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以《敦煌愿集》所收材料为对象,用统计法定量分析了“並”、“并”、“併”三字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并”、“并”义别,“並”主要是“并列”义,“并”主要是“并且”义;“併”则可通“並”、“屏”、“病”、“秉”等字。这对敦煌写本的整理,以及传世献的校勘、《汉语大字典》的修订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象形字。甲骨文像火焰升腾的样子,金文线条化,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火。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和热。  相似文献   

3.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段玉裁注曰:“依类象形,谓指事、象形二者也。指事亦所以象形也。文者,错画也。交错其画而物象在是。……形声相益,谓形声、会意二者。有形则必有声,声与形相軵为形声,形与形相軵为会意。……按,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  相似文献   

4.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5.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  相似文献   

6.
俞晓红 《学语文》2006,(1):48-48
“处”是敦煌变文中的一个高频词。钛目乾连冥问救母变文》中18段韵文,有15段用“……处”句式作为引导,如“吸着和尚化为灰烬处”:《降魔变文》有16个“处”字句,如“舍利弗共长者商度处,若为——”。另如《王昭君变文》:“乃哭明妃处,若为陈说。”《李陵变文》:“李陵共兵士别处,若为陈说。”《张义潮》:“汉将雄豪百当千处。”《张淮深》:“不觉流涕处,若为陈说。”《汉将王陵变》:“二将斫营处,谨为陈说。”  相似文献   

7.
的的鱼 《初中生》2012,(4):14-16
正阅读背景:中国人接触"汉"这个字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汉字、汉语、汉族……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可是,对于"汉"字,你到底知道多少呢?别跟我说:"俺就是个汉人,难道还不了解这‘汉'字?"也别说:"你们汉文有啥新鲜的,不就那几撇几捺几横几竖吗?"甚至有某邻国人称汉字是他们的专利……别急嘛,先看完下文,你就知道牛还是要少吹的!瞧,我说对了吧?哈哈!  相似文献   

8.
陈莹 《文教资料》2009,(30):43-44
“嫖”这个现代汉语中十足的贬义词.在古代却是个褒义词,并能用于人名。本文旨在从读音、词义变化和其同源字等方面.对“嫖”这个字的历史作一个较为彻底的梳理,用实例来证明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燀"均见于《说文解字·火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字系"■"字的讹误,从火"■"声,属侵部,与属谈部的"惔"旁转。本文从甲骨文字形入手,认为"■"在造字之初其实与"燀"同为一字,从火单声,而"单"与"惔"在上古的读音非常相近,这样就对"■"的字音字形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张明堂的隶书书法风格独特,人称"铁笔隶书"。"铁笔隶书"既有汉碑典雅、庄重的形态,又有汉简、帛书潇洒飘逸的神韵,更有甲骨、金石文字的筋骨和意趣。"铁笔隶书"源自中国传统书法的隶变,诠释了隶书书法的深刻内涵,是当今书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目前仅见王梵志《吾富有钱时》一诗,而前辈解释多有歧见。文章立足于中古文献典籍。结合音韵、方言、汉语造词语法及文字训诂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从普方古等三个语言平面对词义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以觅其确诂,揭示语源。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表明“貌哨”非为“貌魈”,无“貌丑”义,应属隋唐之际的口头俗语。本义为相貌不正,词义引申为态度不正,意即看不顺眼,诗中义指(妇儿对吾)态度冷淡。  相似文献   

12.
现人教版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中,《过秦论》一文未对“没”、“振”、“倔”三字作出注释,笔者对此存有疑议,现胪陈拙见,就教于大方之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隶变"在我国文字演变过程中有分水岭意义,它在文字由形象转变为抽象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拟用哲学中的内因和外因原理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隶变"的内因是汉字的发展规律,外因是社会背景、书写材料的变化、生活习惯与独特的书写方式以及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14.
清代训诂巨著《经籍纂诂》是今人阅读古籍的必备工具书。然今人诸多论及此书的著作多将书名中的“纂”误作“纂”。从历史演变渊源来看,“纂”与“撰”同,有创作义。“纂”为“缵”之假借,乃汇集义。“籑”与“纂”二字在原始义、语法义、比喻义诸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因此《经籍纂诂》使用“纂”是不宜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清代训诂巨著《经籍纂诂》是今人阅读古籍的必备工具书。然今人诸多论及此书的著作多将书名中的“纂”误作“纂”。从历史演变渊源来看,“纂”与“撰”同,有创作义。“纂”为“缵”之假借,乃汇集义。“籑”与“纂”二字在原始义、语法义、比喻义诸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因此《经籍纂诂》使用“纂”是不宜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肖倩 《文教资料》2012,(27):116-117
"眀"字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出现频率最多的错字,本文从"眀"的使用、"眀""明"的关系和"眀"字的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眀"字并不是错字而是由于类化等原因而产生的俗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素像"习见于敦煌文献。有学者将部分"素像"释为"绘于生帛或白纸之上的素描形象"。通过考察相关例证,该释义有误。敦煌文献中的"素书"谓"写在白绢上的书籍,经书","素像"皆当读为"塑像"。  相似文献   

18.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语一册)有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句中的“必”,中学教材释为副词“一定、实在”,失之。此“必”当为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倘若”。“必”的这种用法,古文中并不鲜见。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书中的异文、对文之证。1《史记·孟...  相似文献   

19.
隶书是古文字长期变化发展的产物,它进一步突破“象形”拘束而抽象化,拓展了书法的用笔变化和字结构的空间安排。隶书在汉代达到成熟,成为全社会的通行文字。现代遗存的汉隶主要有碑刻和简牍帛书两大类,碑刻尤其是东汉中后期的名碑是历代传承有绪的隶书艺术典范,而近现代出土的简牍帛书则呈现出一个更加广阔的隶书艺术世界。隶书在东汉末年逐渐走向衰微,清代隶书随学术风尚转变而复兴,总体成就直接两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学观念演变历程的考察 ,认为文化与文学现象中的“雅正”与“雅俗”之辨 ,不简单是一种文学美学价值观念的变化 ,而是代表国家权力意志与代表个人意志的意识形态在权力斗争天平上权衡的结果。任何一种意志都在通过声称自己的“雅正”身份来获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