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得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方法多样。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预期的目标努力的教学过程,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的过程。运用激励教学法有利于营造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创造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交流,大胆实践,并从错误中不断改进学习,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并迎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尝试和改进。如不少学生可以在一起上学或回家的途中练习英语口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思维着手,论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洪尧 《云南教育》2004,(29):38-39
素质教育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科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即研究性的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造始于研究,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给学生有创造的环境和可供研究的问题。而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轻松和谐的研究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地接近、发现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一年来,我校《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组,努力创建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的思维,发现和赏识学生创造的火花,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去寻找、探究、体验、感悟。  相似文献   

8.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推导,知识的应用,都体现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闪烁着人类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环境,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活动,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旧框框创造和发展能适应现代创造活动所必须具各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行为素质,并经操练而逐步形成自动化的创造学习行为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不够活跃。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宏 《教育探索》2005,(9):112-115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和价值,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而展开.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接纳、信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潜能得以自然地表现。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发现者和推动者,又是合作者和反思者。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第1-2期合刊)三建构素质教育学习模式(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开放性的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意识、创造技能等,从而实…  相似文献   

14.
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渐形成自主发现、自主创造、自主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便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同时又强调教师的引导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教学要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以达到开发智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探究数学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语文课如果仅仅只围绕作品分析模式和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砸”,学生势必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而也就更难有创新,因此应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为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并使其成为生动活泼、情趣融融的创新“加工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对研究性学习和创造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采用托兰斯语文创造思维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对已进行和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的语文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倾向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其语文创造思考能力与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其创造倾向与未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倡导个性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笔曾就此作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一、模式的界定 初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原则,选用创造教育方法.挖掘创造教育思维训练点.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与创造能力:其主旨是引导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去探索.在寻求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方华 《农村教育》2006,(9):61-61
《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事实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人们开展学习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思考,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德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