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力 《物理教师》2003,24(2):37-38
1 引言田径比赛规则中 ,为何规定运动员沿环形跑道逆时针跑步 ?有人从地球是一个转动的非惯性系出发 ,用科里奥利惯性力来解释[1] [2 ] ,但结论不一 .有人认为 :在北半球 ,由于科氏惯性力的作用 ,逆时针跑步省力些 ;在南半球 ,沿顺时针方向跑步才省力 ,从而这种规定在北半球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 ,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1] .另有人则认为 :在北半球逆时针跑步时科氏力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力矩会使运动员身体更倾斜 ,不易保持平衡[2 ] .显然 ,对站在地球这个转动参照系中的观察者 (比如裁判员 )来说 ,跑动中的运动员确实受到科氏惯性力的作用 ,但…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理论力学中运动学的难点之一是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分析,尤其是对存在(?)_k的理解问题,总怀疑它的客观性,认为(?)_k是采用了某种方法的产物,因而也可找出回避(?)_k的方法来。 如图1所示的凸轮机构,当凸轮绕O轴转动时推动顶杆上下平动。设凸轮以匀角速度ω绕O轴作逆时针转动,在图示位置瞬时OA=r,凸轮轮廓曲线在A处的法线An与OA的夹角为θ,曲率半径为ρ′。将静参考系固联在机架或地面上,将动参考系OX′Y′固联在凸轮上,凸轮轮廓曲线上与顶杆下端点A瞬时重迭的点记为A′,A′为点A在凸轮上的(即动参考系中)瞬时牵连点,可求出:  相似文献   

3.
定理(笛沙格Desargues)如果两个三点形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则对应边的交点在一直线上。 证明:设有三点形ABC与A′B′C′,对应顶点连线AA′,BB′,CC′交于一点O,对应边BC与B′C′的交点为X,CA与C′A′的交点为Y,AB与A′B′的交点为Z,要证X,Y,Z在一直线上。  相似文献   

4.
第二章旋转与圆 互7、旋转 旋转是绕一定点转动一定角的运动。在这种变换下,平面上任一点和它的象点都与该定点等距离。若R为绕一定点的旋转,尸为平面上任意一点。可记为: R:尸,尸,P‘为R之下点尸的象。 设R为绕原点的旋转,且R将A(1,o)映射成A‘(e,s),另给一点B(戈,0),由比例公式,点B的象为 B,=(1一劣)(05由R:(1,0)‘(c, (一:,e)同样二R3(R ZR:)。 (3)恒等变换可看作绕原点经过0o角的旋转。 (4)假如R为绕原点转动e角的旋转,那么R一‘是绕原点转动一e角的旋转且 RR一1==R一IR二I, (这里I是恒等变换.) (5)满足交换律,即R:R,=R:R:…  相似文献   

5.
求 (证 )定值一类问题 ,由于所求 (证 )的结论不明确 ,不具体 ,不少同学往往无所适从 ,不知从何入手 ,下面略举数例 ,谈谈这一类问题的解法 .例 1 如图 1 ,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O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 ,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那么正方形A′B′C′O绕点O无论怎样转动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是一个定值 ,(人教版几何第二册 ) .图 1    图 2    图 3分析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不规则的 ,要证明它的面积是一个定值 ,关键在探明这个定值等于多少 .现在把正方形A′B′C′O旋转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运动质点相对于固定坐标系和活动坐标系的位矢、速度及加速度的分析,得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的表达式.由该表达式分析了科里奥利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运动质点相对于固定坐标系和活动坐标系的位矢、速度及加速度的分析,得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的表达式.由该表达式分析了科里奥利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例1 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P、Q分别为AB边、OB边上的动点,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点B 图1  相似文献   

9.
l=Fi d、3gJ$ h__I_H HH l Mry 工 j芽人 霎5 h。1、A 一买 *Z、三壬 壬5D二E要口哩于一臼b一干I二B巨乡J、夕纪占,Iapwhop712芝o哆6民三霎巨.B28LU乙上*自乏自I二芒汪?t 乙一hI kk二户口巨雪7I 琳 轴ti X X X B X X 父9 XX 义X【XXX D x X X一【X X X X【/y 义x g 一/X d x XI 4、t、l$dyxx)tx>{x::。X B X XX X穴 IXX。【Z二 X 0王E三 X D ff 生上]王旦 X【旦#9王 s 赵H用铁 0]X O g X C Z X O【)相似文献   

10.
公司的美国专业技术背景科氏力公司斥巨资在美国成立“美国科氏力防辐射民用技术研发中心”。由美籍华人、著名的防辐射专家Mr.Kevin Liu博士负责技术开发。Mr.Kevin Liu先后在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斯密斯航空工业等知名企业工作,主要从事电磁波/场的屏蔽和管理工作,并曾为美国军方从事“电磁波脉冲环境下士兵的保护和军事设备保护”方面研究。Mr.Kevin Liu与同事们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特殊材质的防护面料,具有很强的辐射屏蔽和防护功能。科氏系列产品经防辐射测试权威机构-中国上海测试中心检验:在10000MHZ下,透过面料的电磁波能量被屏蔽掉99.9%,为科氏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证。  相似文献   

11.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应用时要分清相对加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例1 如图1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连接在质量为M的小车上,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地面光滑.小球由静止释放,在杆转动到水平方向的瞬间,杆上的拉力是多大? 分析 地面光滑,所以由小车、小球和杆  相似文献   

12.
题设动点P在直线x=1上,O为坐标原点.以OP为直角边,点O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OPQ,则动点Q的轨迹是( ) (A)圆. (B)两条平行直线.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每小题 7分 ,共 4 2分 )1.在直角坐标系中 ,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称为整点 .设k为整数 ,当直线y =x - 2与y =kx k的交点为整点时 ,k的值可以取 (   )个 .(A) 4   ”(B) 5   ”(C) 6   ”(D) 7图 12 .如图 1,AB是⊙O的直径 ,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C不与A、B重合 ) ,CD⊥AB ,AD、CD分别交⊙O于E、F .则与AB·AC相等的一定是 (   ) .(A)AE·AD   (B)AE·ED(C)CF·CD   (D)CF·FD3.在△ABC与△A′B′C′中 ,已知AB 相似文献   

14.
设研究对象是由几个质点所组成的质点系统,其中某一个质点P_i的质量为m_i,对某一惯性参照系坐标原点O的位置矢量为r_i,作用在质点P_i上外力的合力为F_i、内力的合力为f_(ij)表示质点系统内第j个质点对第i个质点P_i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P_i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册图3—6,是由图1所示装置的实验,得出的加速度跟质量之间的关系图线。在实验过程中砂桶的质量m′不变,把m′g看作是小车所受的恒力,小车的加速度a随小车质量m的变化而变化。课本要求由该图线得出如下的结论: 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即 a∝1/m·但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根据该图线是得不出上述结论的。因为该图线的坐标原点不是(1/m=0、a=0),而是(1/m=0、a=0.4)。只有选取(1/m=0、a=0)作为原点时,才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m→∞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步枪射击测试为对象,在忽略侧风和空气阻力等其他因素情况下,建立了子弹运动方程并完成了特定距离的偏差数值计算,单独将科里奥利力影响与重力影响作对比,证实了在近距离射击中(600米以内)科氏力对准确度的影响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只在远距离射击中才会产生比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1.(巴西)试证存在平面上的有限点集A,使对每点X∈A,都存在A中的点Y_1,Y_2,…,Y_(1993),对每个i∈{1,2,…,1993},Y_i与X的距离都等于1。 注:此题是1971年第13届IMO第5题的特例。 2.(加拿大)设△ABC的外接圆半径R=1,内切圆半径为r,它的垂足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  相似文献   

18.
问题抛物线y2=4x的焦点在弦AB上,O为坐标原点. (1)求△ABO的重心G的轨迹C的方程; (2)设P是轨迹C上的动点,从P作直线切圆  相似文献   

19.
王孟年 《天中学刊》1999,14(5):76-77
1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的修正设物体质量为m,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F,非惯性系(加速参照系)相对于惯性系的加速度为a,物体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加速度为a’,则,或其中叫惯性力.此式就是非惯性系中的质点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它表明在非惯性参照系中,外力与惯性力的合力等于质点的质量与相对加速度的来积.引入惯性力后就可在推惯性系中应用牛顿定律来解决动力学问题了.2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的推广应用在非惯性系中应用修正后的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①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它所受到的作用力.②选取参照系,建立坐标系。③由惯性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高考第19题是很典型的抛物线性质的命题: 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