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文章以运动损伤心理角度出发,对排球运动员损伤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教练员能够正确对待运动员的伤病,关注其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受伤运动员进行康复及康复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对运动员、教练员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运动员受伤后心理反应问卷。在北京队和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竞技体校10个项目、76人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受伤后经常会生产以下心理反应对运动能力能否恢复到受伤前水平表示怀疑;情绪波动大、着急、易怒、沮丧;更希望能得到教练、亲人、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本文教练员和康复工作者将运动员心理问题的解决纳入康复计划,以求运动员尽早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散打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散打竞赛是一项高强度的个人直接对抗项目,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状态对技术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心理恢复比肌体康复更为重要,这个问题已引起教练员及运动员的高度重视。根据经验与实践,本文作者通过阐述散打运动员伤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指出运动员伤后克服心理障碍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损伤对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进行调查 ,研究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变化 ,使教练员能正确对待运动员的伤病 ,并在康复后正确地引导她们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相似文献   

5.
尽管受伤的心理应激研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对受伤后的情绪反应,自尊以及运动员康复中情绪烦扰的效应的相关文献回顾,反映该领域研究的进展,同时也讨论在快速康复运动员中使用的PST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通过分析当前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态势,了解康复心理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为康复心理学在体育领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渠道和方向。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提出未来我国运动康复心理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疼痛的研究;二是有关持续同一种运动损伤重返赛场的心理研究;三是对同质的受伤运动员进行群体研究;四是研究对象可以是残疾运动员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7.
每个运动员都会遭遇伤病的侵袭,但他们的康复之路却迥然不同。纳达尔在伤病康复之后焕然一新,重新攀上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高峰;克罗地亚球星安西奇却在"受伤-复出-再次受伤"之间不断徘徊,他的职业之路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除了个人体质、受伤部位等因素外,康复方式也是决定运动员康复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许多冬季项目都具有比较高的损伤风险,如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如何帮助这些高风险项目的运动员应对运动损伤的挫折和康复治疗的挑战,是备战北京冬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介绍了心理保障团队如何帮助一位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受伤运动员LGZ应对康复困难并重返国际比赛的心理康复历程。基于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为LGZ的心理康复训练制订了三重目标:1)减少运动损伤的心理应激,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早回归正常的训练和比赛;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平稳的心态参加训练和比赛;3)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终生发展。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历时1年的心理训练中,共对其进行了5种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实施表象训练、开展心理讲座、制订比赛预案和提供心理咨询;还通过心理测试来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采用运动员个人评价、主管教练评价和竞技比赛表现来评估心理训练的效果。在为期1年的心理训练结束时,这名运动员逐渐克服了运动损伤所带来的焦虑,建立了伤后康复的自信,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平昌冬奥会上取得了她个人的最佳成绩,获得了冬奥会奖牌。这一案例提示我们“术道兼修”的心理训练具有一定成效,也带给我们许多反思。  相似文献   

9.
伤病是运动员体育人生的最大障碍,许多才华横溢的运动员因为伤病而早衰早退,但运动训练中伤病又难以避免。因此,伤病后的康复是每个运动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本专栏节选2012年度国际上关于运动损伤康复的有关文章,分别为青少年体育运动中团队项目与个人项目受伤风险的不同;教练员对运动员运动损伤后压力一相关成长的认知;运动损伤后心理干预的作用;运动中股后肌拉伤的概率、机制及风险因素。从不同角度给广大运动员及教练员以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受伤是运动中常会发生的事。它对运动员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尽可能让受伤运动员安全地积极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机能的恢复,还可以帮助其精神状态的尽快恢复。为此,我们认为医疗组、力量训练组和运动员三者互动将利于加快康复进程,而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则是处理运动受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何林 《新体育》2024,(2):91-94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心理、训练、竞技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他们提前结束职业生涯。传统的运动损伤康复方式主要侧重于生理过程,而将心理和社会过程与生物性疾病分隔开,很少从多个方面对运动员的健康进行考虑,尤其是在心理康复方面,往往被低估和忽视。为了帮助受伤运动员更好地预防、管理和康复运动损伤,本研究对运动康复的综合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主流的理论模型——综合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为研究运动损伤康复的多维因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表明运动损伤康复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恢复,更关乎心理和社会的康复。这两种模型自提出以来已有20多年,对于现在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方面它们还存在不足,尚未明确解释生物、心理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未来有必要将这两个模型整合,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并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核心机制和路径,以更好地支持实践。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损伤后的康复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回归赛场的关键。在以往的康复中,以强调身体康复为主,而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在损伤的康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介绍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入手,着重阐述了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策略,以期为帮助运动员恢复训练与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3.
尽管目前运动医学在治愈运动损伤,康复病员身体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和治疗受损伤的运动员却相对很少,可以说心理因素的作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运动员在心理上不容易适应受伤后的各种变化。作为教练员,重要的问题是帮助他们理解、认识到对待和驾驭损伤是一门技巧,正像运动员学习和掌握他们各自的运动专项技术一样,不仅需要义  相似文献   

14.
腘旁肌(即大腿后部屈膝肌群——译注)腱肌单元损伤会使运动员遭到损害,因为损伤频繁,痊愈缓慢,并具有反复受伤的趋势。由于损伤痊愈缓慢,运动员在没有完全治愈和康复之前就要求恢复训练和比赛,这不仅会导致进一步受伤,也许还会使伤势更加严重。许多腘旁肌损伤由于初次损伤后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在未完全康复之前,运动员就恢复了训练和比赛,致使伤势反复,并转入了慢性损伤。研究工作已经表明,双关节肌遭受拉伤是最普遍的。投掷运动员中通常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研究背景:在运动员的损伤康复过程中用心理综合问卷测量疼痛等级、与康复锻炼活动的关系。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 034名田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手术后疼痛的波动情况,讨论了疼痛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有关的个人及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针对运动损伤康复时间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所从事的康复活动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个人特征对运动损伤疼痛的影响及其运动员个人特征、每日活动及疼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分层线性模型在分析运动员损伤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疼痛预测因子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康复专家更科学地指导运动员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58名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等心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棒球运动员比较突出的心理应激因素有比赛失利、内外压力及运动受伤;心理应激因素及“应付方式”、“个性特征”和“自尊”与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当运动员面临应激情境时,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良好的个性特征、适宜的自尊水平都能够减轻应激事件的冲击,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刘洋 《中华武术》2022,(7):46-47
<正>竞技体育运动员在训练中会出现不同的损伤,在伤病出现时要及时的治疗和康复,Cybex等速仪训练和恢复对运动员起到很大的帮助,在恢复的同时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肌肉损伤部位力量能力,从而让运动员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竞技状态。接下来本文以辽宁田径队铅球运动员杨某为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当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由于受伤不得不离开冰场时,应该迅速制定一份计划,以便维持其竞技能力和冰上技术.一份合适的计划将能促使他们在重返冰场时更快更好地恢复竞技能力.下面的建议对治疗受伤的运动员起辅助作用.这些建议应该同医生和教练员协调起来,以便使之有利于运动员的恢复.在治疗恢复期间,应针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状况,制定适当的综合性计划,使运动员的体重、心血管、心理状态、神经肌肉力量和滑冰技巧得到保持,同时也应恢复技战术.  相似文献   

19.
运动体能康复训练是结合康复医学与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在伤病恢复期(康复期)通过康复医疗与体能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其受伤部位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维持、恢复运动员的竞技体能,使其能顺利返回训练场和赛场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20.
矫玮  高颀  钱菁华  苗欣 《体育科研》2011,32(5):17-19
康复训练的核心是功能恢复。渐进性功能训练不仅应用于体能训练,在伤后运动康复实践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康复手段,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运动员或受伤者逐渐恢复体能及重塑肌肉功能,并在较低一级基础动作正确完成的前提下,推动其向更高水平的功能目标迈进,从而改善运动功能,为受伤运动员安全地重返赛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手段。离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预防损伤、提高快速力量,是功能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运动员功能康复的效率和质量起到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