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女神》像一声春雷,掀开了中国诗歌划时代的一页。他强调诗是激情、灵感和心灵感受的直接抒写,而不是“做”出来的。郭沫若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学家,除诗歌创作外,还有剧作、小说、散文等。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郭沫若,在“五四”以后的诗坛上开一代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者,阅读郭沫若早期诗歌,往往会被它那种狂飚突进的英雄格调所激动,郭老诗歌中充满着的革命激情、浪漫主义遐想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都给我们巨大的震憾。 郭沫若前期诗歌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 首先,他强调诗歌的主观精神。“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当是充实了的主观的产品。”文艺作品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凡是文艺作品,包括诗歌在内,必然是有作家主观的因素包含在其中。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问题是郭沫若认为诗歌作为“主观的产品”,特别强调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由于20世纪,特别是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革命的浪漫时代,新诗诗人又是以年轻人为主体,很容易与浪漫主义精神产生共鸣,因此浪漫主义思潮流行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成为对新诗产生了最大影响的外国诗歌流派。这种影响不仅来自浪漫主义诗歌本身,也源于新诗诗人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误读”。新诗诗人夸大了浪漫主义诗歌从抒情内容到体形式上对传统的颠覆作用,特别是夸大了诗人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和诗体方式的“自由性”,助长了新诗诗人在做人方式和作诗方式上对“自由”的过度追求,特别是误以为诗体的大解放是浪漫主义最显的一个特点,严重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美学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郭沫若形成了他诗歌形式论、审美目的论以及审美风格论等美学思想,从而建构起了他的浪漫主义诗歌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诗歌作为最能打动人类灵魂深处的文学体裁,既有审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入选小学教材的诗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诗歌这朵浸润诗人真情的艺术奇葩,教师应站在诗人的高度,用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引导学生开启情感心智的大  相似文献   

6.
金巍 《考试周刊》2012,(70):20-21
在郭沫若的诗歌里,不仅有创新、革命、激情,还有生命、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等等.特别是诗人在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对自然界的崇拜,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和关照.值得后世研究和效法,本文通过对郭沫若诗歌中的生命和死亡的分析,来展现郭沫若对生命、死亡以及自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女神>中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情绪的恣意释放与飞升,这种恣意通常以一种呼喊的方式出现,即标语口号的诗句.这也成了后人诟病郭沫若诗歌的重要依据.但进入诗歌本身探讨"标语口号"诗句产生前因后果,为其存在的魅力找到合适的阐释也许更为重要,更可见出<女神>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诗人出身的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中仍然追求浪漫主义风格的格调,这便使他的历史剧呈现出浪漫主义诗情.诗歌的直接运用,剧中诗意般的正面人物形象,抒情诗般的独白和舞台说明的抒情意境是郭沫若历史剧浪漫主义诗情的四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0.
惠特曼的诗歌以其自由宣泄的炽热激情影响了中国以郭沫若、艾青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现代诗人,为中国诗歌注入了一种新的精神因素,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歌含蓄蕴藉温婉柔和的特点,使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激情澎湃的昂扬气魄。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与海子分别是20世纪20、80年代中国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郭沫若与海子诗歌创作特色的比较,展示了浪漫主义在中国现当代的发展以及诗人对现当代诗歌繁荣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表现诗人审美理想和激情的艺术形式,是激情奔涌的产儿。诗歌中的一切景物形象,都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艺术表现。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诗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触摸诗的情怀、品尝诗的情味、领悟诗的情感。“情”,可谓诗的气脉,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把准诗的“情”脉来传递诗情呢?  相似文献   

13.
司有雪 《山东教育》2002,(26):28-28
现代著名诗人兼学者朱自清先生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是在徐志摩还没有逝世前就这么说的。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确实做出过比较突出的贡献。从徐的全部诗歌创作看,他的诗是以浪漫主义为特点的。而真正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和独到贡献的,是他的一部分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这类诗可以说代表了徐诗的主体。徐志摩是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最能表现诗人性灵的诗,大概要算《再别康桥》了。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新诗…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茅盾在《文坛彗星——悼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指出:“收集在《女神》中的他早期的诗,大部分写于一九二○年以后,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豪放的反映,可说是举世无双.他以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出现,震惊海内,竞相传阅,认为他是当时诗坛的霹雳手.”茅盾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歌纵横谈邱鸣皋唐家李杜双峰并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继往开来的积极浪漫主义伟大诗人。在唐代诗歌中,一向被人称为诗仙,是与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齐名并价的两大高峰。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又说:“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  相似文献   

16.
学写诗歌     
<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现代诗,又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合编小诗集、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心中早已诗潮涌动,想要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了吧。那么,你找到创作诗歌的秘诀了吗?  相似文献   

17.
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它是针对浪漫主义的“个性说”、“天才说”而提出的,它主张诗歌不是诗人个性与个人情感的反映,而是个性与情感的脱离。“客观对应物”与“情感统一论”是诗歌非个性化的实现途径。艾略特本人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诗歌最能反映他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8.
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曾说过,我国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诗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19.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本土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风格在阿拉伯文学上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想象美、如画般的色彩性的美,常被人们称为“水晶般”的风格或者是“纪伯伦体”。他是新一代阿拉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注重情感的传达,其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追求爱的人生观、超越自我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树奇葩,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的开拓者、引路人,而雪莱则是浪漫主义文学巅峰时刻的最重要诗人,他们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通过从他们诗歌以至人生思想的演变中所表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各自诗歌思想的演变,即华兹华斯对革命由激情到失望,而雪莱则一如既往,奋斗不息。这有助于读者将诗人的诗歌与思想相联系,进一步了解他们诗歌的社会意义,评价两位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