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要回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上,从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文学鉴赏层面,做到"言文统一",但怎么有效地做到"言文统一"一直困扰着一些教师。本文所评议的两篇论文,倡导"因言解  相似文献   

2.
高品质的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的高度融合,从工具理性上升到价值理性.当下的文言文教学需要贴合课标精神,根据文言"语篇"的特征,充分彰显文言文的价值理性,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的独特优势.语篇分析可以从品析"语"、把握"篇"、观照"语篇"等方面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研读,体味理解文言语篇的独特的言语智慧、深刻...  相似文献   

3.
何亚娟 《考试周刊》2014,(93):20-20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初中新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定离不开文言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数量、地位可以用"半壁江山"来形容。教材编排者之所以这样做,用意非常明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探求文化之源,就要从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开始。要想了解、传承古人的优秀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我们去研读这些文言文。但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很多教师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结构,所有的文章会采用同样的思路来讲授——领着学生一段段的翻译,在这过程中指出要掌握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定篇"。这类文言文的价值经过历史的检验,在谋篇布局、思想情韵、语言锤炼上都有其典范意义,其思想性、审美性不言而喻。至于通过文言文教学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显然并非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关注方向。然而笔者以为,有效地开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思维训练之门,恰恰是对当下重"言"轻"文"的单一化教学倾向  相似文献   

6.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文言"而忽视"文章""文学""文化"内容的倾向。在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从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思考并确定文言篇目的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内容,要从"士"的形象等文章层面、章法结构与炼字炼句等文学层面、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化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7.
王荣生教授提出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根据教材类型的不同,其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被视为"定篇"的文章,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的作用,重在对文本本身精神内核的理解和感悟。此文,以《三峡》为例谈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被视为"定篇"文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言"轻"文"现象,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言"与"文"的平衡。就语言文字的疏通方面建议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在学生掌握文言字词等知识的基础上以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中去,充分发掘文本的文学元素和文化元素,探寻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兰芳 《福建教育》2024,(15):47-50
文章以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一体四面”的主张为理论依据,从关键字“阴”“阳”入手,由关键字拎起全篇,层层推进,实现文字到文章、文章到文学、文学到文化的进阶,为探究解决大单元设计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效果弱化问题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也就是说,初中生要通过三年的学习,具备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积累一些优美句段,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准确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把握文言文阅读的习惯和特点,整体感知文章主旨。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无疑就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纲"了。中考时要  相似文献   

11.
<正>文言文教学应该摆脱过去"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刻板、低效、短视的应试模式,应该以"文"带"言",在"文学、文章、文化"的视野下展开。这一理论认识既体现了作为古代文化典籍的文言文的本质特征,也为文言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理论的成功建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具体实践操作的变革依然任重而道远。以文言虚词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以应考为原则,以"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为蓝本的套路还根深蒂固。本文试  相似文献   

12.
徐亚玲 《考试周刊》2009,(23):31-31
方智范教授把文言文分为“文”和“言”:文者,文学;言者,语言。还有一种分得更细:“文”者,就是文章、文学、文化;“言”者,就是词语的积累,古代汉语语法的积累,文言文本身的诵读方法、文言文的语感,其中最后一条是“言”的最高层面。借助于专家对“文”与“言”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黄厚江先生指出,理想的文言文教学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简称"四文统一"。文言文教学在努力达成"四文统一"目标时,应力求实现由言到文再到人的三者的逐步深化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的"言"距离当代久远,在当今社会中使用的概率极低。但是文言文"文"包含的"文化""文学"部分,却经历百年依然富有活力与魅力,对当代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当代人学习思考的源泉与动力。正如韩军老师所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不可或缺。文言文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在文本的"语辞"世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李制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11-113,134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变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为重视人文教育。文言文人文教育的内容多蕴含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充分吸取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中文言文人文教育特点的教学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多传统教学方法中,诵读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运用,值得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研大力关注。文章认为,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通过古今对比的途径和联想、生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文言文中的人文因素,学生在反复诵读文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字字落实,句句对译”成为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一堂课下来,学生或许字词意思弄明白了,全文内容却未弄清。课堂上重视了词法句法的文言知识,文言阅读中最重要的融会贯通被淡化。其实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文化的精粹,从这些语言文字材料中不仅要看到文言,还有文章,乃至文学、文化。要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家人格气质,民族传统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化底蕴。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字词落实和文章内容理解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文”“言”结合,以“文”带“言”,以“意”率“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但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8.
<正>文言文的学习,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好教,有的实词、虚词的释义不同的教学参考书给出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同一课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因版本不同释义也不一样,这就给教学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课程中的"文言文选读"课长期存在着"苦、少、慢、费"现象,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开拓新的途径。从语篇理论观照文言文,可以将"文选"课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转变为以语篇为中心,使学生掌握从表层到深层理解篇章的方法,实质性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明兰 《语文天地》2015,(11):36-37
从古典文学中,我们不仅能品味到古汉语典雅、凝练、简约的语言特色,而且还能领略到文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如果只限于文意的剖析和文辞的解释,既不能真正感染学生,又不能以古代文人高洁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文章、文学、文化的视角入手,运用“比较”手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一些文学、文化的知识,以此推动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一、迁移比较,提高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