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因子分析提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效率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影响。基于中间—最终产出效率视角,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结合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对中间、最终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是中间产出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物质资本是最终产出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在三类区域中差异显著,三大区域的中间产出效率不存在绝对收敛,最终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三大区域的中间、最终产出效率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多中心治理,可在网络各层主体间建立更多信任、互惠及认同等关系,实现社会资本在更大范围内的聚集、合理组织和有效分配,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资源获取通道。通过对天津市科技孵化网络79家孵化器的实证调查,从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三个维度,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创新产出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任对网络创新绩效影响最显著;规范对网络整体孵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网络化程度对网络整体孵化能力、创新绩效和就业税收都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孵化网络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获取外部关系的集成平台,弥补了单个创业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在孵企业加入孵化网络,能有效积累关系社会资本,获取创业所需稀缺性资源。以孵化网络为背景,研究在孵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化嵌入积累关系社会资本,提升资源获取效率,进而提升创新绩效。以天津市181家在孵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信任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承诺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资源获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似;资源获取在关系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承接之前的研究思路,将企业的研发活动划分为中间产出过程和最终产出过程.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这"两个过程"中的效率,尝试建立了一个分析工具:中间一最终产出效率矩阵.环境对研发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环境变量的影响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注环境中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隐性因素".在对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研究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研发活动过程的分析,提出将RD效率分解为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的新思路。我们发现一个跟以往有所不同的结果:民营科技企业的科研成果产出能力(中间产出效率)并不差,事实上,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最终产出效率)才是制约民营科技企业RD效率提升的"瓶颈"。此外,本文还对研发活动中间产出、最终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以及同一环境变量对两个效率影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修德  梁彤缨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98-1205
以2000—200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不考虑/考虑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PF)模型对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与最终产出效率进行测算,进而加以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与效率前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以前研发的最终产出效率高于中间产出效率,而2003年以后结果正好相反;(2)在不考虑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普遍被低估;(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对研发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五系统的Network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在测度研发效率并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研发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判断在各阶段是技术赶超还是技术创新支撑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沿线各国找到提升研发效率与加快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发现:(1) 从专利生产阶段到新产品生产阶段全要素研发效率指数明显提高。各国研发效率提升主要依靠的是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非技术进步;(2)研发资本投入均对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人员对研发效率表现为负向不显著的影响;(3)专利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新产品生产阶段的最终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相比技术效率的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的贡献更大。第二阶段,相比科技论文数,申请专利有效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第三阶段,相比工业增加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8.
关系强度与社会资本均影响知识获取绩效,已有研究尚未探明两者间联系机理及其对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结构与行动模型,将社会资本细分为集体与个体两层面;信任、规范与网络异质资源三构件,构建“关系强度—社会资本—知识获取绩效”理论模型,结合233家企业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强关联显著提升知识获取绩效;集体社会资本即信任与规范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体社会资本即网络异质资源则无中介作用;强关联正向影响网络异质资源,网络异质资源负向影响知识获取绩效但并不显著。明确了关系强度、社会资本对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机理、路径与效果,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关系组建和资本动用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SFA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研发两阶段效率现状及其演进规律,以及GVC价值位势和嵌入强度等因素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的作用强度和影响方向.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直接产出效率大于研发成果经济转化效率;GVC价值位势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GVC嵌入强度对产业研发直接产出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而对研发成果经济转化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人力资源质量和资金投入量等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关系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成为影响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同时群体断裂带作为分析和考察群体异质性的有效测度手段,近年来引起了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我国创业板民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 董事会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弱化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董事会连锁程度较低时,董事会社会网络对研发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连锁程度较高时,则会阻碍企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在低连锁组,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董事会社会网络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以清华大学8个工科院系为对象,研究了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学术产出成果以及不同社会资本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维度对于学术成果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由于学科特征差异,关系性维度和认知性维度对于学术成果的正向影响在部分院系显著。关系性维度和认知性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性维度有着正向的显著影响,从而帮助科学家获得有利的网络位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R&D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敏  谢富纪 《软科学》2009,23(10):1-5
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东北、中、西部四大地区R&D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递减"现象;R&D资本存量要素产出弹性,远大于R&D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国际贸易强度、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等外生性因素,都对R&D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利用研发合作网络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已被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以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中国136所高校为研究样本构建高校研发合作网络,并对高校网络位置、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成果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对技术成果转移均具有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规模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倒U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网络中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两种类型,以此构建了"网络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并以珠三角地区四个产业园区的916家民营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对内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外部社会资本在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对于网络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关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考查了2002-2011年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活动,分别对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进行衡量,进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产出效率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R&D投入未形成规模经济,且R&D资本投入比R&D人员投入效率高;各省市高技术产业R&D效率差异明显,具体呈东部领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落后的现状;企业规模、政府政策影响、市场化程度、市场结构以及时间因素对高技术产业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的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南、黑龙江和甘肃3省15个乡镇649户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空间交互多层次模型(HLM),分析了农户收入的要素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在乡镇层面的变异显著;"相邻"乡镇的农户收入对其他乡镇农户收入影响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乡镇环境要素强化了劳动力、弱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乡镇经济要素弱化了劳动力、强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在乡镇间的变异分别有11.15%、50.06%和88.11%被乡镇环境和经济要素溢出效应变量所解释。  相似文献   

17.
张敏  唐国庆  张艳 《情报科学》2017,35(11):149-155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对推进知识共享行为 和提高知识共享效率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范式,整合理性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 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采用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规范性的实证研究方法,从 多个知名虚拟社区获取211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mart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结果预 期对信任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愉悦感并无显著作用;感知规范对信任和愉悦感均有正向影响作用;信任和愉悦感 显著促进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意愿正向促进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166家上市公司的二手数据,研究了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董事会4种权力对社会资本影响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网络嵌入负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董事会结构性权力增强了这一负向影响,而专家性权力和声望性权力降低了这一负向影响,股权性权力对这一负向影响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董事会政治关联正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董事会股权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和声望性权力分别增强了这一正向影响,结构性权力对这一正向影响不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由此可知,对于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研发投入而言,董事会结构性权力对董事会社会资本是“负向加强型”权力,股权性权力是“正向加强型”权力,专家性权力和声望性权力均是“积极型”权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董事会以促进研发投入为导向而优化自身社会资本和权力配置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意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朗  罗东玲  刘爱军 《资源科学》2015,37(6):1287-1294
农户参与是推行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的关键。本文利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的农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网络、信任和规范3个维度测算了农户社会资本,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户对周围人的信任度排序为:德高望重的村民邻居村干部;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相对较差,接触官方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的机会较少,传统乡村社会规范对农户行为的约束力在下降,农户更加重视自身个体价值和个人利益的获取;2农户社会资本总指数得分分布呈倒U型,说明拥有中等社会资本的农户数量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7.3%;3社会信任指数和社会网络指数均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规范指数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政府可以着重从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的层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户的参与意愿,同时加强对农村社会规范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以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与民间两个变量,研究双重社会资本的不同影响,运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双重社会资本、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重社会资本对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两种治理行为均起到正向中介作用.特别地,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雾霾治理需要政策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号召性的信任因素与激励行为的正向影响有限.我国雾霾治理进程需要从规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着手:颁布法律规范,弥补制度漏洞;增进彼此信任,加强公众监督;引导环保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协调多方行为,激励资本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