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85年11月16日,邓颖超同志在与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苏兆征同志的女儿苏丽娃、儿子苏河清的谈话时透露:为了改善和加强党中央的领导,中共中央曾经准备让苏兆征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只可惜他积劳成疾,43岁就过早逝世了,来不及实现。  相似文献   

2.
1925年,反帝烈火燃遍神州大地。正是“不惑之年”的苏兆征,饱含着革命豪情,并以鲜明的政治立场,积极参与发动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担任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工作,是确保罢工实现和顺利发展的重要台柱。他在为坚持罢工的实际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香山红叶     
香山红叶驰名中外。如有人到了北京而不去香山,北京人便会笑你等于没有到北京。这些年因开会,编书曾多次到北京,却无缘见到香山红叶;但我却结识了一位学者,他和香山红叶一样,越老越红,越有精神,他便是受人尊敬的叶苍芩教授。我虽没有学过教育,但因工作需要却于五十年代初担任了语文教材教法课。那时找不到一本象样的教材,只好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动手来编。叶老当时在北师大中文系教这个课,因此便有机会读到他的文章,看到他编的书,  相似文献   

4.
面孔     
■熊希龄:办香山慈幼院授孤贫儿童谋生技能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被称为近代中国慈善之父。1917年,熊希龄在香山创办香山慈幼院,并自任院长。在他的主持下,香山慈  相似文献   

5.
我和戈宝权同志初次见面是在北京香山,那时北京刚刚解放,中央领导同志都住在香山,他也住在香山另一住处,党中央把城里的北京饭店包了下来作为办公地点。周总理、王稼祥每天都到那里办公,着手筹建外交部的事宜。当时内定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王稼祥为第一副部长。他们提出了第一批外交负责人员,其中就有戈宝权同志。1938年戈宝权就在周总理领导下工作,他们很熟,1949年初戈宝权由海参崴回到中国沈阳拜会王稼祥(当时王稼祥任东北局的宣传部长),并受到热情接待,直接由王稼祥分配他工作。戈先生在哈尔滨、沈阳两地院校讲学,主讲的…  相似文献   

6.
《香山红叶》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游记。这篇游记是按作者游览香山时的空间转换来写的。全文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慕名游香山,找了一位老向导导游;老向导领我们上香山,途中讲起香山传奇;老向导带我们在半山亭看了红叶,又游览了香山许多风  相似文献   

7.
"我出40个香山币!""我出50个香山币!""50个香山币一次!50个香山币两次!50个香山币三次!成交!"一场充满童趣、生动活泼,却又规范有序的拍卖会在学校多功能厅火热进行。老师们记录了上面的火爆场景。转眼,一位小学生在厨房灶台上认真炒菜,一菜一汤一盘水果摆上餐桌,姐弟俩开心幸福地吃着晚饭,这几个场景也被记录在一位妈妈的朋友圈里。最让孩子和妈妈感到自豪的是,盘中的蔬菜是孩子在校园里用"香山币"购买的,蔬菜的产地就是学校的菜园。  相似文献   

8.
刘半农不仅是中国新诗理论的构建者,而且是把旧体诗改造成新诗的成功的实践者,《游香山纪事诗》就是他最早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半农新诗理论上的“写真说”,并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叶旧韵,有重大的突破。另外,诗歌写的香山应是江阴的香山,不是北京的香山,只有了解了诗歌描写的对象,才能正确理解诗的内涵。因此,《游香山纪事诗》应作为新格律诗的开篇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香山     
曲羿然 《新作文》2011,(5):39-39
早就听说秋天的香山景色迷人,香山的红叶更是秋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去香山寻找秋天。远远地,就看见了满山的树叶颜色各异,这些树叶连成一片,好像给香山穿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服。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散文群星灿烂,而杨朔和袁鹰则是二颗特别耀眼的明星。 杨朔是以他的小说知名于世,而他的散文《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和《香山红叶》等,更使他锦上添花,享有盛名。 袁鹰则不仅在诗歌、儿童文学中有所造诣,在散文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青山翠竹》、《戈壁水长流》、《十月长安衔》、《岚山花雪》等,都是长久以来令人注目的名篇佳作。本文试图通过对《香山红叶》和《岚山花雪》的比较,探讨一下二位作家的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11.
梁衡 《中文自修》2023,(1):12-15
<正>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以反问起笔,引出后文对于“冬日香山”景色的描写。)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宾馆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整句的表达,罗列了春、夏、秋三季的香山自然之景,与后文冬日的香山形成类比,共同展现香山之美,  相似文献   

12.
熊希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赤诚的爱国者,一个怀有经国济世抱负的政治家和有志造福大众的社会活动家。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30年,他活跃于政治、经济、教育、慈善事业等领域。1937年熊希龄为青岛慈幼教育出谋划策,提出了与香山慈幼院合作的意向,但因“芦沟桥事变“和他1937年12月的突然离世而成为一段未圆之梦。  相似文献   

13.
杨朔的优秀散文《香山红叶》,是一篇玲珑剔透、清新隽美的佳作,一直吸引着读者。这篇标志着杨朔散文创作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一) 杨朔创作散文,从不满足于对生活作一般化的表现。他非常善于捕捉生活中闪光的、新鲜的诗意,通过精巧的构思把这种诗意熔铸成意境的晶体。读者透过这小小的意境之窗,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风云,可以在美的陶冶中,感情得到升华。《香山红叶》就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创造。这篇游记散文,题为《香山红叶》,然而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描绘那“万山红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的诗歌在宋代很受欢迎。宋初的香山体诗人群就是学习白居易的一大流派。香山体诗人对白诗的学习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摹仿,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他们对白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通俗平易这一诗风的学习,创新主要表现在内容、语言、以及一些表现技巧等方面。尤其是其中的王禹偁,他在宋初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学习白居易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内容到形式再到语言都有一定的突破。王禹偁由学白进而学杜,开有宋一代学习杜甫的先声。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是清末民初时的名僧,也是名震一时的天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精通梵语、西班牙语、英语和日语,他的绘画清静淡雅,不袭前古,不媚流俗,在当时就已誉满中外。不过,他从不轻易作画。如果他不愿意,任何人请他画,他也不肯着笔;但是,只要他答应了给别人作画,就必然会做到。  相似文献   

16.
香山饭店     
北京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内,1984年建立。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这座350个房间的酒店以中国庭院式风格建成。它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轮廓,大堂像一个中国庭院。在香山饭店,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香山饭店开业7个月后,贝聿铭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一九八四年,香山饭店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相似文献   

17.
史军 《少年月刊》2015,(7):42-43
初冬的太阳已经失去了火力劲儿。清晨,路边的草坪上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花儿都去休息了,连不怕冷的菊花也不见了踪影。不过,奇奇和阿酷猫却兴奋得很,因为爸爸要带他们去香山看红叶。“爸爸,香山的红叶很多吧?澳洲的表弟还让我帮他捡好多红叶呢。”奇奇问道。“香山的红叶可以铺满整座山了,你们捡都捡不完。”爸爸笑着说道。下了车,一座红色的山头扑面而来,满山遍野的枝桠上都“挂”着或红或黄的小叶子。“这山就像有人用大号红色彩笔涂了一遍  相似文献   

18.
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反抗英国资本家的奴隶待遇举行罢工,经过激烈的流血斗争,取得胜利。图为罢工领导人之一苏兆征(前排右起第三人)和海员工会的职员在广州的合影。  相似文献   

19.
红叶传友谊     
北京香山红叶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我校却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一、红叶活动的开端“红叶传友谊”是我校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开展的一项极有意义而又鲜为人知的少先队创造性活动。早在1982年秋,林梓小学毕业班的队员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对“红叶似火的香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连续看到多篇文章,叙述民国初期国务总理熊希龄的风云人生,其中提到他创办香山慈幼院的有关情况,勾起我的一些回忆,更引发了我的极大兴趣.因为我就曾是香山慈幼院的学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我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小学生活,而我很长时间里对香山慈幼院的历史却并不知晓.虽然我上学时,时移事易,已是新旧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香山慈幼院的情况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但读到有关它历史的描述,我还是感到非常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