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解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时,应分清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物体运动中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方向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效果是它的分运动。  相似文献   

2.
3.
<正>物体受到绳或刚性杆的牵动与约束,从而引起的物体与绳或杆之间运动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相关运动。解答此问题的最佳方法是按效果进行速度分解法。推导:如图1所示,光滑AB杆水平固定,另一细光滑轻杆可绕AB正上方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二杆均穿过光滑小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两个重要的矢量分解的技能:一个是“力的分解”;一个是“速度的分解”。力的分解和速度的分解的本质都是按实际效果分解。但许多学生往往受“力的分解”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产生一种负迁移,对“速度的分解”找不到其实际效果,而与“力的分解”的表面现象混为一谈,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采取分步推进、合成提炼,形成了速度分解的优选法——垂直分解法。  相似文献   

5.
一、有关"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是将目标和内容设定为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运用各种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构建出有利于学习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中一种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才能  相似文献   

6.
“分解”是处理平抛、类平抛等曲线运动的基本思想.如果对“分解”的思想再进一步应用,把它引申到普通的曲线运动中,能化繁为简,轻松解题.  相似文献   

7.
“评点法”是从传统的古诗文评点借鉴来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抓住关键设“点”,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字生步步深入地探求。在此基础上,围“点”作评,就关键处做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小说教学普遍感到“难”教。难点之一因为它“长”。篇幅长,课时有限,仅读一遍就需要二三十分钟,确实不好处理。“评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它突出重点,长文“短”教,把教学目标定在关键处,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不搞面面俱到。难点之二因为它“易”。学生读得懂,教师在课堂上“抖”出来的,若都落在学生的“意料圈”内,学生自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一章中,大多数学生感到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求解关于绳子、杆子、光线、声音某一方向速度的习题更是无从下手,不少同学搞不清哪个是“合速度”,哪个是“分速度”.本文以绳子模型为例,阐述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只要能“慧眼识绳”,突破此难点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9.
我从1989年开始探索作文批改“两步法”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步骤如下:一、教师评改,师范引导。尝试“两步法”,原则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作好示范,教给方法,激励启发。 这一段的教师评改是为下一步指导学生批改所做的一次有的放矢的“战前”实验,是一项关系着能否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积极性、激发其责任感的总体指导性工作。教师如果站得不高,把握不准,批之不详,条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初三物理《摩擦起电原因》一节时,因学生刚初步建立起电子转移的微观图景,要立即用电子转移观点解释静电现象,学生头脑中缺少感性认识因而感到抽象,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多年教学中,我采用两步法来突破,效果不错,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用“分解质因数”法求正方体棱长探讨与争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超越教材范围的问题。比如一次在教学“正方体的体积”时,学生问:“一个正方体体积是3375立方米,如何求它的棱长?”对这样的提问,我不仅向他们解释这是将来升入初中后会学到的知识,鼓...  相似文献   

12.
以往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唯恐学生写得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煞费苦心地列出一个详细提纲,对重点段需要选用哪些词语,也一一写在黑板上。这在学生初写作文时,有一定作用,但这样长期下去,对培养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没有什么好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写具体”的方法。近年来,我们用“分解事物法”指导学生写具体,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宜城县皖南农学院附中曹锦群认为《化学教学》1985年第一期登载了方绍宣、王宗权同志的《浅谈求解“溶解度”和“析出物”的思路》和胡萍同志的《溶解度和结晶量的简单计算法》两篇文章,提出了关于溶液中晶体析出计算的“比例法”、“守恒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笔者亦对溶液中晶体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过研究,也总结了一种方法——“交叉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用“交叉法”解题,直观性强,方法简单,应用范围较宽,既适合于条件改变时T_1—→T_2  相似文献   

14.
用“问题探讨法”进行自然课教学广西罗拔坤俗话说,百闻不如二见。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思维还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因此各学科的教学都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直观教学。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根本的途径是不断观察,不断研究,不断实验和不断...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我们经常会碰到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的速度求解.几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它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但它们的速度却是有联系的,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关联”速度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分解,二是沿着相互作用的方向(如沿绳、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我们经常会碰到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的速度求解.这样的几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他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但它们的速度却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正>预习方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拐杖",要方便、易行。预习方法熟练掌握后应该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需要两节课或者三节课的时间。所以,从学生三年级开始,我就教给他们"两步八字"预习法。  相似文献   

18.
预习方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拐杖,要方便、易行。预习方法熟练掌握后应该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需要两节课或者三节课的时间。所以,从学生三年级开始,我就教给他们两步八字预习法。  相似文献   

19.
两步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步应用题既是简单应用题的延伸和扩展,又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开端。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好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性进一步。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尝试探究法教学九义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