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早在30年代,我就希望国内有一支独立的、客观的书评队伍。今天有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呢?至少还没有在全国大范围内建立起来。书评要推动出版前进,一定要有一支独立的队伍……”。这是萧乾先生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举办的“首届书评作者培训班”上的讲话中谈到的。当萧乾先生了解到,参加书评作者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30多家出版社时,他特别强调了书评的独立性问题。他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正像电影院搞影评  相似文献   

2.
伍杰先生有大功德。他用几百天时间,翻检几百件资料,整理出一套中国百年书评的近百万字的范本《中国百年书评选》,堪称一部活体的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健全的书评制度”?假如没有这样一种所谓的“制度”,我们的文坛和书林又将如何?凡此,70年来的中国当代书评缺少长足进步的事实,似乎已经给出了全部的答案,而萧乾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借重《大公报》媒体平台所做过的探索和尝试,却依旧可为我们提供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不评赠书     
我们的书评事业为什么远未兴旺发达,我们的书评文章在读者心目中为何不占应有的地位,我们为何出现不了响当当的书评家?……这些问题都大得不得了,远非一两句话能回答。可是再大的问题也都该从小处着手去解决。于是我想,“不评赠书”这样一句话,或可作为一副良药,对书评的萎靡不振起一点医治的作用。其实,这句话是萧乾先生的发明。50多年前,萧乾先生在天津编  相似文献   

5.
博学多识、目光如炬的钱钟书先生,对于书评似乎没有直接说过什么好话。他于1939年2月18日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的序言中,起笔就是调侃所谓"书评家"的: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了某先生的一篇书评《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读〈中国文化集粹丛书〉》,文中说:作者“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中国文化集粹丛书》后,“心潮激荡,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书评写得洋洋洒洒,极富文采,很有几分鼓动性。在这篇书评的感召下,我找来了这套15篇、19册的中型丛书,也“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一遍。掩卷之余,确感获益良多,这套丛书,一如文作者所言,“内容丰富,浅而不俗,深而不艰,是一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图书”。 然而,在捧读此套书过程中,却没有通常阅读到一本好书时那种由衷的畅然之快,反而不时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套丛书的《明耻篇》和《薪传篇》二书的作者正是文作者某先生。读着书,对照着书评,我们不禁要对这位先生的写书评的意图产生疑问:这篇文章,到底是书评还是广告?写作此文的本意是推荐还是推销? 我们知道,书评,尤其是推荐性书评,担负着介绍图书主旨,客观的评论图书的优劣,以指导读者阅读,进而起到引导大众阅读倾向的重任。这就牵涉到一个基本问题,即书评作者的身份。按说,这似乎不应成其为问题,书评作者自然应该是此书的读者,而不是此书的作者。不论是专门的书评作者还是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7.
继1999年访港之后,今年4月又得着了一次重访香港的机会。两次行旅尽管相隔6年,我却一直没有放弃对香港书林的关注,尤其是对香港书评的关切。因为1990年春,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于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一次书评理论研讨会上,我提交的论文就是《台湾香港社会书评事业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要做一个真正现代意义的学者,特别是要学会写书评,写真正意义上的书评。我喜欢读书评,也喜欢写书评。本着以文会友的原则,我写了这么多年的书评,批评了不少著作,我没有得罪什么人,而换来的是更亲切的友情。这样的一种做法,其实也是中国学术古已有之的传统,如乾嘉学派的重要学者  相似文献   

9.
回首中国书评百年史,尤其是回顾近20多年的来路,中国当代书评确乎畏首畏尾,进展不大,几乎没有达到书评的学理标准。而学理的书评标准是什么?如何能找到当今书评振作奋起的支点?且听作者在下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伍杰和他的新著《书评理念与实践》 伍杰先生的《书评理念与实践》,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不是预言家,但可以有把握地说:这将是中国图书评论界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评史初探》,赵晓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6月版本书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出版文化、书评传媒、书评作者的概括及各个时期书评发展的观察与特点分析,具体论述了自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一个半世纪中中国书评的发展历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书评发展史分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12.
整整25年前,原台湾《书评书目》杂志总编辑隐地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大叹"苦经"说,他当初主编的是一份"易于招惹是非的刊物",因为所谓"书评","在我们这儿,一向被人看成不是骂人就是捧人,而我的朋友十分之七八都是写文章的,看样子,总有一天全会被我得罪光了。"他回忆说:  相似文献   

13.
书评琐语     
我和徐柏容、吴道弘先生共同选编了一本《中国书评精选评析》,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选了2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各类书评文章。编选目的是想对书评事业有所回顾,有所提倡,有所推动。在选编对每篇文章都从书评的角度出发,讲了一些我们的看法,少则几十字,多则教百言,多是论及一点不及其余,并非全面论述每篇文章的成就,论及不周,尚请作者鉴谅。书前我写了个序言。最后两篇是在本书之外的文章的评语。这些按语似的评析,反映了我对书评文章的一些看法,所以,冠其名日书评琐语。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李泽厚先生在接受《东方早报·书评周刊》采访时,对当年王元化先生提出的"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作了批评,认为这样两边都涉及,看起来正确,其实已无异于"正确的废话"。这引起了我的一点回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说起书评,总会立马想到日常在报纸副刊上眼熟了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版块,于是就作出顺理成章的判断:"啊,就是那种书评!" "那种书评"是什么"书评"?就文体而言,其实就是专家学者们常说的"大众书评"。由于它附着的载体,是必须按日发行且内容必须是具有新闻性的,受众必须定位在中等文化程度的报纸,因此,"大众书评"往往成为  相似文献   

16.
其实,有关建立一个“健全的书评制度”问题,对于书评及其学问研究有素的萧乾先生,当年早就有过一回生动的实践。萧先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阵地所进行的书评实践,不仅造就了当时文坛书林中的书评风气,而且为我们最近数月的讨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草根书评"的释义和兴起原因,分析其种类形式和对读者的引导情况,与常规书评进行优劣势比较,点明"草根书评"是书评文化新兴的、重要的组成,应与常规书评互为补充,共同推进书业发展和提升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刊有天津马晓声先生《论导读性书评》一文。读后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马先生商榷,也请方家赐教。开首马先生把书评分为四类: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将书评分类研究很有必要,这  相似文献   

19.
陈源蒸 《图书馆杂志》2005,24(12):68-70
国际上一些著名报刊,对书评的“公信力”非常关注。今年7月,《华盛顿邮报》发表了威金斯的一篇书评,称欧文的一本书“松松垮垮、未加修饰的文字堆集……仿佛作者刚从又一场噩梦中醒来,开始难以自禁地唠叨起来”。一个月后,该报为这篇书评公开道歉。道歉的理由,并非评者对欧文恶语相向,而是书评者与作者相识并有过节,而威金斯没有事前说明。《邮报》说,“如果我们知道,欧文和威金斯过去有过交往,我们便不会约这篇稿子了。”由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家著名的报刊,是何等地重视书评者的挑选,以求制度上保证书评的公信力。 非常羡慕《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著名报刊对书评者身份的严格挑选制度,但中国图书馆界圈子不大,要找到与作者全然不识的书评者已经很难,更不要说通过制度性措施来实现此目的了。我们在这个栏目中一心所盼的,只能是名家评非名家、长者评晚辈、师长评学生,等等,这一类型的书评。我想,也许只有这样的书评,才能使评者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最真实的写出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及对学问的理解。 本期所选用书评者之一的陈源蒸成名很早,10多年前他的《宏观图书馆学》横空出世,给我们的惊喜不亚于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虽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陈源蒸先生主攻图书馆自动化.但对基础理论的热情不减。不久前与陈源蒸先生通过一个电话,得知他退休后重新关注基础理论,正在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梳理着基础理论问题。这篇书评中,陈源蒸先生对《图书馆学导论》评价极高,用上了“学术享受”这样的评语,一位学术前辈对后来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陈先生对《导论》的喜爱,却不影响他有一说一地说出了对《导论》的不同看法。不论人们是否认同陈先生的这些不同看法,但应该可以看得出它们是作者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无疑保证了书评的公信力。也许,这就是我们期盼“名家”多些书评的原由。 本期所选用另一篇书评同样来自名家,是于鸣镝先生评夏候炳的《参考咨询新论》。于鸣镝先生是一位异常勤奋与高产的作者,也是一位个性十足的作者。他的文风朴质,语言直白,绝无半点学究式深沉而对于不同学术见解,无论对方名气大小,都能不留情面地批评。于先生的这种写作风格,在我看来更适合于写杂文而不太适合于写书评。因为杂文需要犀利而书评却宜优雅一今天刊出的这篇书评中,于先生一如以往的语言风格,一口气道出了《参考咨询新论》的六大优点明快的言语彰显出于先生有一说一的评论特点,只是最后谈及不足时一笔带过,有些未能尽兴发挥之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与书评     
当今社会,尽管电视已成为新闻与娱乐的王后,但她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我们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的文化意味中似乎缺少一点什么。我苦苦地思寻,蓦然发现,原来是缺少一点关于书的文化。由于电视缺少这一点,至少使她失却了一部分文化人观众。为此,我们呼唤电视书评。所谓电视书评,是一种“跨文化传通”,是电视与书评的结合。它是运用电视来传播书评内容,开展对图书的评论,把电视文化与图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电视开展书评无疑给电视自身注入了新内容、新生机,提供了一个新品种、新节目,在电视和文化人读书人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使电视自身开掘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她能抓住社会的读书热点、思想文化热点运用电视形式进行快速评论,最大时效、最大限度地引导中国的读书潮流。电视完全可以在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同时,书评也要借助电视这一现代最新传播媒介把图书推进每一个家庭。中国是一个图书大国。图书出版界需要书评舆论监督,图书阅读者需要书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