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印度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晚年围绕继承人问题的纷挠成为僧团内外一系列矛盾与问题的爆发点与关键所在,它不仅受到当时释种比丘与婆罗门比丘矛盾的掣肘,也与当时耆那教的斗争密切相关,并令佛陀左右为难,迟迟无法做出最终的决定。从今日的佛教史研究来看,由于佛典的记载对此段历史问题似乎有意极力回避,因而也就显得格外难以索解。在此,通过爬梳相关文献史料对这一佛教史实作出初步考证与研究,意在展现当时古代印度佛教界错综复杂的实际状况,并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2.
佛陀涅榘后,其事迹受到弟子们的追思和缅怀.杂藏、律藏、经藏保留着数量不菲地记载佛陀传记的经典.在整理分析经藏、律藏佛传,考察佛传在佛典中的分布和文体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文体上,佛传应是先使用偈颂体,后采用长行,或偈颂与长行相结合的文体形式;第二,内容上,从零散片段记载佛陀生平发展到叙述完整、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佛传;第三,传主的形象从朴素的僧伽演变为无所不能的宇宙大神.佛传文学在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基本母题.  相似文献   

3.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内容接续、残字拼合、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将《无量大慈教经》《要行舍身经》《赞僧功德经》《佛母经》等4种疑伪经中的26号残卷(片)缀合为12组(4+4+2+2)。通过缀合,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团聚一处;而借助于缀接后的写本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我们又可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作出更客观、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邱冰 《语文知识》2009,(1):37-40
《佛所行赞》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题为“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但实际上其译者在历代经录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借助梵汉对勘材料以作研究,认为《佛所行赞》的译者不是昙无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