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潇洒飘逸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兼采众家之长,论者称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美称。其实,王羲之在诗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名士41人(一说42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这些诗做的书序《兰亭集序》,以文采书艺双绝而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2.
邓华 《现代语文》2004,(6):45-45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境内)聚会,行修禊事,流觞赋诗,结成一集,题名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其写一序言,即《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3.
蔡文科 《考试周刊》2014,(72):19-19
长期以来,人们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的思想感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尤其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以人生观、价值观为突破口,对其思想感情做探究。作者认为王羲之在本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很朴素的,但就其时代来讲又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4.
杨丽 《学语文》2006,(2):15-15
如果从书法的角度去欣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因为它作为书法艺术中的行书瑰宝,早已名扬天下。但是,现在,这篇“天下第一行书”却作为文艺小品文被选入了现行版高中语文教材。那么它所体现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就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把这篇文章放在时代历史的背景上去探究。我认为,它之所以倍受历代文学家称誉,缘于它强烈的情与理,具体的说,也就是文中袒露出的名士情怀,以及对死生的深沉感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篇古代散文。此文很能代表王羲之的散文风格,笔端富于感情,思绪万千,低回曲折,显而不露,深而不晦。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因此,我认为《兰亭集序》不可以按一般“古文”对待,在疏通字句、了解语意之后,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的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认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相似文献   

6.
丁鼎 《现代语文》2007,(2):24-24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癸丑年三月三日,会稽内史王羲之,五十又一岁,会亲友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兰亭,参加者即时赋诗,当时所赋诗歌缀篇成集称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即《兰亭集序》。这次集会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4,(11):47-49
西方文学史上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东方的文化史上则有“说不尽的《兰亭集序》”。这个说不尽的《兰亭集序》,主要是指“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价值而言。东汉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流觞曲水”这个美好春天的环境,自然具备了舒散怀抱的先决条件。以现代美学而言,任何艺术都不仅是一套技法规范,而是艺术家主体精神的物化。王羲之正是将  相似文献   

9.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俯仰古今 ,怅触万端 ,疏爽自然 ,不事修饰而情味隽永。上乘魏代清新通脱之势 ,下开陶潜清新朴实之风 ,实属东晋散文中难得的精品 ,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然而尽本人目力所及 ,还没有发现一篇文章尽窥该文思路之妙 ,所以本人不揣固陋 ,浅薄为文 ,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我认为 ,解读一篇文章的思路 ,须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写作动机、文章层次、关键词语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特别要抓住写作动机和文章层次。而行文思路往往取决于写作动机 ,所以先抓写作动机 ,往往是理清思路之首要。就具体文章而言 ,有的文章写作动机在文…  相似文献   

10.
东晋王羲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也表现了高超的文学造诣。文章借兰亭集会,抒发了人生苦短、应有所为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对当时崇尚玄学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一个有力的抨击。文章显示了王羲之坚决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兰亭集序》不同于一般的书序,王羲之独创一格,在对聚会的盛况作形象生动的艺术概括的同时,抒发了个人感慨,体现出了意趣之美。  相似文献   

12.
<正>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  相似文献   

13.
提起王羲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书法艺术,而论其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及素有古今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神采历来为书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备受世人尊崇,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带给人龙腾虎跃、溪流瀑奔的视觉享受,而且这一文学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召。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俯仰"之态来仰观俯察宇宙人生,来感受山水人生之乐和世事生死之悲。  相似文献   

15.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也。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赡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相似文献   

16.
17.
王向辉 《现代语文》2002,(12):23-24
21《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新教材选入的古代散文名篇,本文试以对这篇课文的新认识,来探讨一下文中所体现的文化底蕴。一、文本解读与艺术品味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子侄友人共42人,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行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之乐,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了。诗人骚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慨万端:人生与自然相契合之快乐,转瞬之间就会成为往事,美好的团聚,终究会离散。人生无常,快乐和美好…  相似文献   

18.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被选入中学语课本已有多年。其注释也在不断修正完善。现又被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必修1)选入。然而.仍有三个通假字被课本误注,使学生如坠烟雾,直接妨碍了学生对意的正确理解与疏通,因此,很有必要提出来加以探讨。谬误之处,还望课本编与教学同仁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
张明 《阅读与鉴赏》2006,(12):40-41,44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抒情酣畅,见识卓越,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王勃的《滕王阁序》描景绚丽,形式华美,被当时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两文犹如序体文中的两块美璧。熠熠生辉.把玩品赏这两块玉壁。不觉赏心悦目.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