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是,仍有许多教师,特别是中小学一线的教师依然在专业发展的边缘徘徊着、迷茫着。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不但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下“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后育人服务,提升教学评价素养,才能更好地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而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课堂教学效能低、课后服务组织经验匮乏以及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必然制约着“双减”目标的实现。要真正发挥教师在实现“双减”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各方必须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中小学教师也要提高自学和教学研究能力,为自身专业发展赋能,发挥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逐步明确.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承担者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效能感高低成为影响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调查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研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身份属中小学教师,但所从事的工作又与中小学一线教师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他们的专业素质在总体上无疑要优于广大的一线教师。但是,在中小学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今天,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却并未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教研员自身的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研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然而师资匮乏成为课程建设的瓶颈,亟须大力开展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其中,教学效能感的培养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设计专业发展知识体系,结合教学自我效能感提升途径和有效教师专业发展要素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发展活动框架,并以40位信息技术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25天的实验干预。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这种专业发展活动显著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效能感,且具有不同先验知识的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发现揭示了文章所构建的专业发展知识体系和活动框架在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效能感方面的有效性,并会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法对16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初中与小学、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与教师职业承诺、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情感承诺是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学生、教师个体、学校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一些教师能够发展成为优秀教师,而一些教师则表现平平,例如,始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效能感不高等。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观察与归纳分析,从新课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出发,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科层管理体制、专业道德意识、专业发展所需资源等方面对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反思性角度提出了重构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教师管理体制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式,以期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新任教师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学一线最为急需的新型专业教师,但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效能和教学感受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控制.文章基于三个维度尝试建构中小学新任教师CS培训协同机制,为教师进修学院提供一种稳定、成熟、有效的制度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璐 《现代企业教育》2007,(9X):153-154
本论文通过对十所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认为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误区是什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纠正人们对教学评价的错误认识,真正发挥教学评价对于改进教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对十所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认为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误区是什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纠正人们对教学评价的错误认识,真正发挥教学评价对于改进教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主要场所,其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演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成绩斐然。可是,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重要基地的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改革明显脱节或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笔者作为十多年教龄的一线音乐教师感受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深深地体会到高师的音乐教育教学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影响。其中,新任教师首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信息技术教师,也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在学科教学,更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教学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任务,既是全面推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小学一线教师使用当前一些教学资源所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校本资源库的构建和使用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及自身发展带来的便利,并提出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和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人等三方面。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为其教学效能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中的工作环境、工作安排和工作评价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个人对工作成败的正确归因、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对教学效能感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投入是教师教育发展中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它对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工作效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目前教师教学投入的研究多着眼于线下的课堂实践,尚缺乏对"大规模、高频次、多空间"在线教学的问题探讨.文章聚焦于国内在线教学投入的研究,邀请了220名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调查,模拟了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北京市3619名超过十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为样本,从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观、教学效能感、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特色及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八个方面,考察了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路径。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以为四类:消极应付型;经验重复型;发展教学风格型;发展教育思想型;(2)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性;(3)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分布在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各个教龄段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以447名入职一年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现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生参与方面的效能感相对较低;不同学历新教师之间的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学历与专业背景(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对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显著交互作用;人际关系和专业发展机会是对新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力最大的环境因素;新教师入职培训有效性对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力不可忽视;不同环境因素对师范专业新教师与非师范专业新教师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为新教师提供学生学习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学习支持;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新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让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和教学研究;加大对新教师入职培训力度,提高新教师培训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继续教育是北京教育学院一项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对学院、特别是对承担继教任务的一线教师也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加强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从而把继续教育工作搞得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叙事"这一原本有些陌生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一线教师了解并运用。在课堂教学、校本培训、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叙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之举。一、教育叙事的特点教育叙事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熟悉的言语方式来表达和叙述教育教学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