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与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苏联、东欧剧变和各种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伍德坚信马克思揭示的“两个必然”论断,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和评判国际局势,在与各种西方思潮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她反对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程序和精神。伍德主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爱德华·P·汤普森(EdwardPalmerThomp·son)和罗布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伍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最佳理论武器,研究资本主义体系的统一性和历史真实性,研究资本主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不研究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将资本主义当成历史的终结。伍德坚持经济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是一名传统和坚定的理性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在积极汲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现实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真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围绕如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而展开,结果具有方法论性质。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整体的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完成了哲学本体论思想史中的革命且大功告成。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劳动为本体来看待人及其历史,就人论人地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劳动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艺特点的理论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5.
6.
M.D-Ph.D双博士学位计划是为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医学科学家而设立的.本文首先从招生、培养、毕业去向等方面概述了美国M.D-Ph.D计划新进展,然后以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例介绍了M.D-Ph.D计划的课程安排模式,并指出该计划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试办建议.  相似文献   

7.
伍德依据《资本论》中的一段话,推断马克思界定了一种适用于所有生产方式的正义概念,并进而断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正义的。然而,从《资本论》的相关文本语境来分析,马克思仅探讨了特殊的"内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谈论泛指的内容和生产方式。因而,伍德误读或片面化地处理了马克思的原文,其结论值得怀疑和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失作以指认的基础上,奥康纳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他把自然和文化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劳动、文化、自然三位一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具有积极合理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弗·梅林反击资产阶级理论家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于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粗陋批判,揭露瓦格纳和巴尔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种种误读方式和污蔑性言论,梅林在反批判中不仅坚持了科学历史观的基本原则,而且在历史结构、观念力量、宗教、种族等问题上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度阐释。梅林还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唯物史观将会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时发挥出最大能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克思的思想是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渊源,但是是以改造了的面貌呈现的,这种改造基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其途径是与当代西方其他思想流派相结合。基于此种状况,其思想上的探索工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成果,无疑是我们可资探讨和扬弃的资源,但其得失对错也需我们自己进行细致甄别。  相似文献   

11.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福斯特的双重文化身份的嬗变来阐述其小说中希望不同文化之间真正融通的“联结”主题,然而由于福斯特在双重文化氛围交错生活的独特经历,使得他在游离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同时,也显露了他的双重文化身份和意识,这种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化进步的最高形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体系.它的建构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争取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该建构必须得到高层次文明的响应.这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建构有一致性,但要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中国生态文明的建构,要把工作重点置于物质生产领域,实现辩证的复归,这种复归需要适当强化高层次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反作用,探索一种催化型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知识管理和知识再创造尤为重要。基于P.K.M2知识管理软件,针对教师知识管理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供教师选择的知识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伍德认为资产阶级范式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的起源,只有将"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社会"进行比较,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原始文化的本质和特点。伍德论述了英国的特殊性及其衰落,揭示了资本主义原始文化的构成,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原始文化的重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演变成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生态危机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模式之间的联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剖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上层建筑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以打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逻辑为主,以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制度规范、改善意识形态等途径为辅,共同化解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洁 《文教资料》2011,(14):136-137
G.E.摩尔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创者,他在反对快乐主义时表现了功利主义的特征。他不反对快乐主义的结论,而只反对证明其结论的理由,目的在于对快乐主义进行改造,建立他理想中的快乐主义——直觉主义快乐主义。他对快乐主义的改造建立在其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场语境。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存在着二重维度。这种状况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风险社会语境中面临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理论挑战,需要做出相应的理论调适。当代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直接后果,对风险社会的批判最终要指向对全球资本关系的批判,因而风险社会批判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风险社会语境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逻辑的结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风险社会语境中的当代出场。  相似文献   

18.
南非作家J.M.库切因获得2003年诺贝尔文学而一举成名.其作品也揭开了人类多种文明间相互冲突的疮疤.本文通过分析库切小说<耻>中代表人物--白人和黑人的举止言行,说明在殖民者失去种族歧视权、失去统治权的社会里,白人对生活的失望和迷茫.殖民主义者在给被殖民主义者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害了自己,致使其后代来为其过去的罪恶而赎罪.而黑人被殖民者本身所表现的行为是受白人殖民统治者种族压迫多年的本能的反映.最后得出结论:种族隔离时代的巨大伤痛,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会淡忘,更不会忘却,给南非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疮疤.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结合当前的思想理论实际,我们必须学习与掌握以下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而正确理解"两个决不会"原理,客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伍德认为,高兹、普兰查斯、拉克劳和墨菲虽然理论观点各不相同,但在阶级观上具有共同性,都主张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的斗争中不占中心地位,阶级斗争已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变革只能寄希望于学生、妇女以及新社会运动等。他们属于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范围,与后马克思主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从话语理论出发消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理论,将阶级政治转变为话语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