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小学自然课中很多概念和基础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在自然课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去认识、感知有关的自然现象 ,形成概念 ,掌握基础知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小学自然课第四册 ,讲《水》这一课 ,我在每张实验桌上摆了牛奶、酒精、白糖水、澄清的石灰水、清水五杯液体。要求学生在五杯液体中找出清水来。马上就有学生说 :“那一杯是水”。“你怎么知道那一杯是水呢 ?”我问。“猜出来的。”学生回答。“用猜的办法能判断吗 ?”我指着酒精、…  相似文献   

2.
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八个烧杯和八种需要鉴别的物体,按照使用的顺序,整齐地摆在各实验桌上。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等量的砂、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借以认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接着观察一粒灰锰氧在水中缓慢分解的现象,让学生对溶解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观察比较食盐溶液和灰锰氧溶液的共同点,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我在自然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以"导着走"为基本原则,以学生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实验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最终目的,采用了"备"、"猜"、"验"、"析"、"用"的教学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以《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的"煤油、酒精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分组实验为例,介绍如下。1 "备"备"即准备,包括①演示实验的准备。在分组实验前,我准确地讲解了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认真细致地操作演示了"水的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②分组实验器材的准备。我根据实验装置准备好各种…  相似文献   

4.
《反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反冲现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在实验材料的设计及方法上作了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教材上“喷水反冲”实验,是利用水喷出后的反作用力推动塑料瓶旋转,但在课前的准备实验中发现反冲效果不明显(如图A)。我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5.
我在实验教学工作中 ,对小学课本中自然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提高了实验效果 ,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a .增加实验 :有些知识讲了半天 ,学生不能理解 ,可是用一个实验却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应适当增加一些取材容易 ,操作方便 ,效果明显的实验。如《蒸发》一课 ,蒸发吸热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材中给出的现象 ,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的感受。在这可增加一个实验 :每组学生准备两支温度计、两个棉球、一瓶酒精 (有的组可以用水 ) ;先把两个干棉球包在温度计液泡上 ,观察温度计示数有无变化 ;…  相似文献   

6.
听说有教师弃实验室的玻璃棒不用而特意向食堂要筷子指导学生搅拌液体时,我想起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现象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的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有一个环节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混合在水中的沙、面粉、盐。  相似文献   

7.
李亚芳 《科学课》2009,(2):56-57
听说有教师弃实验室的玻璃棒不用而特意向食堂要筷子指导学生搅拌液体时,我想起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现象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的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有一个环节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混合在水中的沙、面粉、盐。  相似文献   

8.
新版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一课,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时,讲了4种现象: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其中的上浮、下沉、漂浮这三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但悬浮这一种现象很少见到,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并能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我在讲授这一课时,特此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目的 观察悬浮现象,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 2 实验器材 一个小刀、一小段蜡烛、漏斗一个、盛有适量的酒精和盛有适量水的瓶子各1个.  相似文献   

9.
新版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一课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时 ,讲了 4种现象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 ,其中的上浮、下沉、漂浮这三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 ,但悬浮这一种现象很少见到 ,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并能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 ,我在讲授这一课时 ,特此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目的观察悬浮现象 ,理解悬浮的条件及含义。2 实验器材一个小刀、一小段蜡烛、漏斗一个、盛有适量的酒精和盛有适量水的瓶子各 1个。3 实验步骤3 1 用小刀将蜡烛削成一个小球 ,能装进盛有适量酒精的瓶子里 ,装入后 ,可以看到蜡烛小球…  相似文献   

10.
你相信吗?人可以变成"怪物"。如果不相信,请听发生在我们课堂上的故事。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我像谁》一课,就重点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让学生准备了全家福照片、小镜子等,为研究自己  相似文献   

11.
一次教研活动,有位教师上了《溶解》这一课,在做沙子和食盐的对比溶解实验时,他让学生用筷子代替玻璃棒作搅拌工具,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很少听到“乒乒乓乓”的声响,更没有打破烧杯的现象发生……听完课,我好奇地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用玻璃棒来做搅拌实验,难道学校的仪器室里没有玻璃棒?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学校仪器室里有玻璃棒,但使用起来太麻烦,还容易摔断,而筷子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它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品,用筷子来做搅拌实验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更用不着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强调什么,既方便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有传播信息强、直观、形象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比语言字更生动有效,更利于学生的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主动的探求自然知识。我在教学第六电教手段具册第7课《怎样加快溶解》时,为了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到搅拌可以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这一实验现象,学生对用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数量相同的高锰酸钾这几个相同的条件较易理解,但对搅拌与不搅拌这一个唯一的对比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在一般的实验操作中肉眼是很难区分出谁的溶解速度快,谁的溶解速度慢,快多少,是怎样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我教《溶解》这一课曾经多次,但学生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总是停留在食盐(或白糖)化在水里的表面现象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学生对溶解现象获得的感性认识不充分;②对学生抽象溶解概念时的思维加工过程的设计不完善,学生没有掌握溶解现象的本质特征。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注重在引导上下功夫,重新设计教案,再来  相似文献   

14.
义务制新教材第六册的《溶解》一课,作为概念来说,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溶解现象的两大要点:①变成极小的微粒(即开始学生说的“看不见”,“化了”)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何让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活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溶解”概念理解的深浅。故而,我在教学中没有依据教师用书的程序进行,而是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使之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谭应干 《广西教育》2014,(12):51-51
正初春的天气有点凉,还刮着风。第六节是化学课。上课铃响了,我拿着仪器、药品走上讲台,喧哗的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感觉得到讲台下那几十双眼睛正好奇地看着我。"又上实验课了!"下面传来兴奋的声音。"蔗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但是,它们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我按照课本上的提示说出了第一个问题。"能!酒精能与水互溶,上节课讲过的。"一个学生快速回答。上节课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我们通过做实验得出了"酒精能与水任意互溶"的结论,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于是,我说:  相似文献   

16.
实验一得     
问题: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有一环节是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分别是油和水、酒精和水、醋和水.油和水的相互不溶解、醋和水的相互溶解现象一目了然,但酒精与水的相互溶解由于二者皆为无色透明液体,故靠肉眼不能识别,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学生会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上学期我写过一篇题为《怎样准备有结构且实用的材料》,这学期讲《水》一文时,我的材料准备得很有结构但在分发时却出现了问题。《水》一课其实并不是很难讲解,对于不太了解科学课的教师来说可能会认为这节课没有讲的必要,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要通过实验证明的是学生非常了解的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先后判断在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中的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分子热运动"一课中,教材以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观察液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学生产生这样一疑问:为什么教材上只举出红墨水滴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是不是所有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的现象1.准备四种常用的墨水:红墨水、纯蓝墨水、  相似文献   

19.
《毛细现象》这一课是小学实验课本4年级下学期第10课的内容。所谓毛细现象是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的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课本中一般采用各种玻璃管作毛细实验,但是由于玻璃管缝隙过大,此实验不易成功,毛细现象不很明显,而且许多学校仪器配备上也无玻璃毛细管,所以此实验方法不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演示毛细现象的方法,此实验效果明显,材料简单易找,并且在学校易于操作实验。 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取三根粗细,长短相同的玻璃管(或塑料针管去头),在玻璃管的一端放入一小团棉花,可防止管内物品漏出;在玻璃管的另一端分别放入粗砂、细砂、和小石子,(用白砂子效果更明显)。把三个玻璃管同时放入装有染成红色的液体酒精的盘中(或水槽中),学生做时可用红墨水代替酒精,从玻璃管透明外壁即可看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学许多自然实验仪器配套不够,靠教师制作准备。但是,供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需要太多,仅靠教师一人准备也是够吃力的。能否让学生也学会自备实验材料呢? 在教《光的折射》一课的前一天,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按教材中的实验器材,每人准备一件。在第二天上自然课时,同学们都将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放在桌子上,大多数学生准备的是进餐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另一部分学生准备的是玻璃罐头瓶或半截“可乐”瓶,有了这些实验用的杯子或瓶子,保证了人手一个。我指导学生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