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马艺 《今传媒》2005,(7X):30-31
人文主义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尺度和目的,极力维护人的尊严、自由、价值的思想。斯诺,“一个美国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中国人民,关心中国人民”,但他从未说过自己是人文主义者,那么他的新闻作品是否有悖于人文精神呢?当然不是。他大量的新闻作品包括:特写、通讯、评论,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供台,上面供奉着人,彰显着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推崇人的文化素质教养的精神,注重知识传播,要求人的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2.
章斌 《群众文化》2002,(6):28-28,43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的产生,都与其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地貌、人们的知识水平、需求相适应的。我们舟山海岛渔歌也不例外。舟山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吃的是海,靠的是海,以打捞、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作为海岛特有的化“舟山渔歌”也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伴随着渔家人的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反映出渔家人的独有的精神追求与希望。  相似文献   

3.
冯晓婷 《新闻世界》2011,(5):132-133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知识,其中一个重要的渠道便是译报,《时务报》的《东文报译》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东文报译》关于各国的译报反映了当时日本对世界的看法,这种从日本传入的知识也影响了中国人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深入,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知识的主要“集散地”,在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等各个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很多图书馆来说,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对已经拥有的知识进行管理。“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互补,才能发挥它的全部能量。”“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将变成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这个三十年,知识人及其产品跟时代社会相匹配者是不多的。知识人自己在经济发展的年代为追求恒产而失去了恒心  相似文献   

6.
江苏佳  赵云泽 《新闻界》2013,(15):79-80
<正>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其改版社论《致读者》为当时任党中央副秘书长的胡乔木所写,成为中共党报史上的重要文献。当时它明确了《人民日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当时全国的新闻工作改革确定了思路和内容。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  相似文献   

7.
出版学历来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上世纪30年代,我国最早提出了出版学的概念,到50年代,日本人出版了他们自己的《出版学》,60年代韩国人也出版了他们的《出版学》.从三个国家出版学的产生来看,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构成,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说,出版学是在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少数科学技术知识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对其特有的研究对象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徐栩 《新闻世界》2011,(4):114-116
"抄书现象"在中国古代十分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抄书人通过抄写书本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自身也有所裨益。从古籍记载的抄书人来看,抄写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探索的基本环节,也是其维持生计、走入仕途、功成名就的一条主要途径。正如成语"洛阳纸贵"记载抄书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在诸多社会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9.
陈浩 《新闻前哨》2013,(12):101-102
传媒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有着典型的知识经济特征。对传媒从业人员的激励需求分析是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传媒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复杂的知识人,传媒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逐利能力,其性格复杂,自我驱动性强。传媒人的激励需求既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体现出了奥德佛提出的生存、关系和成长三种核心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后苏联一代     
当那个时代渐行渐远,"苏联"两个字留给俄罗斯年轻人的,也许只是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沉重的符号最近,莫斯科历史博物馆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展览,主题是苏联时期人们如何庆祝新年。展览有个怀旧的名字,"新年好,同志们"。大量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二战时期以及50年代后的"苏联文物"比比皆是:苏联人加加林登入太空那一年,纪  相似文献   

11.
探究知识组织的底层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图书馆对于文献的各种处理,除了纯粹的载体层面的加工,如贴书标、盖馆藏章,都是针对其知识内容的。知识交流既是图书馆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它与社会联系的一种方式。在图书馆的内部活动中,我们完成着文献流的整序。这一过程依照文献的知识内容进行,故  相似文献   

12.
组织知识共享大都集中在以技术环境为主的实践研究中。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组织知识共享中存在的知识经济人现象,认为组织内存在着知识的市场交换,而交换的规则要通过组织的制度文化加以体现。只有保障了知识共享的互惠性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25日晚,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当时,我作为人民日报常驻莫斯科的记者,在抢发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声明的消息后,立即赶赴红场,又采写了《红场易旗纪实》的现场特写。因为,只有红场易旗才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正式解体。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它不仅牵动着每个苏联人的心,并受到全世界的注目,而且也是当地新闻界和外国驻莫斯科记者竭力跟踪、深怕漏报  相似文献   

14.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组画》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本书讲述了30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70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7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20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内容结构具有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隐性知识蕴含于人脑中,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促进组织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心理契约的良好构建和稳定发展,可以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隐性知识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在组织良好的环境氛围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孙晋 《记者摇篮》2012,(12):40-41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所以屏幕热点也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标准而不断地变化着:上世纪80年代是电视文艺节目热;90年代初是电视纪实节目热;90年代中期是电视新闻节目热;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电视娱乐节目热。时下,娱乐节目像一股骚动的旋风,冲击着中国的电  相似文献   

17.
国外知识地图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地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它以一种通用、直观的方式来获取、组织与呈现知识,进行知识的快速检索,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利用。论文从知识地图的定义、类型、功能和应用等方面对知识地图进行介绍分析,并探讨其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花样翻出俄新社梁关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其前身是对外影响颇大的苏联新闻社,成立于1962年2月。当时名义上是由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协和知识普及协会等主办的“社会性通讯社”,实质上也是国家通讯社。只不过以非官方的形式出现,使它更便于采...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     
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大河,是金沙江,那是在我17岁的时候 ,革命时期,金沙江的名字和毛泽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高原的许多大河都沉默着,只有金沙江作为革命的象征之一,进入时代的广场,和革命一道,“金沙水拍云崖暖”,鼓舞人民的斗志。当时我工作的工厂组织了一班工人,学习解放军,长途拉练,为防止美国人或苏联人入侵我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DigiBook掀起数字出版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夷 《中国编辑》2006,(1):43-46
有人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是看着书长大的,60到70年代出生的人是听着广播长大的,80到90年代出生的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21世纪出生的人则是在互联网上看书、听广播、看电视长大的,用保罗·莱文森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因特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在莱文森说出这句话的6年之后,DigiBook的诞生再次有力地印证了他的洞见。DigiBook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出版形式。一DigiBook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媒体出版及影像管理技术,1997年由通力公司在日本推出,2002年又带到中国市场。它的多媒体合成技术融合了Audio、Vide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