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强化公平法治基础上的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范式。增进人民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改善民生必须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民为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思想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构建和完善公平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和完善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络的重要作用。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杜文彬 《江苏教育》2023,(19):25-28
作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一环。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指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协商共同推进课程不断优化的过程。本研究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机制与治理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行动逻辑。实现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应深化立足学生发展的课程治理目标,聚焦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治理内容,完善多主体协商共治的课程治理过程,规范基于审议的课程治理工具,以此实现学校课程共建、共治、共享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精细化社会治理指的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实践,以共享共治、良治善治、规范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精细化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化解社会治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多元共建的社会治理框架,实行社会治理过程的精细化管控,进而推进社会治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业特色高校治理经历了隶属行业的垂直管理的行业化阶段,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去行业化阶段,目前面临着“再行业化”的挑战。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需要树立共同治理的价值取向,内部坚持特色发展,外部与行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构建政府统筹、高校主体、行业引领的新型治理关系。在共同治理的实践路径上,政府应该进一步发挥牵引共治的作用,形成行业共治的结构体系,提升行业特色高校共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失效性、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失衡性、政府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失信性等原因,当前我国社会稳定风险治理效能低下,社会稳定形势较为严峻,亟须从理论上探索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新路径."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理念升华,为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提供了新的审思视域.根据"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发展要求,社会稳定风险的有效治理需要从转变发展理念、完善评估制度、重塑政府信任出发,以实现社会稳定风险成功预警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中,十九大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了新的部署。"共治"二字充分体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社会已不再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管理,而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如何化解居委会工作困境,发挥其自治作用已成为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实证研究,以郑州市G街道居委会为例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对其工作人员及居民的访谈,深入了解居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如何化解问题,力求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它既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又契合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为世界现代化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底色。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引下,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实践、属性及意义出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分析中国基层治理的独特之处以及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从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打造“三治高度融合”的治理机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形成“上下双向互动”的治理形态、构建“一轴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活动.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应实现治理理念从质量管理转向质量治理,治理目标从政府构建转向共建共享,治理主体从一元自治转向多元共治,治理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治理文化从制度约束转向文化自觉.新时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探索以"质量为本"为理念,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以多元主体协调参与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文化自觉为重点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向度,有效的家校合作则是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传统的家校合作以“共育”为基础,存在认知、价值、层次、能力四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制约了家校合作的成效。教育治理理念为新时代家校合作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从“共治”视角创新家校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浙江省舟山市注重通过家校合作创新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结形成了“依托制度建设,强化学校的家校共治意识;依托机构创新,保障家长的学校治理权利;依托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共治能力;依托课程共建,深化家长的治理参与程度;依托教育研究,梳理家校共治的校本经验”等维度的教育治理经验——“舟山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公共伦理价值,但也给基层政府治理带来诸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系统化,构建基层行政伦理组织体系促进基层数字治理的规范发展,加强对数字治理伦理教育营造良好数字治理氛围,发挥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综合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治理体系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参与教育治理的各方进行建立关系的一种过程,现代化是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本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增进和实现参与教育治理各方(政府、社会、学校)之间关系"现代性"的过程。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以教育治理体系内涵为出发点,从分析教育治理体系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角度,来探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从而为系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中国政府顺应平台时代趋势,在国际交流合作、民主协商与廉政治理、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全方位推进搭台型治理,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政府的搭台型治理是平台时代观、生态系统观、平台领导思维、为民服务初心共同指导的结果,展现了与时俱进、开放共享、合作共治、赋权释能、造福民生以及政府主政与公民主权有机统一的逻辑理路。其不仅释放了经济社会活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还对未来国内外的政府治理现代化、搭台型治理产生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校老旧家属院区的管理模式变迁带有强烈的时代发展烙印,本文通过梳理高校老旧家属院区的管理模式变迁,分析管理模式现状,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的社区治理角度,探讨构建适合高校老旧家属院区的社区治理模式,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4.
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的集团化办学采用兼并一体化、名校托管、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通过完善党组织决策机制、学校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治理主体的参与活力;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互联网与综合治理、课堂教学、学校教研有机结合,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对中国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而且将会提升党和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决定》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取向从注重和维护社会稳定向重视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完善人民民主、增进市场自由转变。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教集团所面临的外界环境的复杂性、治理主体的多诉求和深入合作的高难度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治理.资源共建共享是职教集团深入合作发展的逻辑起点,基于资源的使用权构建职教集团治理体系能促使职教集团内部治理从“单兵作战”转向“共建共享”.职教集团合作共享的重要内容是知识技术技能与教学物质资源.职教集团治理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尊重职教集团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联合设计合作共享治理机制.合作共享为职教集团治理从“共治”走向“善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学校、市场、社会等诸多主体走向协同治理的过程,蕴含着一种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跨界"属性的教育类型,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凝聚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多方主体的力量。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价值信仰,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所组成的有机治理集合。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有效构建,能够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价值同构和治理行为协同,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治理活动的有序、有力、有效运转。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进程中还面临着学校的"主体性危机"、治理模式的"单中心主义"倾向、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点和共识不足以及行政文化"凝结"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以构建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为契机,推进理念变革,重塑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公共价值信仰;重塑政府职能,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新型主体关系,实现行政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共治;注重利益调节,实现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内驱力的最大"聚合"。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下的一个基础性命题,各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很难有一个普适性治理模式。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结合结构主义理论,以上海S村违法建筑综合整治为个案,尝试建构一个城乡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文本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于治理的结构基础和治理环境。为了真实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因时因地制宜,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整体社会治理模式,治理主体轮流置换,破除条块区隔,赋权增能;治理客体双重建构,重塑城乡一体生产生活空间;治理机制联动安排,政府保障政策产出,市场提供资本供给,社会提升自治水平,构建能够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是遵从治理规律的应然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在职业教育校企人员双向流动领域的全新探索,有利于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职业院校强化职业教育特色、夯实类型教育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共同体建设面临理念共识凝聚力不强、文化心理融通性不足、制度保障支撑度不够等诸多挑战.因此,应遵循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将"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建设成理念耦合的"价值共同体"、心理融通的"人文共同体"、责权协调的"发展共同体"、科技赋能的"智能共同体",从而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