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诵曾是我国旧时私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填鸭式的,完全依靠死背硬记的教育方式被现今的大多语文课堂予以否定。综观现今小学语文课堂,大多被教师的滔滔评析、不断提问,学生的反复读书,回答问题所替代。  相似文献   

2.
田月红 《学语文》2010,(1):55-55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通过朗读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还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不失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朗读作为其形式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4.
王雪英 《现代语文》2013,(12):101-10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式,也是初中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目前的语文课堂已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即使有也是为了凑时间的替代品,或者为了听课而制造声势的工具。《课程标准》中阅读部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此种现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的丰富情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如何让情感回归语文课堂,让丰富的情感充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率,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感、美感、人文感。通过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从诵读唤醒情感;表演激活情感;语言沟通情感几个方面来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繁多的背诵任务是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对于背诵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完成背诵任务是不成问题的;对于缺乏背诵能力的学生来说,背诵是非常头疼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许学平 《学周刊C版》2011,(6):157-157
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课文还没读上几遍,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有的教师干脆自己唱“独角戏”,或任由学生做“群众演员”;有的教师用多媒体“一灌到底”,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会不会接受;有的师生一起进行“才艺展示”,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认认真真,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使教学变质、变形,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很难看出来。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今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语文课堂存在许多非语文的东西。这些非语文的东西掩盖了语文课的本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文课应走出误区,保持"自我"。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注重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在这种新精神的倡导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尝试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分注重角色变化和教学方式改变的一些现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作了讨论解疑后,就转入了由文本而延伸的扩展性训练,或听说训练.或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听写"这种传统的训练方式,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少老师不敢深入,觉得听写占用了太多有效的教学时间,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即使有复习词语这一环节,也大都采用单一化的"读一读"的模式。"听写"真的过时了吗?我们该如何把握"听写"的时机呢?一、"听写"应该留下来听写词语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项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有着  相似文献   

11.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个高三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多年执教高三,多次尝试朗读教学方法,’让朗读回归高三语文课堂,还语文教学一片生机,曾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注重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一股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返璞归真,追求人文精神的本色回归。  相似文献   

13.
应玲 《中等职业教育》2007,(6Z):67-68,79
富于魅力的语言应当回归职高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表达,能让平面的文本立体起来,将静态的符号生活化,从而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东西电在迷惑着我们:过多过杂的教学内容、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一味迁就的评价方式……笔者听过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以及竞赛课,  相似文献   

16.
王岩俊 《现代语文》2014,(1):107-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宝贵经验,要求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书读得多语文水平就会大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绚丽,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彩,语文课堂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林林总总的知识、方法、情感目标,让语文课堂日益"臃肿"和"累赘",教师和学生都不堪其累,这样的语文课堂与最初的目标渐行渐远。那么,如何删繁就简,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呢?本文从简化目标、简化内容、简化设计、简化方式、简化语言、简化学法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近几年大家都在热议的话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话题,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有着诸多本真意义上的缺失。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人们都在思考着,都在实践着,更重要的是做出了诸多实践意义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花样繁多、朴实缺失;二是虚浮有余、扎实不足;三是人文过剩、工具不够。为此,有学者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确,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一颗平实灵性的心,以便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常态。何谓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呢?笔者认为,回归常态的语文课堂有三个特点:简、实、趣。其中,实是核心,简是实的前提,趣是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杨敏 《时代教育》2010,(9):140-140
语言的学习,有各种大家津津乐道的学习方法,但背诵,一直被大家所忽略,自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之后,人们也开始慢慢意识到背诵的作用。本文即是本人根据前人的教学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关于背诵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