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科技新闻,事实上是采访科学家的学问。科技成果是科学家的劳动成果,要报道科技成果,必须采访科学家,写科学家。 采写专家学者不,同于其他干部、工人、农民、军人。首先,专家学者是从事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来讲不愿接受采访。二来专家学者知识渊博,难以接近。三是记者采访时受知识的障碍,采访难度大。四是报道科技新闻主要是科学家的意志、智慧和创造精神,不是谈技术过程。 采访专家学者难。怎样才能成功地采访专家学者?我想关键之举有两点,以情感动人,以丰富的知识动人。  相似文献   

2.
陈丰 《视听纵横》2008,(4):83-84
在日常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新闻采访报道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节目形式。电话采访报道的优势在于便捷快速,有利于新闻的快速有效传播。这种报道方式一般是在记者无法直接采访到新闻当事人、专家学者或者记者在异地采访受限于地域空间和新闻播出时效等情况下而采用的。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会议期间,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几位参会专家学者,他(她)们不仅学术观点独特,亲身经历也很丰富,征得同意后,特将访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为厦门电视台新闻评论记者,笔者主要从事电视评论节目《十分关注》的采访制作,经常需要采访一些专家学者,请他们对某些重大或者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心记不如手记”。不管采访设备如何先进,记好采访笔记永远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怎样才能记好采访笔记?简单的用一句话说清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采访时的客观环境、采访对象、采访任务,以及记者、通讯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和习惯的不同,记采访笔记的方法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遵循的。笔者整理出记者、通讯员记好采访笔记的六法,供同行们参考探讨。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采访中都很注意用眼睛观察。采访时眼睛观察到的东西很多,一般说与采…  相似文献   

6.
从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谈起近几年来,我采访过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写了百余篇人物通讯和专访专讯,师友和同辈常说我采访专家学者有点儿办法。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采访专家学者的,也曾走过弯路,吃过亏。二十余年前,我初进报社时经历的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至今还在脑海中盘旋。我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它影响着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采访生活。那是一九六五年的秋天,一天中午,总编室来电话,要我立即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听听一位教授对某个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并写一篇简讯。吃罢午饭,我就赶往北京大学,很顺利地找到了这位教授。我不敢怠慢,摊开稿纸,准备记录他的讲话。他配合得也很好,一坐下就侃侃而谈。唐宋元明清,东西南北中,他足足讲了两个小时。可是,我的知识积累不够,他提到的书,我没有读过;他说的事,我未曾听过。当时不由汗流满面。回报社后,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讯,整整写了四个钟头。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我当时只粗知一般采访规律,没有掌握采访特定对象——专家学者的本领,不知道应该怎样与他们交谈……专家学者学富五车,记者也得广闻博览。他是专家,你要争当“杂家”。专家学者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的学问广博而精专。记者接触面广,整天东奔西跑,做学问难达精专境界,但起码要做到广闻博览。他是专家,你要争当“杂家”。以杂家的本事去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就其性质而言,每一次面对的都应该是陌生而又新鲜的事物,唯其如此,奉献和告知读者的东西才能被称作是新闻。记者职业学习的课掌就是每一次的采访现场,老师就是每一个采访对象。既然我们认同采访对象是我们的老师,那么尊重采访对象不仅是学习的应有之态,也是采访能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面对领导和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者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同样是记者,从业时间差不多,有的记者无论到哪里采访都受欢迎,问题抓的准,稿子来的快,而有的记者却在采访中时常碰壁,甚至遭到被采访对象的冷眼,这后一类记者不但写不出有分量的稿件,完成报道任务都十分困难。究其原因,除了记者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差距外,还有一点是人格修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谈谈采访中的心理障碍黄道弘在新闻采访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初学采访的记者和初次与记者打交道的被采访者,最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由于心理障碍严重地干扰着采访,影响采访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使采访者了解和掌握产生心理障碍的规律,随时校正自己和被采...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句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记者采访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就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效果。采访的过程,其实也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互相了解、互相交流的过程。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不是单纯的主动——被动关系,不仅记者在挑选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同时也在挑选记者,也就是说采访对象往往根据记者的一言一行以及所提问题的质  相似文献   

12.
“节外生枝”是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而这里我们谈的新闻采访中的“节外生枝”是指记者在采访提纲之外又即兴提出的新问题。当然,这个新问题一定是围绕采访主题的。就是说,“节”外生出的这个“枝”一定要在“节”上。以现场音响为“枝”。当记者采访时,除了面对被采访者,还有被采访者所处的环境,记者可以观察环境,感受环境,捕捉存在于环境中的现场音响,记者能抓住这根“枝”提问,采访的事件就会更丰厚,人物变得更丰满,被采访人的尴尬和拘谨也会逐渐消失。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一天,某记者到消费者协会采访…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记者部编辑的《采访与思考》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人民日报驻地记者2002年研究问题的新闻作品,作者在每篇之后附写了采写后记,诠释采写经过。研究问题,是人民日报记者的基本功。社领导多次要求人民日报的驻地记者加强调查研究,多思考、研究一些问题,努力成为研究型记者。2002年,人民日报驻地记者深入实际,扎实采访,认真研究问题,写出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文采斐然的报道。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采访与思考》@吉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厦门电视台新闻评论记者,笔者主要从事电视评论节目《十分关注》的采访制作,经常需要采访一些专家学者,请他们对某些重大或者热点的新闻事件进行评析。近年来时常碰到一些采访对象或直接或委婉地提出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台什么时候才能在稿件播发后,给运用了相关专业知识的被访者付费?  相似文献   

15.
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隐性采访”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法律思考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中不通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工作目的,借助采访工具(照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等)…  相似文献   

16.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记者来说,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会对采访产生很大的影响。采访的形式通常是记者提问,采访对象回答记者的问题,但是采访的时间是有限的,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有规范的,因此,怎样高效的采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记者必须要认真面对的。只有采访之前准备充足,采访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电视采访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7.
梁岩 《河北广播》2006,(5):75-76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深入细致采访的结果,而采访是从接近采访对象开始的,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联系,达到掌握新闻素材,完成新闻作品的目的。笔者在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与采访对象接近和沟通,记者要走进采访对象心灵深处,做一名心灵的捕手,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大门的本领,让他们觉得记者可亲可信,有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想告诉你。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常被人称为暗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采访手段,它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隐性采访近年来被新闻媒体广泛采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滥用隐性采访、侵犯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上也始终处于一种法律和伦理的悖论、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悖论之中。隐性采访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准公权和私…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作为实习记者跟随一记者团参加一个全国性锰业论坛,与会的有许多锰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可笔者发现,众多媒体竟没有一家对他们进行采访,也没有去当地的锰矿和冶炼  相似文献   

20.
前一些日子,我跟随一记者团参加了一个全国性锰业论坛。与会的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可笔者发现,众多媒体竞没有一家对他们进行采访,也没有去当地的锰矿和冶炼厂了解情况,更没有采访一下周围的普通百姓。会议为期三天,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在当天早上参加完开幕式就拿资料走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