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和生活压力容易使人心态浮躁,甚至殃及身心健康。如果在工作之余,能挤些时间练习书法、绘画等,就能使紧张情绪得到调节。练习书法,是一种静与动的过程。民间有句俗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何为相?也就是姿势。练  相似文献   

2.
洪仁文 《军事记者》2001,(10):41-41
本刊讯洪仁文报道:“转业只两年,板凳还没坐热,就当上了管几十号甚至几百人的‘头头’,真有两把刷子。”这是二○九医院工作人员对本院两位转业干部的赞叹。这两位干部就是1998年从该院转业的景长军和彭景林,他们转业分别被分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电视台和牡丹江日报社工作。他们刚到新单位上班时,曾被戏称又来了一个“站大岗的”,意为部队来的人都是为他们打杂当保卫的,不是干新闻的料。两人听后,没有和他们计较,而是主动要求到新闻一线当记者,抓“活鱼”,写“大块头”。当他们工作了一年后,就以写稿质量高,新闻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3.
强化编辑功能的两个途径刘如森集中精力办报,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编辑功能,这是勿庸置疑的。强化编辑功能的呼声,近几年来也常见于新闻界报刊,可见大家对强化编辑功能重要性的认识已在逐渐提高。于是,经常听到有些报社老总的一句口头禅:编辑要坐住板凳。“坐往板凳”似...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基本功是多方面的。但是,要做一个好编辑,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约稿的基本功。要约到一流的稿子,要约到自己专业或学术领域最高水准的稿子,是每个编辑的愿望。然而,这样的稿子大都出自名流大家之手。作为一个普通的编辑又怎么才能约到这样的稿子呢 ?这确实是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有人常说,编辑是无冕之王。好像编辑很尊贵,权力也很大。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编辑的很多苦衷是外人所不知的。特别是当你初涉此项工作,既没资历,又没名气,却突然要向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这些权威人士约稿子,那种心理障碍会有多大,是可想…  相似文献   

5.
一个主持人不管你主持的是什么类型的节目,你得首先是一个健康、自信的人.人品端正,举止有礼,不萎靡、不矫情、不自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的身体里装着一个健康的头脑和一颗纯净开放的心灵--这不但是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有教养的现代国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怕记者没稿子,就怕缩辑有框子。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还是办给人写的?编辑是要为记者做嫁衣,还是要给记者当伴娘?不怕记者没搞子,就伯编辑有框子。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前沿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民 《中国编辑》2005,(5):50-52
目前,在各行各业里,大家都在谈专业化生产,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编辑成为行家里手,正是出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之一。这就要求编辑必须站到行业前沿去。更准确地说,编辑必须站到专业的前沿或专业普及前沿、表达和形式的前沿、出版和市场的前沿,以及沟通的前沿。能否站到这几个前沿,是决定编辑能否成为一流编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是编辑”——叶至善编辑艺术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鲁 《出版科学》2000,(1):52-54
世界上自从有了“编辑”这一行当,也就有了“编辑学”和“编辑艺术”之说。有人怀疑过它的存在,认为编辑无非是“为人作嫁”而已,一本书的问世与传世,主要靠作者和作品的好坏,至于编辑,不过尽了点分内的、技术性的职责罢了,有何“学”与“术”可言呢!然而从22岁起就跟着父亲叶圣陶学习当编辑,一直当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还“老觉着没做够”的叶至善先生,却并不同意当编辑是“为人作嫁这  相似文献   

9.
随笔──无韵也是诗向前记得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位编辑,他让我写一篇独白。那时的我从未正儿八经动过笔,更没奢望过发表。于是,我只好把我“个人内心的话语”当成日记写了二、三百字,并寄了出去.没料到,一个星期后,我的那篇“大作”竟然发表了,而且引起了出乎意外...  相似文献   

10.
位子     
农校在郊区.离城里四十多里。学校的班车连坐带站可以容下七八十人。这些人中中层以上干部占一半,普通教师占一半。学校早就订下了规定,中层以上干部在车上有个座位,比如1号座位坐的是王副校长,2号座位坐的是胡副校长,3号座位坐的是钱副校长(校长和书记有专车)。以此类推,官越大.越坐在前面,官越小,越往后面坐。到最后36号座位为止,都坐着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而普通教师.只好站着了。  相似文献   

11.
平淡人生     
吴罡 《湖北档案》2005,(3):33-33
岁月的河水无声地流淌着,感觉似坐一小舟,轻轻的,飘过了一站又一站,在平平淡淡中,飘进了人生的第37个驿站。  相似文献   

12.
渴望好稿     
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本人当编辑时间不长,却饱尝了“等米下锅”的焦急滋味。那种心慌,时常搅得人食无味、坐卧不宁,有时候竟到了内火攻心的地步。 好稿太少了,这几乎是所有编辑同事共有的感受。一些通讯员朋友可能不理解;我不是投了许多稿件,也没编用,你怎么说“没粮没米”呢?确实,每天案头都有一大摞稿件等待处  相似文献   

13.
许多执法单位和服务部门喜欢聘请一些非本单位的人员来担任监督员,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本是件无可厚非的好事,但一些新闻工作者常被作为邀请的对象,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请外人来当本单位或部门的监督员,我想本意应该是让这些清楚的旁观者对工作进行监督,或提出中肯的建议,或提出善意的批评。而某些单位和部门热衷于请编辑、记者来当监督员,这里面恐怕有另一层用意吧。据了解,为了让监督员们热心于自己的工作,也为了联系方便,这些单位或部门逢年过节要请社会监督员们坐一坐、沟通沟通感情,甚至送点礼物,加强加强联系…  相似文献   

14.
书林穿梭     
林全 《现代出版》2013,(1):F0003-F0003
八十年代,懵懵懂懂,七十二行,偏偏选择了编辑工作。理工科学生,心存科技兴国的理想,忽然感到虚无缥缈。实习期,站在印刷机前,看见满脸油墨的印刷师傅,听到:你永远当不了教授了!无比沮丧。眼神呆滞,随时可能另寻出路,回归心愿。  相似文献   

15.
20余年的军旅生涯,我从一名连队战士报道员,到团、师、军新闻干事,再到《解放军报》的记、编辑。回顾这条虽不辉煌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成长之路,我有一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越是同行、越是同吃一锅饭、同揭一杆旗的“自家人”,越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否则,就越容易出现“一家人常说两家话”、“最陌生的人是自己人”这样的滑稽和尴尬。2001年元宵节刚过,《解放军报》年度记会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一个记的凳子尚有余温、编辑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的“老”记、新编辑,我发现不管是会上还是会下,编辑、记之间,最热切的渴望、最迫切的期盼,是希望彼此能够有更多的沟通、更深的理解。联想起平日里经常听到有的作抱怨“真不知道编辑是怎么想的”,而编辑又常常感叹一些作“说了那么多还是没领会我们的意图”这样的“残酷现实”。我更加感觉到通过《军事记》这个桥梁,加强记与通讯员队伍沟通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我谈了上述感想并提出上述建议时,《军事记》的领导和编辑们非常重视,当即决定推出《编辑心语》这个小栏目,并厚爱加错爱地让我来先开几炮。面对记、通讯员队伍中的如林好手,面对编辑阵容中的方家硕儒,我战战兢兢地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唉,不多罗嗦了,反正是聊天,聊得大伙觉得中听,我就多聊它几回。如若大家听得乏味,不妨直吹“口哨”,我会赶紧闭嘴,另请高明。  相似文献   

16.
钟山风雨起苍黄之日起,我就同这张马蹄桌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我没料到,在马蹄桌边一坐就是40年,从青丝到白发,甚至连座位也没有换过。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我已记不清在她身边度过多少个紧张的、激动的不眠之夜。说起这张桌子,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它问世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是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马星野亲手设计的。这是一张为夜班编辑特制的办公桌。它状似马蹄,有10个座位,内围中心处是一张可转动360度的转椅,一看就知道是社长、总编辑坐的,他可以随时向半圆圈内外的各版编辑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17.
广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今日报道》改版,其突出标志便是播音方式的改变,即播音员由原来的端坐 台前一变而为现在屏幕上的出现方式:播音员站着播,辅以手势,无任何台面作依托。这固然反映出电视新 闻节目求新、求变的趋势,但新的未必就是合理的,此站播果真好过彼坐播吗? 首先,从景别的角度看,《今日报道》原来的坐播采用近景,现在的站播采用中景。在中景画面里,观 众看到播音员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这个景别可以展现人物的情绪、动作和情感,亦能表现一定的环境气 氛。而在坐播所附丽的近景画西里,播音员表现出胸部以上部分。这…  相似文献   

18.
(广播部分) 对农村广播 农村干部怎样当(丹风站1卜23辑董世祥王槐茹) 说说农村社会化服务(眉县站12金荣) 对农节目(黄龙站7.27编辑 我唱土地这台戏(省电台12.19洪谱编辑胡宗礼王洪谱) 省长书记爱农家(省电台1?。勿雅琴编辑马景华刘雅琴) 农村专题炳顺等编一等奖 新闻 延安兴起当代新的“延安热”(省电台6·6 任柏林) 安塞腰鼓亚运情(省电台9.23邱文重赵永瑞) 汪大妈自设家庭计划生育奖(米脂站11。28孙成纪高德怀编辑孙成纪) 新闻专稿 乡下人言国政(宝鸡市台4.22雷明德杨讲生李继民编辑雷明德) 和“锅巴王”谈产品结构调整(省电台12.5孙景贤…  相似文献   

19.
苦耶,乐耶!?     
步出校门,进到湖北日报当编辑,一晃30好几年就没挪窝。虽编过文教、理论稿件,但较长时间是编辑文艺副刊或主持这方面的工作。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无疑是对编辑奉献精神的赞誉,同时也是编辑本人的自嘲。确乎,在一次某作家的作品讨论会上,有位老编辑嗟叹:“缝缀了一生,自己到头来只有几块尚未连缀成衣的布片。”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5)
编辑要当读者的“眼睛”文/韩晓晖新闻三味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细节、信息,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