC视频社区代表——B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方式获取B站用户样本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B站社区用户关系网络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整体样本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质与无标度网络特征;用户关系网络呈现低密度和低凝聚性,信息传播效率低;网络集中趋势不明显,社区整体呈现出扁平化特征,不存在群体派系林立现象;社区成员角色分明,资源分配不均,但不会被少数意见领袖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社交媒体的介入,用户社区作为用户创新的载体是企业借助用户实现创新的新方法。在用户社区和用户创新相关文献基础上,论文对用户社区的产生与发展、类型及特点、参与者构成和参与过程及其对用户创新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用户社区下的用户创新流程模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从用户社区的视角将用户作为创新源,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读者和期刊两方面进行调研,对比分析科技期刊通过邮件推送进行宣传,从而促进学术成果有效传播,增强用户黏性的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宣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例调研、案例分析及对比,分析不同做法对邮件推送结果的影响,给出优化的方法和建议.[结果]问卷调研结果反映的用户需求与同行期刊和中国激光杂志社邮件推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虚拟社区用户集体意愿研究。[方法/过程]结合在线问答社区特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先后利用SPSS 23.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认为,虚拟社区感、社会资本均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集体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在线互动、线下互动除了直接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集体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虚拟社区感、社会资本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集体意愿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新冠疫情期间,信息传播媒介对用户信息焦虑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547位用户的数据,借助相关统计分析,分别从电视/广播、社区公告/展板/横幅、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微信、新闻资讯平台和人际渠道7种媒介角度,分析信息媒介对用户信息质量、信息利用环境、信息素养、信息检索系统质量和个人认知5种焦虑的影响。[结果/结论]信息质量焦虑是各媒介用户的主要问题;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高,其次是社区公告与微信;通过新闻资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低;在线上媒介中,用户更信任官方媒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网络知识交互平台,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提升共享知识质量。[方法/过程]通过社区知识"质"与"量"的细分,将社区用户主动或被动参与社区知识共享获得的知识收益区分为"质"的收益与"量"的收益,并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博弈假设下问答社区知识共享的均衡状态。[结果/结论]通过仿真显示,社会化问答社区共享知识质量与用户共享行为策略会受到用户共享意愿与能力、用户认可与社区激励、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并开展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出基于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最后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利用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进行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对某虚拟知识社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深化与丰富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与交流机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旨在为网络社区知识服务的前沿发展注入新活力。[方法/过程]以前沿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社区用户主体因素和网络社区客体因素两个维度中提取五个要素,构建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借助SPSS软件对所获取到的Keep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偏好运动强度越大、社会交互越多、社会影响力越大、锻炼经验更为丰富的Keep社区用户,其知识发布行为倾向更强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旨在为虚拟学术社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测量量表设计本文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发放与收集后共获得428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结果/结论]四种类型的用户参与动机对用户三种参与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激发用户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7.
赵欣  李佳倩  赵琳  刘倩 《现代情报》2021,40(10):84-92
[目的/意义] 知识增殖已成为判别在线知识社区成功与否的具体标准。将Web2.0技术所支持的用户行为视作知识增殖的载体,将社区规则、规范所鼓励的人际信任视作知识增殖的条件,考察用户行为与用户信任的互惠因果关系,探索在线社区知识增殖规律。[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332份有效样本,运用AMOS20.0软件检验模型假设。[结果/结论] 用户行为的发展过程为"知识搜寻行为—知识应用行为—知识贡献行为";用户间信任的发展过程为"认知信任—情感信任",用户行为和用户信任互为因果、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在线社区知识增殖。  相似文献   

18.
王亚妮  王君  姚唐 《情报科学》2022,40(4):138-146
【目的/意义】围绕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学视角探究用户对商品 信息的偏好及关注程度,有助于帮助社区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社区推荐智能化。【方法/过程】选取典型的社 会化商务社区为研究背景,通过眼动实验收集数据,挖掘社区中的信息呈现(客观事实型信息vs.主观评价型信息) 和商品类型(享乐型商品vs.实用型商品)对用户信息处理可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结论】用户对不同的信息在处理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客观事实型信息相比,用户在了解商品时更关注主观评价型信息;商品类型显著影响用户在 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用户更关注享乐型商品的主观评价型信息而关注实用型商品的客观事实型信息。 【创新/局限】现有研究多从社会环境、信息系统、用户特征等方面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信息维 度出发借助眼动实验的方法为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进一步挖掘与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用户信息需求序化组织与聚合,提升网络问答社区服务质量。[方法/过程]融合GMM和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问答社区用户提问问题文本进行用户信息需求挖掘与分析,并采集途牛网络问答社区“北京”话题下的全部问题文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途牛网络问答社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主要分为三类:景点、住宿、出行和周转。文章所提出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聚合方法可以高效地识别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话题下用户信息需求序化和组织,对网络问答社区提升信息组织水平和优化信息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用户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提升用户的健康行为意愿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用户感知视角,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了用户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