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西方当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提出了质疑。因此,要想构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伦理或道德理论,有必要对这些质疑进行梳理。这些质疑包括把唯物史观看做是经济一元论或者一种历史决定论等,只有在合理反驳这些质疑的基础上,建构唯物史观的道德理论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性与道德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可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片面强调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对其道德性的认识与研究,更没能将两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这不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今天,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坚持其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性研究,深入反思并挖掘出其"真"的理论中"善"的追求,把信其真与信其善结合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这一双重维度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酝酿、理论雏形、理论创立和理论拓展四个发展阶段中,经历了"统摄于道德精神的科学精神之沉默与凸现——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自为结合——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初步有机统一——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具体、自觉的统一"之渐进发展历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获得生成性统一并不断融合、升华。  相似文献   

4.
道德认知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领域特殊性的视野对于理解儿童道德发展和改进研究思路、方法有着有益的启示和指引.道德认知领域一般性理论受到新近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质疑,道德领域理论的提出开创了道德领域特殊性研究的先河,从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了道德、常规和个人事件的划分,文章最后对这一理论及未来研究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徐莉红 《考试周刊》2022,(11):143-146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理论,也是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指导观.历史教师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将教学由知识层面跨入思维、心智层面,引导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利于树立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塑造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在我国历史教育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道德判断理论一直遵循理性主义模式,主张道德判断主要通过推理和思考而得,然而近来一种新的理论一一社会直觉模式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道德判断是由迅速自动的直觉所导致.本文从道德判断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传统的理性模式及哲学背景、直觉模式对理性模式的质疑和理论观点,最后对两种模式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纲要》是我国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必将使“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促进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以后,解决了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关系,这是理解和实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现代适应性受到人们的质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要回归到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全面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摒弃人们对它的错误解读和歪曲理解,还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道德增强之后的行为无一例外地选择为善,导致对作恶自由丧失的质疑,进而引发对道德增强中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的担忧.当代学者为道德增强与自由意志兼容提供三种辩护路径,分别是后果论、德性论和知情同意权,但是都未做到完全令人信服.他们没有意识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只是道德意志做出决定的前件,并不构成因果决定关系.若要保障道德增强中的意志自主性,只能对意志决定的前件实行干预,而不能干涉意志的自主决定.道德增强的合法运用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道德困境源于道德前件,而非道德意志本身;二是道德增强只增强道德前件,而不干涉道德意志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群众动力论、历史合力论等经典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新时期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一系列当代唯物史观理论创新.认为这些理论创新是尊重历史与研究现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代先哲们创造并积累的、丰富系统且与唯物史观的科学观念相通相近的思想资源,已构成“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在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相关思考主要涉及人类起源问题,社会经济生活决定道德面貌的观点,家庭、国家起源和演变问题,义利关系问题等;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动力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比较深刻的有关历史变通演进的观点,并在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认识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体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则主要在两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创见:一是民本或重民思想,包括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二是关于时势造英雄的观点.作为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之客观存在与不断生长,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唯物史观被率先接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 ,马克思怎样批判市民社会理论以及马克思后来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继续使用这个词 ,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阐明唯物史观诞生的过程 ,而且对在当代条件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以回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家对唯物史观的挑战 ,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重要地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同.但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问题上,自由主义者往往将唯物史观片面理解为"经济史观"或"经济决定论";在社会历史领域,自由主义者大都保持不同程度的唯心论立场,且对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论持反对态度.从近代中国的思想进程考量,虽然自由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片面、偏激之处,但其评论与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理解唯物史观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毛泽东的评价中,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客观公正"和"恰如其分"等一些新的原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些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从历史发展结果和社会进化选择的角度,以传统道德为纽带论述市场秩序的合理性.其中不乏合理成分,但是市场经济下社会道德危机的出现也对其扩展秩序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其理论外衣下的功利主义倾向、个人主义本质、对社会不平等的支持以及对社会公正理念的鄙视,掩盖着着资本主义维护自身利益的虚伪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加以剔除.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史作为一种史学思潮正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尚无相关专著面世,但是有价值的论文很多。在这些文章中,学者们提出了自己对全球史的看法,本文就这些看法进行梳理,从什么是全球史,全球史出现的背景,全球史的特点,缺陷和质疑,全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意义和评价这六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对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爱情的本质及道德基础、婚姻家庭道德的历史性、资产阶级婚姻家庭道德的虚伪性和堕落性、共产主义社会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婚姻的离异及其道德要求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吉利根(Gilligan)提出女性的道德推理与男性不同,主要表现为关心倾向.这种道德判断存在性别差异的观点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影响广泛.然而,本文从整体规模上的量化研究出发提出疑问,并深入探索吉利根道德判断倾向的基本理论问题,得出结论:道德判断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的观点应该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方面,虽有英雄史观等理论糟粕,但更有大量带有唯物史观萌芽性质的思想精华.从现代人的立场看,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非常值得关注.它们分别是:"治乱有数"、"理势合一"的历史规律论;"今胜于古"、"因时变法"的历史进化论;"民为邦本"、"即民见天"的历史动力论;"礼生于有"、"先富后教"的道德发展论.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于纠正当今思想界的一些理论偏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顶峰论”,二是“最远论”,都否认了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确立的作用。我国学界把马克思异化理论当作仍未脱胎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框架的不成熟作品,从而不太注重马克思异化理论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区别,相反地倾向于注重他们的联系,从而未能对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学理关联的深入揭示。其实,在理论过渡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是有深刻联系的,并且对唯物史观的确立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是在变革近代哲学主题与范式上,通过“主体”的科学重构,克服西方传统认识论上“主客观同一性”论证的局限,使之转换和上升为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主客体同一性”证明,建立了以融合了主客观的价值规律为内容的理论对象,最终完成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为进一步与历史观的统一和通向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是唯物史观学理建构的必要环节,是唯物史观确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