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意自定并非没有立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没有自己的立意只是一味图解话题的作文,造就是典型的大路货作文。这类作文写得再好,按规定也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2.
<正>综观近年来小学生作文,有四大误区。误区一:假、大、空:专家指出,近年来发现小学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学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看出是编的;还有的学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与阅卷老师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就是考生通过自己的写作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取高分的过程。纵观各地近年来的一些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获取考场作文高分的十大因素如下:一、规范的书写  相似文献   

4.
每年中考作文,只有不多的一些考生能得高分。究其得高分者的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新等之外,就是作文没有明显“硬伤”,在各个环节上丢分少。相反,大多数考生得分不高,并非都是材料、立意、结构的问题,而是“硬伤”累累。因此,医治作文中的“硬伤”刻不容缓。作文中的硬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拟标题。近年来很多省市的中考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是要求自拟题目。大家都知道,“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去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话题是“把握”,很多考生就简单地采用“把握”作标题。这样,阅卷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5.
去年高考的“大”作文是: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除小说、诗歌以外任何一种文体的文章。这里,明确规定考生作文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也就是说,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事求是,写出真情实感。可相当一部分考生却没有按照这一要求去作文。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广大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坷”。一位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奋发自强,学会用脚写字,而省招…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考场作文很快又要登场,在序幕拉开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这个棘手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作家邹静之在《北京文学》上《女儿的作业》一文中发出如此感慨:女儿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有阅卷教师指出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  相似文献   

7.
作文,历来是各类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受到广大学子的高度重视。据悉,明年上海市中考作文的分值将有所提高,必将促使考生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最近,笔者常常听到应届初三学生向语文老师讨教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作文才能获得高分?或者说,高分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最准确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评分标准解说一遍。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回答太“正宗”,不妨换一个角度,即从阅卷老师最讨厌、最不喜欢哪类作文的角度来和应届初中毕业生聊聊,也许能“歪打正着”,让大家明白写好作文的一些“秘诀”。根据历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我将老师最讨厌的作文概括为三个字,即“假、死、浅”。从考生这方面说,就是“三忌”。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几十万考生写同一个题目,立意相近、素材基本相同、思路都很清晰,如果考生有优美的语言,那么就可以打动阅卷老师取得高分了。有位阅卷语文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还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  相似文献   

9.
笔者参加了2010年安徽卷作文题的高考阅卷,前后十天评阅了四千余份试卷,见识了很多文笔优美、立意高远的高分作文,也发现了不少考生在审题、写作时的失误。在此,我把阅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最常见的问题总结出来,给同行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帮助,也便引起考生们的警觉,以待来年不再发生类似的失分情况。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不少学生常这样抱怨。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以下的五个要领,那么,就可以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要写好作文,第一个要领就是“拟好作文题目”。近两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考生就话题构思立意,有一定的灵活性,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文。但笔者发现,不少考生文章写得不错,但拟题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人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进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随着新一年中考的来临,因为作文60分的高分值,语文教师不得不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作文。 作文得高分是每个学生的梦想,如何得高分更是教师和同学都非常关注的。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因为考场作文的特殊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题目,再加上“快速的阅卷“(有教师戏称60秒定分数)。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考生,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文学创作,要把作文写好,一定要讲究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2.
一据《文汇报》载,在某省高考语文阅卷分析总结会上,不少阅卷教师对高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出了许多生活的“坎坷”:一位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奋发自强,学会用脚写字,而省招办的负责人却表示,当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高考前父母双亡……且不说这些考生制造的这些“不幸”多么令父母伤心,单就考生们编造这些“不幸”时的大胆和坦然,就足以让我们震惊了。2005年高考广东省评卷情况通报会上,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说,…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高考,作文高分的突破成为众多学子最揪心期待的大奇迹,期盼着“拿下”阅卷老师,获得满分;同时很多同学,担心“莫名其妙”地栽在作文上。高分的突破是否是许多人认为的“靠命”?底子较差的考生,是否就不能拿高分?我坚信奇迹尽在自己手中,一切皆有可能。如何给评卷者一个打高分的理由,这里所谈的作文“方略”多少有一些“离经叛道”的味道,把它说出来可能会招致非议,但它确实是一获取作文高分的途径,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阅卷场上,高分作文是有其固定“长相”的.阅卷老师能于茫茫试卷中一下发现,并给出高分,在于这些作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生命力、生活味、生存观. 一、生命力.高考作文的写作其实并不是考生们想象的那么难,而是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浅者表其浅,中者传其中,深者达其深.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平时的改卷当中,我们常发现有些作文写得不错,立意似乎也暗扣了主题,但文章就是不点主题或不点明话题,乍读过去给人主题不明的感觉,结果得分很低,确实可惜。我们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犹如山中神仙,水中蛟龙。古有“诗眼”“文眼”之说,现在有“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之说。考场作文尤其要把点题放在显要位置,因为话题作文的点题不同于一般作文的点题,其点的是材料中给定的话题,向阅卷老师昭示的是自己的作文始终没有脱离话题范围。那么在短时间内如何点题,才能让自己的文章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学生参加高考时作文得高分,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将收录高考满分、优秀作文作为教学宝典,破解出一个个可以获得阅卷者青睐的成文模式。由于高考试卷阅卷时间短,作文写得辞藻越华丽、情节越悲情、排比句越多、经典人物和历史故事事例罗列越多,便越容易获得高分。以至于大部分应考作文不会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中考终于在紧张的应战和有序的阅卷中落下了帷幕,莘莘学子又将为自己的作文是否得高分而忧心忡忡。尽管在平时的考试作文及训练中,学生自认为写得情真意切,洋洋洒洒,可一到老师手里,不是立意不够高远,就是题材缺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一直是语文科的半壁江山,此理人人尽知,但长期以来,作文课的主角一直是立意选材、行文等内容,而对书写、字数、题目等形式的东西有所忽视。内容决定形式固然是常理,但如果忽视这些形式的东西,有时便会在高考中因小失大,功亏一篑。现将在高考作文阅卷中的切身感受说出来,以求共享。一、书写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通行证”。书写是语文基本素养之一,高考阅卷的高强度和高速度要求考生必须将字写清楚,然后才能谈得上批阅。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分作文的书写必定认真,或者说书写认真的作文得不了很低的分,反之亦然。可见,书…  相似文献   

19.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这是一句流传很广也流传了很久的高考警句。那么,高考作文该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考场作文,必须取悦评卷老师,考生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一些“亮点”,这些“亮点”就要像美丽的风景一样展现在人家眼前,令人流连忘返。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评卷体验与感受,对广大考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训练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前提,考场发挥则是能否拿到高分的关键。考生如能在把握高考作文规律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实用的“小绝招”,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拿到高分的通行证。一、精心装扮,强化视觉冲击。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它在评卷老师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它必须具有“抢眼”的亮点,具备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在阅卷老师判分的“第一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