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112份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及对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相关文献的研究,在了解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的同时,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心理教师容易被边缘化,但是仍然有一些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中发展得很好。基于“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五个阶段,提出“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型建构”,并探索该模型的实践,提出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策略。结合上海某中学知名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案例,帮助更多的心理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认清方向、找到方法,能够成为“专家型心理教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完成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准则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导致心理不健康。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社会、职业等层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形成新的压力 ,也导致新的心理健康问题。文章旨在揭示课改下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提出维护和促进措施 ,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有效地克服和预防教师的倦怠心理和倦怠行为,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本文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师职业与社会公众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来源于教师的“社会定位”与“自我定位”。道德外显于行为,社会对教师的行为要求源于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正亟需寻找矛盾的解决办法,使之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向、路径、评价等作出了系统设计,提出了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教师职业行为与师德师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从师德师风评价现状出发,基于教师职业行为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测评应构建“三性”测评指标体系、“三全”测评工作体系和“三力”测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表现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中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尽管早已有之,且难以完全避免和消除。但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及其对教育的期待以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有学者甚至称这种现象为“教育中的危机”。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管理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生发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组织管理根源及其干预路径与策略。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偏差和教师评价中的理性主义泛滥与人文关怀缺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组织管理根源;实施以权变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并彰显学校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各地出台的关于教师师德的“禁令”,真是何其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项规范和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惩戒”、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严禁中小学教师奸污猥亵女生”、“教师不得单独与异性学生谈话”……我们不难理解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制定这些“禁令”背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中依然存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个别教师以“恐吓者、鞭笞者、审问官”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研究教师课堂失范行为,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既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变革,也是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一次变革。因此,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进行行为学习,实现观念与行为的同步与适应。教师行为学习既包括行为模仿,也包括行为创新,它是教师对教师职业行为方式的习得、养成和再生的过程,是教师对外部行为方式进行“内化“而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实现行为“外化“的过程。教师行为学习的目的是让教师行为更充分地表达教育学意义,学习的途径在于让思想与行为保持对话。  相似文献   

11.
反思之一:师德修养不够。毋庸讳言,有体罚行为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上是有问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将“爱国守法”和“爱岗敬业”界定为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本质要求。爱国守法亦是每个国家对其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身为特殊群体的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2.
周如俊 《教书育人》2004,(10):28-28
教师承担起教育培养孩子的全部责任,目前,家长、学校、社会把教育神化了,把教师神化了。因此教师们不仅承受着特殊行业所赋予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必须承受一个普通人所应当承受的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帮助,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但是教师心理负担太重了!因此,学校、媒体、社会要用平常心看待教师,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多加指导,多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都是教师,二者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有关。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作为职业人的教师的心理及行为的两个方面。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职业倦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的同时,部分教师也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力有余而心不足”的负性表现,逐渐丧失了工作信心和热情,形成了职业倦怠症。职业倦怠不仅使教师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由倦怠引发的消极情绪、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影响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寻求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不得不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有: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等。文章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诊断和预防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与其心理行为问题之间存在关联.研究主要采用个别访谈的方式,访谈了四川民族地区30名留守儿童.通过对访谈文本的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及心理行为问题,且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低、情绪失落、自我管控力低及自卑四个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容易引发或加剧学习困难.从改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出发预防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在论及教师职业行为要求时.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语言质朴,道理简单,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多从关注教师健康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压力对教师工作行为的影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Kyriacou & Sutcliffe,1978;Blase,1986;李健,2000;Susan,2003)考察了职业压力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但他们所考察的职业行为都较为概括,很少涉及教师的具体职业投入行为。由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干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及与学生的交融程度,因此,我们选取教师职业投入行为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教学行为——课堂互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工作满意感,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一个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方面心理成份的复杂概念。本研究将教师工作满意感界定为,教师基于教师职业对其特定工作,以及工作条件与相关状况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有效地克服和预防教师的倦怠心理和倦怠行为,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本文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