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泰臣 《四川教育》2007,(10):37-37
【活动再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条毛线,你能用它围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踊跃举手,请生A演示,先将毛线打了个结,试着围了一下,然后望着老师。)师:怎么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义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屏示下图),你们说一说这副画美不美?生:美。师:图上画了什么?这幅画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汇报。(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师:咱们在欣赏图画时,发现了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等可以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出你心中最美的图案?(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并齐读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其中的一个小片断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学片段】师(黑板上画好一个长方形):"黑板上的图形认识吗?你在哪些物体的面上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学生一一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师:"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长短不同的小棒,你们能用它们摆出一些长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指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长方形,可是这个学生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着(事实上,谁也不能非常精确地摆好),怎么也摆不好,下面的学生急得直  相似文献   

4.
【案例片段与评析】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谈话引入,观察照片。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生:喜欢。师: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哪儿的吗?(课件出示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案例】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以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试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生1:有3条边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才是三角形;生3:把3条边连在一起的图形叫三角形……显然学生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因此我鼓励学生试着来画一个心目中的三角形(指一名学生板演),并思考你画三角形的过程其实是画了些什么?(3条线段)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画的三角形怎么样?生1:他画得很直:生2:他画的角很尖……师:老师发现刚才他画得小心翼翼的,你知道他在小心什么吗?生1:他怕挨着的两条线段连不住,留下缝  相似文献   

6.
缘起——【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师出示杂乱放在一起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师:你们能统计一下三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生:能!(学生用第一册学的“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交流一下,你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师:你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哪些知识?这节课你们还想学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新知识?(教师设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生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是什么样的?生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3:怎样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反思: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9.
一、拼四边形1郾拼四边形师:你能用两个三角形拼出四边形吗?比一比,看谁做得快郾请你拼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郾(学生马上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方案,拼成的都是平行四边形郾)师:还有其他形状的四边形吗?(学生又拼出了长方形、菱形、正方形郾)师:还有不同类的四边形吗?(学生拼出了梯形、筝形,有一个学生拼出了任意四边形郾)师:你们是怎么拼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的?生:用了两个全等三角形郾师:筝形呢?生:也是用全等三角形郾师:梯形是怎样拼成的?生:先画一个梯形,然后剪下来,再拼回去的郾师:很好!这就是“逆向思维”郾你知道…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11.
【课例】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教学片断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教室里我们找到了一些图形,再到校园里去找一找,你会有更多的发现。(教师带小朋友走向校园的各个角落)(广场上)生:老师,我看到这些小旗都是三角形的。(广场上空悬挂着很多彩色的三角旗。)师:对,你的眼睛真厉害。生:广场上铺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上面有圆形。(其实地砖上有圆形的花纹。)师:你的眼睛真亮。生:五星红旗是长方形的,路灯旁边的画也是长方形的,橱窗里的报纸也是长方形的。师:你看到的长方形真多,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相似文献   

12.
【案例】师:(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生:知道了一共有14根小棒。师: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生1:我是数的。从9开始数5个,数到14。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生1数)生2:我是用小棒摆的。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教学是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真实、精彩而有效的。镜头一:缺乏意识,漠视生成【案例】师:黑板上的图形认识吗?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长方形?(学生列举)老师课前给大家准备了长短不同的小棒,你能用它们摆出一些长方形吗?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长方形,可他不是摆歪了,就是接头处没连好。此时,教师帮助学生把长方形给摆正  相似文献   

14.
敖小英 《江西教育》2012,(11):37-38
<正>【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生(齐):知道!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笑)不敢说是吧,看我来写。(师在黑板右侧认真板书:于永正)师:那你们想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师:有别的吗?生:我想叫您于爷爷,因为您很慈  相似文献   

15.
黄丽君 《湖南教育》2007,(3):32-33,31
【案例描述】……师:(引入新课后)小朋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出一张纸片的1/2吗?生:能(.先动手折纸片,然后说理由)师:你们能折出一张纸片的1/4吗?  相似文献   

16.
【案例1】口语交际:二年级《介绍我的家》师:(亲切)小朋友,愿意带老师去你家玩吗?生:(高兴)愿意。师:那你家里有什么好玩的,能介绍给老师听昕吗?生:我家里有可爱的芭比娃娃,你只要一拍手,她就会唱起动听的歌来。你到我家,我一定介绍你认识她。师:真有趣,那么我明天去你家,好吗?生:(激动)欢迎老师光临!(画外音:当日下午活动结束后,师便离开该  相似文献   

17.
一、对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我们认识一下好吗?生:好!师:我想知道,你们来自哪所学校?(生作答)师:我还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生作答)师:我更希望了解,你们一家人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页~65页。【教学过程】一、以旧导新,激发内需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学生齐声说:想!)课件出示: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马上按照边的不同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她的两次试教.事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 实录: 教法(一) 师: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说说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生1:把图形变大或变小. 生2:按一定的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 师:作业纸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放大或缩小这个长方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教师巡视,辨析错误,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画错了,导致下面的教学因学生会了而背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师:这些图片中都出现了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认识特征1.大胆猜想。师:(出示活动框架)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拉成平行四边形)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