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的是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问题,通过建立相邻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对两个相邻的交叉口的配时优化,减少交叉口处的停车与延误,最后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长江西道与天山南路和长江西道与贺兰山路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优化对象,利用服务水平与平均延误时间关系表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不仅缩短了两相邻交叉路口的信号周期时间,同时还减少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降低了平均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达到了配时优化的目的,两个路口的各相位服务水平均有提高,比Webster模型优化的结果改善地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交车到达交叉口时其通行方向相位所处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绿灯延长与红灯缩短两种公交信号优先感应控制策略。基于车辆到达与离去的车辆停车与消散原理,对两种信号优先策略实施前后的各相位车辆总延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公交车与社会车辆的平均载客量进行整个交叉口的人均延误变化情况分析,基于人均延误减小的原则,求出绿灯延长或红灯缩短的理论时长,综合考虑影响相位的最短绿灯时长,确定能够满足各相位通行需求又能实现公交优先的信号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延误计算模型与公交优先时点判断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汤晖  倪艳明  罗强 《考试周刊》2010,(24):158-160
在交通波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作者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创建了交叉口类、信号灯类、车辆类等信号交叉口的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仿真系统,给出了自动和人工控制两种模式的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仿真演示,能够直观地观察信号控制下停车波和起动波的产生过程。在仿真结果中,给出了仿真条件下交叉口的排队车辆的拥挤持续时间、消散时间、最大排队长度、拥挤车辆总数等参数的统计方法,为交通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5,(5):89-92
针对大型Y型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问题,以福州市华林路-六一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结合交叉口信号控制相关成果,对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信号相位相序、信号配时等进行设计,建立了大型Y型交叉口二次停车模型,并应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交叉口交通运行进行评价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停车控制方式后,交叉口的车辆平均延误和车辆平均行程时间均有下降,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确定的突发事件危险区域与疏散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仿真与路网优化的疏散区域确定方法.该方法包含3个模块:运用车道反向设置与消除交叉口冲突综合策略,对疏散区域内的路网进行优化;应用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动态疏散仿真模型,对待疏散车辆在疏散区域内路网上的动态运行状况进行模拟,获取临界交叉口车辆到达的估计值和待疏散车辆离开危险区域的时间,并对当前疏散区域范围的设置进行反馈;基于疏散车辆到达临界交叉口的状况,计算临界交叉口延误,并将其作为该交叉口是否仍旧为下一次迭代的临界交叉口的判定值.通过迭代,疏散区域范围逐渐扩大,最终确定合理的疏散区域与区域内的路网优化方案.应用上述模型与迭代算法,基于南京奥体中心周边停车设施、道路网络分布与道路基础设施现状调查,获取疏散状况下的疏散区域与路网重构方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Y型交叉口的交通问题,以Y型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Y型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对交叉口交通设施、信号控制参数进行设计,以避免各向左转车流之间的冲突.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Y型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前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车辆延误,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城市街边停车位紧张的问题,结合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出一种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红外线传感器和光感传感器相结合进行车位探测的智能系统,从而实现路边停车点和车辆的双向信息传递功能,方便车辆在城市中停车.本系统巧妙运用了红外线传感器和光感探测车位的方法结合北斗卫星定位导航功能,使手机端用户能够在城市中快速寻找到车位,并且在停车后对车辆、车位信息进行记录,便于交通执法部门疏通交通时能够快速寻找车主,并对其车辆进行挪移,从而避免因停车问题以及乱停乱放行为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通过城市停车优化系统可以有助于城市交通的改善,使城市停车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白石路深大段平峰时段车流稳定,粤海门村交叉口与桂庙村口交叉口之间的距离适中,两个十字路口的距离为1.4 km,且信号配时方案相似,适合绿波带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人工计算法对该路段的两个交叉口的车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和信号配时相位、配时时间的确定,然后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进行了3种绿波带配时方案的优化,并用VISSIM建立该路段的仿真模型,检验修正仿真模型后,实现VISSIM的微观仿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3种优化方案中,双向通行合计的延误时间、停车时间和停车次数比原配时方案分别下降了36.5%、36.8%和40.6%,有效提高通行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停车线法建立了多相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并对直行车道和左转车道均为一条以及直行车道为2条而左转车道为一条这2种常见状态下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主要和信号周期长度、相位配置、交叉口几何设计和车辆跟车时距等因素有关.考虑车辆到达率时的信号周期长度和相位配时设置问题,建立了基于各相位剩余时间均衡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确定出信号周期最佳时长以及各相位时长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所建立周期和相位时长的计算模型较现有的模型更简便实用.最后,选取了一个实际的交叉口,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其周期和相位时长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黄灯的产生与作用,指出黄灯使用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对取消黄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取消黄灯,实施绿灯3秒闪烁措施,可有效减少道路交叉路口事故隐患,保证路人及行车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倒计时对信号交叉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为量化驾驶行为规律,研究倒计时交叉口驾驶决策模型,探索其对通行效率的作用效果,以福州市典型交叉口为例,分析倒计时对信号交叉口驾驶决策的影响,以期为交通管理部门选用此类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市交通信号灯控制存在着非线性动态特性,对其进行控制时很难进行精确的数学建模,同时路口交通流具有重复性特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为了减少路口车辆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利用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对信号灯周期和各个相位有效绿灯时间进行优化,从而对路口绿灯进行最大化利用,保证车辆在路网中能够高效、平稳地通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迭代次数达到 15 次之后,排队长度相位差和误差都趋于零,减少了交通拥堵时间。  相似文献   

13.
For the realtime classification of moving vehicles in the multi-lane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a length-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o extract the moving regions of interest, the difference image between the updated background and current frame is obtained by using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then an edge-based shadow removal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Moreover, a thresholding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the region detection of moving vehicle based on location search is developed. At the estimation stage, a registration line is set up in the detection area, then the vehicle length is estimated with the horizontal projection technique as soon as the vehicle leaves the registration line. Lastly, the vehicle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ts length and the classification threshol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require complex camera calibrations. It calculates the pixel-based vehicle length by using uncalibrated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at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Furthermore, only one registration line is set up, which has high flexi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ree traffic video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 for the large and small vehicles are 97.1% and 96.7% respectivel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4.
介绍选择分度驱动机构型号的一种新型计算方法:首先确定该机构的停顿次数、间歇比,并要区分是连续运转,还是在一个循环周期中有间歇停顿两种不同情况,然后计算分度输出的总载荷,其中包括惯量、力和工作载荷三方面计算,最终选择适当的精密分度驱动机构型号以及与其匹配的电机,这是一种既考虑动力学也考虑静力学的比较切合实际的新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To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external charging conditions and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for 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s, a charging management-based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different driving patterns based on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oads. When the vehicle is driving on arterial roads, a constant power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When the driver decides to go to a charging station, the extender-off time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vehicle and the distance to the charging station. When the vehicle is driving on an expressway, a power follower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he range-extender engine is controlled to work over a wide variety of regions to obtain optimum fuel econom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vehicle arrives at the charging station, the proposed charging management-based intelligent control strategy has made the state of charge reach the lowest permissible level after the driver made the decision to charge at the charging station. Therefore, the driver can charge the vehicle with as much clean electric energy as possible from the charging station.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目前在规定道路下进行一定条件限制的等速油耗试验,采用底盘测功机进行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更科学。由于采用计算机模拟道路、气候、风速、湿度等客观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的过程更接近真实车辆使用情况,获得的油耗也更接近实际。对底盘测功机台架试验中模拟各种实际行车路况和环境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开发,并进行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的燃油经济性试验,利用计算机系统模拟一般道路状况下车辆的等速行驶,并对油耗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一般企业或检测机构进行油耗试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纯电动客车为研究对象,为其配备一台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MT)以达到提高其续驶里程的目的。通过调整变速器机械机构及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纯电动客车带自动机械式变速器的传动系统模型;通过整车性能指标确定了变速器的档位数和传动比范围;并以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为目标优化了传动比,从而确定了变速器的参数;最后通过整车性能校核确认变速器的适配性及优越性。结果表明为纯电动客车匹配的自动机械式变速器在能够满足整车动力性能的前提下对提高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构造与原理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电机、电器、机械制图等课程为先导课,又是学习列车驾驶的重要基础。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感兴趣并且从中找到快乐,提高学习效率,牢固掌握地铁车辆各组成系统。快乐的学习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通行效率,首先在交叉口几何形态和交通流量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的标准设计了3组相位方案,其中方案A为常规NEMA双环相位方案;方案B和C是在方案A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位缩减方案;然后使用Synchro软件确定了各方案的信号控制参数;最后运用《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1...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用于公路、桥梁和隧道等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而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无需用户停车缴费,只需在车上安装电子标签,车辆就可以通行,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车辆控制,具有使车辆进出有序、速度快、管理自动化、应收费用不流失以及减少管理人员等特点,使高速公路收费实现电子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