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双赢的文明.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涉及器物、行为、制度和观念等四个层面的建设,其中观念层面的建设是基础,将为其他层面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指导,而观念层面建设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21世纪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因此,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文章从多个维度对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对策和建议,具体路径包括: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重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育,提高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困境以及严峻的生态现实,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统一战线历来为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服务,积极探讨统一战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途径,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文明建设是没有意义的.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本,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该遵循的核心理念或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加深对生态文明的情感、增加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以及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全校各部门、各类教职员工同心协力,一起参与.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需要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践行理性的生态文明行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是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洋漏油事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发生了多起.2010年4月20日发生的墨西哥湾外海油污外漏事件,导致至少2 500平方公里的海水被石油覆盖着.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漏油事故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不少鱼类、鸟类,海洋生物以至植物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病及死亡等.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节约资源或者环境治理,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在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增强生态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对于建设生态校园、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7,(5):131-13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有助于系统化、专门化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厘清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内涵,分析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探讨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意义,探究在我国中小学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到:认清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明晰生态文明的概念;瞄准美丽中国的目标;把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视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的勃兴是对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反思,而生态文明的提出则使生态伦理由理论开始向实践转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变过去主客二分的哲学思路.文章主要论述了高校生态教育的内容以及生态教育对生态丈明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入手,进一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发展深化的坚强后盾,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政治文明的顺利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过程和始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却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步凸现,这些变化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谐社会呼唤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联系而又有其自身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需要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破坏生态而停止发展,也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毫不动摇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形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环境竞争力成为人类社会竞争的一个新兴领域,是人类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重要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环境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阐述环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和主要特征,并在进一步分析提升环境竞争力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提升中国环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全面而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拓展,中国社会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成为人民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18.
罗刚  郑锋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应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建立生态文明观,建设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探索和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权力问题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制度是规范、约束和监督政治权力运作的关键.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正确认识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保障。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强化生态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立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引导公众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