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面板VAR模型估计,基于2002-2011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研发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检验GDP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和研发效率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认为研发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善科研监督体系确保研发经费的充分利用,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向主导性高技术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2.
企业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活动的主要政策工具。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及配套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发布,标志着我国研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优惠度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128家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随机效用模型对我国现有研发支出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也检验了其它一些变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新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大小对企业研发投资有正面影响,但并不显著。另外,资产报酬率、现金流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企业性质与研发投入负相关,但资本密集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法国公共研发经费渠道趋于多元化,使得2011年法国公共研发经费快速增长.新增经费渠道使整个公共研发经费增长达47亿欧元;高等教育和科研获得了国家财政优先支持;国家科研署2011年项目招标经费猛增;科研税收抵扣作为国家支持研发和创新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欢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凸显;由于“投资未来”计划于2011年率先投入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大大提升了公共研发投入强度,法国为其今天和未来的增长大举投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政府专项投资显著增加了高技术企业就业总量,也显著增加了研发人数和研发人员中高学历的人数,并且同政府资助大企业相比,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无论在就业水平值还是增长率方面)更大;专项投资并没有改善各类高技术企业的就业结构(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的比重和研发人员中高学历人员的比重).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就业增长更加迅速,就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的比重降幅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技术产业政府专项投资具有明显的就业创造效应,政府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规模较小的非国有企业,优化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刘和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4):548-556
 通过收集1998-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创新投入产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函数测度了各区域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发现:(1)未考虑效率影响因素时,中国区域研发效率较低;考虑影响因素后,短期效率得到提升,中期经过一个短暂的下降调整,长期进一步提升。(2)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政府资助对研发效率的作用,短期中促进效果不明显,中长期甚至出现负面效应。金融支持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各期均显著为负。企业主体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为负;长期中,有显著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与长期显著为负;中期正面影响不显著。FDI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中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期中会抑制研发效率;长期中促进效应不显著。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对研发效率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对研发效率随不同时期呈不显著、显著状态的正面影响。地理区位对研发效率有负面影响,短期显著,中长期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四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研发资本的挤出产生了对其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挤出和自主创新挤出都较为明显,研发资本挤出并不显著。最后根据不同渠道的具体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础研究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2005—2010年世界28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科技指标分析发现: 我国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过低,尤其表现在企业部门.同时,使用面板数据,对国家和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发现: 基础研究投资对政府资助的依赖性较强;资本市场发展能显著提高基础研究投资;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FDI也能促进基础研究投资.  相似文献   

8.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内研发投入的现状.在构建研究R&D贡献的理论框架下,采用我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区内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杨凌、乌鲁木齐、北京高新区内研发投入效率低下,低于惠州、厦门和威海高新区研发投入产出弹性近10个百分点.资本的高投入仍然是高新区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将是高新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私部门农业研发投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私部门农业研发投资普查数据的分析,重点研究了2000年以来我国私部门农业研发投资总量与结构变化.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私部门的农业研发投资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但私部门的农业研发投资是有选择性的,知识产权容易保护部门是企业农业研发投资的主要领域;在私部门研发投资快速增长而自身又缺乏研究能力的条件下,常常借助委托研发和骋用兼职研发人员来提高其研发能力;虽然私部门研发投资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仍主要依靠公共部门的技术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私部门农业研发投资的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参加农业研发的积极性,为企业研发投资创造条件;同时政府应把公共部门农业研发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知识产权还不容易得到保护的农业科技领域,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90-2006年的水稻公共科研投资与技术创新及其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稻公共科研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技术创新及公共科研投资与TFP增长之间关系不显著;从短期来看,公共科研投资是水稻品种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且应用试验经费投入是TF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创新与TFP增长仍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水稻品种创新成果的增加对TFP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进行了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11.
杨赞  杨鸿杰 《科研管理》2022,43(1):153-160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为显著。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投资,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工业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投资,该投资行为在短期和长期中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则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企业研发和创新的角度理解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构建了企业R&D投入产出的计量模型,采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测度了政府科技资助、企业自筹R&D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等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进一步,分别考察了政府资助强度、企业技术特征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产出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的R&D产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不及企业自筹的R&D资金;政府科技资助对中等资助强度产业的R&D产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科技资助对低、中低技术产业的R&D产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金融机构贷款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水会莉  韩庆兰  杨洁辉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28-1838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内在激励促使企业加大基于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是保护环境、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压力与税收激励两个因素单独及共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我们发现,披露研发投入信息的企业数量和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高,来自国家科技政策、节能减排、能耗管理等方面的政府政策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存在促进作用,而来自污染治理方面的政府政策压力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存在挤出效应;税收政策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因素,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较增值税更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弱于政府压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补贴是激励企业创新的主要手段。以2010—2013年27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存在一个临界点,低于此点的补贴强度可以诱导企业RD投入,高于此点的补贴强度会挤出企业RD投入;企业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补贴杠杆效应的发挥,但由于寻租属于企业的非生产性活动,通过寻租获得补贴扭曲了旨在促进创新的政府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5.
李柏洲  王丹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87-1997
基于PP-SFA模型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具有速度特征的时空演化模型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效率动态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可提升空间,不同专利密集型产业间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且发展不平衡。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影响因素,政府支持、研发投入强度、竞争程度、研发外部经费均对产出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时空演化方面,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孔骁  冯锋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9-846
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经济贡献率的视角对我国企业R&D活动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再检验,并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企业及政府两大R&D投入主体对区域经济的非线性差异性影响。研究认为,以R&D投入的经济绩效为评价标准,我国企业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建立;处于不同科技水平的地区,不同R&D主体的经济绩效存在差异:科技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槛时,政府R&D投入更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超过第一门槛时,企业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科技水平超过第二门槛时,政府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趋于一致。我国现有研发活动中,政府和企业超过70%的R&D投入份额位于第二门槛之上,因此引导企业向中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R&D投入,同时增大政府对科技落后地区R&D活动的扶持和补贴应成为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补助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初创期的企业政府补助力度不足,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补助过多。政府补助与初创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期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强度的升高会对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政府补助对衰退期企业的研发活动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因此,建议政府应当继续增加RD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度,引入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倒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不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对企业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18.
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我国120个城市12 40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对当地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所处地区政府干预水平越低、产权保护水平越高、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研发活动并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制度环境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同国有企业相比,政府干预水平的降低,产权保护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民营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并加大研发投入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剖析了产业政策对研发投资增长及差距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更高,并且研发投资增长速度快于未受支持企业;受政策支持的行业内部企业研发投资差距增大,出现了研发投资分化的“马太效应”。产业政策的支持偏向性分析显示,研发投资强度大、研发人员密集度高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更快,在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内部资源配置存在择优汰劣的选择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在产业政策和研发投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引致性研发投资增长,财政补贴是加剧研发投资行业内部差距的主要因素,而税收优惠促进研发投资共同增长但不会增大研发投资差距。此外,在制造业中政策支持企业相对未受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低于非制造业企业,产业政策通过提高研发投资有利于提高专利申请数量。研究结论为产业政策的实施优化以及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政府补贴是国家引导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但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机制观点不一。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6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时滞性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揭示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企业产权异质以及地域特征对上述关系产生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具有促进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vs.非东部沿海地区)和非国有企业(vs.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当期和滞后1期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vs.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当期和滞后1期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且完全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而传递。研究结论可为政府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为新能源企业合理利用政府补贴、调整研发投入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