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卖蟹》中的小姑娘,“笑”得妙。一、姑娘笑了十次。十次“笑”,各有各的蕴含。第一次是“从容地一笑”,展示了小姑娘沉着稳重的性格。第二次是“开心地笑”,第三次是“嘻嘻地笑”,都是笑过滤嘴不听人好言和缺乏捉蟹经验。第四次是“不动声色地笑”,揭穿了过滤嘴的骗局。第五次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笑”,蔑视了贪小便宜的过滤嘴。第六次是“甜甜的笑”,表明了小姑娘既对自己的胜利充满无比喜悦,又对过滤嘴洋溢几分嘲讽。第七次是“破涕为笑”,体现了小姑娘的以诚相待和真心援助。第八次是“莞尔一笑”,潜伏着小姑娘惩治贪财者而又使贪财者…  相似文献   

2.
孩提时,常会玩一种游戏:迷宫。随着“开始”一声令下,便紧张地拿着笔随着路线画下去,一声声惋惜伴着一次次闯入“死路”而发出,接着便一次次回头。终于,在无数次的错误后,笔尖轻巧地滑出了出口。  相似文献   

3.
“木鱼”、“云锣”是低年级打击乐器中的教学器材,笔者从1996年起先后执教了3次“木鱼”和“云锣”,每次执教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教学效果。它们就像一个个脚印,真实地记录了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成长的轨迹。片段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对话第一次教“木鱼”、“云锣”  相似文献   

4.
“以资鼓励”和“再接再厉”这两个词从词的感情色彩来看,都属于褒义词,都有赞扬、勉励、激发之意。不同之处是“以资鼓励”一般仅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一种奖励形式;而“再接再厉”意为:一次又一次地努力。除了有一种勉励之意  相似文献   

5.
走向明天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今天”似流水一样过去。“明天”又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新的起点,开始短暂而又漫长的旅行。站在每天变化着的崭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是中国人又不是中国人”的华人科学家每每获得诺贝尔奖时,我们不由地想起中国在国际奥赛中摘金夺银的骄人成绩。于是,一个难解的心结便一次次地牵动我们的心绪——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荣膺诺贝尔奖?一个文化繁荣数千年的泱泱大国,在三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浪潮”的洗礼后,问鼎诺贝尔奖却仍然徘徊在“突破零”的希望线上,而科技、教...  相似文献   

7.
高献辉 《江西教育》2003,(23):28-28
《背影》一文关于“泪”共写了四次:第一次写见到父亲,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写望父买橘,“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则是接读父亲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到父亲背影。四次所写的流“泪”,虽都是动情所致,但特写的环境不同,流泪的含义不同,因而用词不同,彼此不能互换,更不能省却。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刻领会:第一次的“泪”,为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的“泪”…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小狮子爱尔莎》一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结尾“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我们相互看不见为止”一句中用了一个“我们”,狮子是动物,而我们指人,因此“我们”一词指代含糊,不合乎习惯,应将“我们”删去,即“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相互看不见为止”。  相似文献   

9.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作文竞赛,作为评委会主任的我通读了218篇参赛作文,一方面透过学生生趣而鲜活的语言、明晰而新颖的构架深切地感受到课改的魅力。另一方面看到孩子们为迎合评委的“喜好”和评优的“尺度”.出现了“超成熟化”、“伪造生活”和“无病呻吟”病态倾向而忧心。  相似文献   

10.
用“小红花”(或“五角星”、“小红旗”等)激励幼儿.不仅在幼儿园中普遍运用,而且效果明显。其实,“小红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所说的一种“强化物”,这一激励机制的普遍性深刻体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流行。虽然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批判由来已久,但由于其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而被教师们普遍接受。然而,正当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法宝”而一次次地使用时,却渐渐地发现这个“法宝”不灵了,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效果。那么,这一奖励机制有哪些负面效应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呢?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真理是绝对真理”,“数学是逻辑推理严格性的典范”,然而正是在数学的严密中却隐藏着一颗定时炸弹——悖论。它不定时地引爆,一次又一次地引发数学危机,而危机的克服又无一例外地引起数学深刻的变革。因此,数学悖论以其神秘、深奥  相似文献   

12.
“算两次”原理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不仅在代数中应用广泛。几何中常用的等积法也是“算两次”的典范。在经历了“不以为然”“有些厌烦”“产生好感”“非常喜爱”这样一个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后,不由地感叹“算两次”原理的功能之强大。  相似文献   

13.
屈指一数,我担任大队辅导员已10年,曾经历过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面对全校少先队员,第一次在国旗下讲话,第一次组织队活动,第一次获奖……每一个“第一次”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这一次的“第一次”却是我最难忘的,它让我长时间地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地戏面具     
《今日中学生》2010,(7):76-76
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  相似文献   

15.
参差世界     
<正>“初次”是一个极具魔力的词,它浑身散发着年轻而又让人好奇的气息,像嫩芽第一次顶破泥土,像雏鸟第一次啄开蛋壳,总会有各种美妙而又离奇的接续。小学作文课上,我无比兴奋地写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春游”第一次做手工”……任何第一次的尝试,都让我满怀期待,若是和课业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对那个至纯至美梦幻般的巴学园心驰神往——为那个“上课的时候,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站在窗边“和宣传艺人打招呼”、大声地问燕子“哎,你在做什么”的“麻烦学生”小豆豆而忍俊不禁;更为那个专注地听小豆豆说了4个小时的话,总夸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校长先生以及一直隐瞒“退学事件”的妈妈而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7.
文明 《湖南教育》2014,(5):39-40
“礼仪教育”是笼统的概念,内涵丰富,怎样将其核心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并能化为行动,在一次班会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们选定“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主题。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有人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简单地归结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已轻形成了共识;而所谓第二、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是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片面理解和严重歪曲。在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我们国家里,在涉及方向道路的原则问题.主张不问姓“资”姓“社”,不分姓“公”姓“私”,在理论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在实践上是动摇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  相似文献   

19.
曾晨 《华章》2011,(34)
根据成绩而被贴上“优等生”、“双差生”、“问题生”标签,这些标签无疑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严重的伤害,并很可能伴随他们一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勇敢地将这些标签揭掉,重新的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位人民教师:不是有人把城市看作“天堂”,削尖脑袋从农村往里钻吗?而他却不只一次地主动放弃回城的“天赐良机”,心甘情愿地扎根在贫困落后的山村;不是有人将“提干”看作“打着灯笼也难寻”的机遇吗?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婉绝了上级的商调,死心塌地当他的“孩子王”;不是有人把出国留洋看作“最高理想”吗?然而他毅然回绝了侨居海外祖父的召唤,长短不肯离开这块并不富产的土地;不是有人“嫌贫爱富”,离开了教育这块“鬼地方”,终于“人往高处走”了吗?然而他却拒绝了某乡镇企业的高薪聘请,把送到嘴里的肉又吐了出来,说什么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