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刘铭传与台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抚台期间,积极推进各项近代化建设事业的开展,尤其在台北市政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为近代城市的发展树立了楷模并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将白起所拔,流放中的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而楚地夷陵也被白起所烧,古邑夷陵始见于史,而其所建年代遂成一谜。经考,春秋时期楚地夷陵建城缘于"楚之西塞"向荆门、虎牙一带延伸。公元前691年,虎牙滩所建而后称为"夷陵城"与荆门山所建被称为"荆门城"的两座城,是今宜昌市区最早的城邑,至2015年已有2 706年的历史。此间夷陵移建缘于"楚之西塞"向西陵峡口延伸,年代可能在公元前675年。随着虎牙滩城邑移至西陵峡口长江左岸一带后,原虎牙滩城在历史记载中销声匿迹,而荆门城仍延续下来,直至晋初王濬率军下益州灭东吴时才被拔。  相似文献   

3.
关于清代惠宁城的建城时间,史料记载和今人研究有多种观点,分歧的根源在于判断标准不一.建城时间有多个不同的判断节点,应以其何时建成,具备军事防御和居住条件为断.据此,惠宁城开建于乾隆三十年,次年城垣建设完毕,但未造兵房,不能驻防,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城内建造兵房后,才具备驻防条件.因此惠宁城建于乾隆三十四年.  相似文献   

4.
《邯郸师专学报》2000,10(2):12-13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的建议,受邯郸市人民政府委托,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于2000年2月25日在邯郸市召开学术讨论会,对邯郸建城年代进行研讨、论证。郑孝燮先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分别致电、致函,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宋恩华,中共邯郸市委副书记张宝岩,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会新,邯郸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辛宝山对本次会议的召开非常关心、支持。 会议主席由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  相似文献   

5.
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传从御侮图强的目的出发,力主修筑台湾铁路,妥善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台湾铁路的兴筑,便利了台湾的交通,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传播了近代化观念.刘铭传在台湾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留驻台湾,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建设,政绩卓著,不愧为台湾近代史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7.
罗马史家李维以其文辞晓畅、叙事宏富名动当时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化圈,也因其《建城以来史》对古罗马历史无可比拟的史料价值而名垂后世。但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却称李维笔下的罗马一成不变——罗马独特的军政制度和典型的民族精神从罗马建立时起始终不变。经考察,《建城以来史》早期诸卷的历史叙事,为柯氏所诟病的元老院、军团制、占卜仪式其实都依随时代的变迁而多有变化。罗马人在不断吸纳各阶层、各民族的过程中形成,共和国与王政时代体现出一脉相承的联系,共和制度中各级官职、会议、法律随等级斗争的推进而不断完善等,都体现出李维视历史为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过程。实事求是地说,李维记述罗马崛起时的历史性与阐扬民族精神时的永恒性是并存的,罗马人的传统美德在李维心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铭传是清朝台湾建省后的首任巡抚,他在任内所推行的新式教育如兴建西学堂、番学堂、电报学堂等,取得了明显的实绩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揭开了台湾教育近代化的序幕。刘铭传新式教育的实施,固然有其主客观因素的促成,但从本质上产,是李鸿章等人倡导的洋务教育的一部分,在采西学、废科举、中体西用及建立新学等主张上,与洋务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旨在培育一代新人,富国强兵,抗敌御侮,使中国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9.
10.
刘铭传(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起用,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台湾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1.
由淮军部将出身而无科举功名的刘铭传,不但较快地擢升提督,而且终得获任巡抚,这样的仕途履历,对他来说不能不说幸运,但他并不坚意于居官,其间屡有乞归退隐之时.透过表象,察其真情实因,可知既与其人的性格特征分不开,也和他特定的身份条件相关联,还有着具体境遇诱因的作用.明晰于此,对认识其人以及连带地了解相关情势,当是一个有意义的侧面.  相似文献   

12.
刘铭传抚台期间,以其对铁路之于台湾海防和经济建设作用的深刻认识为思想基础,把兴办铁路作为治台要务之一。在台湾铁路建设的筹备、施工和铁路竣工后的运营等各个环节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台湾铁路的修建,成为台湾近代化进程的重大标志,开启了我国自行筹集资金兴办铁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黄振南先生的《中法战争诸役考》在对诸多史料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对中法战争中似乎已成定论的“基隆大捷”提出大胆质疑 ,对法军在淡水的伤亡人数进行认真考证 ,并对刘铭传从基隆撤军的功过是非作了重新评价。这些观点证据确凿、见解独到 ,是刘铭传抗法斗争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郭兴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9-71,128
柳宗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无疑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圭臬,从战略高度构建柳宗元文化品牌,准确把握柳州的柳宗元文化特色,深化柳宗元文化内涵,在逐步恢复柳宗元文化遗迹的同时,融入其他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柳州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提升柳州城市品位的首选之途。  相似文献   

15.
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对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并特别有针对性地指出:"必须把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作为加强党性的第一个标准;"必须发扬人民民主,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的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备形象虚伪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传统观念认为其是道德信义的化身,其实道德信义的表面掩藏了他性格的真实内核:虚伪。他欺世盗名,实际上是一个大野心家;假仁假义,又惺惺作态;残酷无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们可以从作品分析来见出他虚伪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自遭贬后,痛苦百端,其最者则为政治失意之痛苦。文章探讨柳宗元的政治痛苦及其慰解方式之间的联系,认为柳宗元巨大的政治痛苦虽然通过其寄情山水、浸心佛理、读书作文等方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转化,但并未能得到彻底解除。正是柳宗元政治痛苦与慰解方式的互动,激发和丰富了柳宗元文学创作,造就了柳宗元杰出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的政权建设思想是其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建立民主政权的重要性,并对这种政权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强调政权的民主政治改造和党的领导,这些都为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汉末至晋,两个外来势力统治着益州地区。在这期间,他们既采取了相同的措施,也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同时。益州土士人对待这两个外来势力的态度,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